《山海經》到底有多神奇?

《山海經》是我國曆史上的一部奇書,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它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志怪書籍之一。除了記載神話傳說外,它還介紹了許多的山川地形、風土人情、歷史故事。此外,它對宗教、科學,以及浪漫主義文學也有著深遠影響,實在是我國古代眾多典籍中價值位列前茅的偉大著作,連司馬遷都在《史記》中感嘆道:“餘不敢言也。”

《山海經》到底有多神奇?

《山海經》導致司馬遷“不敢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其中的記載,有很多地方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之處。

作為一本神話著作,《山海經》裡有著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故事,也記載了許多難以確認真實性的珍禽異獸。如今人們看到書中對各種動物的描述,都會覺得它們出自虛構。但畢竟《山海經》的年代與今天相距甚遠,很有可能那些當時存在的物種,在今天已經滅絕了。

《山海經》到底有多神奇?

那麼,《山海經》中有哪些有意思的異獸呢?

《山海經》中的許多異獸都有著十分奇特的名字,再搭配上它們被給予了富有神話色彩的描述,導致今天的人們常常對其感到陌生。不過,其實書裡還有著我們的老朋友,比如,我們看看書中的這段描述:“黃山,無草木,多竹箭。有鳥焉,其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

這是一種長著人一樣的舌頭、能夠說話的鳥。乍一看,這種動物似乎十分神奇,但仔細想想,其實就是將常見的鸚鵡進行了一些誇張處理,而《山海經》描述動物的方式大致都是這樣。也因此,許多真實存在的動物也顯得像是神話中才有的神奇鳥獸一般。

《山海經》到底有多神奇?

《山海經》裡還記載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其為獸,如豕而人面。”“狌”是“猩”字的古代寫法,這種類人生物似乎就是今天所說的猩猩了。但在今天,野生的猩猩只在東南亞可以看到,而大猩猩則更是僅存於非洲。成書在中國古代的《山海經》怎麼會有著對它們的記載呢?此外,書裡還說狌狌能通曉過去發生的事情,吃其肉可以善走,這顯然是虛構。

不僅僅是猩猩,《山海經》中還有對疑似斑馬生物的記載,書中寫道:“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這種生物像馬,但長著白色的腦袋,且身上有著如虎紋一樣的白色條紋,它有可能就是今天的斑馬。眾所周知,斑馬是非洲的特有物種,只在廣袤的非洲大草原上生存,《山海經》又是如何知曉的呢?

除了一些存在爭議,只是疑似的生物,《山海經》裡也有一些確定是真實存在的五種,如上文說到的鸚鵡,如被描述為“善行流沙中,日三百里,負千斤”的“橐駝”,看到行走在沙漠,且能夠負重遠行,駱駝這個答案可以說是非常理所應當了。

《山海經》到底有多神奇?

當然,作為一本志怪著作,《山海經》中神話傳說的部分要更多一些,其中一些異獸,雖然尋不到蹤跡,但仍被人們所熟知。舉例來說,書中形容神鳥鳳凰道:“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作為中國、日本等地民間傳說中的重要角色,九尾狐也在《山海經》裡登場,書中寫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此外,《山海經》還是一本“食譜”,它記載了許多異獸的食用效果,也算十分有趣了。

《山海經》到底有多神奇?

按照《山海經》的說法,如果一個人睡覺老是做噩夢,可以讓他吃一種“冉遺魚”,這種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馬耳。”如果不喜歡吃魚,還可以選擇一種“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善笑”的名叫“鵸鵌”的鳥。此外,如果吃了一種“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的野獸,還能變得不嫉妒他人,實在堪稱神奇。

《山海經》到底有多神奇?

不僅是心理問題,如果是身體上出現一樣,也可以從這些異獸中挑選“解藥”。如果感染了黃疸病,可以吃“其狀如狸,一目而三尾”的“讙”;如果得了“癭”,即甲狀腺腫大,可以吃“狀如鴟而人足”的數斯。甚至得了痔瘡,都可以透過吃“其狀魚身而蛇尾”的“虎蛟”來幫助痊癒。可見,《山海經》關於異獸的記載,實在是非常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