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鼻端白,看似無奇,其實效應非凡

氣功鍛鍊中,靜功修持者較多。在靜坐要領中有一環節,叫做“觀鼻端白”。這個環節,看似無奇,其實效應非凡。

筆者在修習實踐中體會到,觀鼻端白的作用至少有這樣幾點:

①有利於放鬆入靜。習功者入座後,眼簾垂下,只要將視點微微引向鼻尖,就會順乎其勢地向下舒一口氣,“心”也隨之緩緩放下。整個機體不松自松,不靜自靜,自然而然地進入恍恍惚惚、杏杏冥冥的境界。

觀鼻端白,看似無奇,其實效應非凡

②有利於摒除雜念。觀鼻端白時,把注意力集中於鼻尖一處。這樣,心神專一,心不旁騖,除鼻尖外的其它事物就無暇顧及,雜念則無從生起。即或偶有泛起,亦會很快抑制和排除出去。

③有利於生津養生。觀鼻端白的同時引氣下行,經鼻腔、上顎、人中、承漿、廉泉諸穴,對其周圍區域產生良性刺激,促進腮腺、頜下腺、舌下腺等唾液腺的血液迴圈,增加唾液分泌,以濡潤五臟六腑,加快排汙消毒,有益祛病延年。

④有利於開啟天目。觀鼻端白,有利於全身放鬆,而鼻尖以上的部位放鬆得最快。實踐告訴我們,行此功,只要一進入功態,眉心部位就有一股清靈之氣沁入,腦門裡即有豁然開朗之感。修習時間稍長,天目就會自然開啟。

觀鼻端白,看似無奇,其實效應非凡

⑤有利於貫通周天。觀鼻端白時,內氣沿百會、印堂、膻中、神闕、會陰營運,行的是逆向線路,對溝通任脈、督脈,實現移精補腦,貫通大小周天,達到天人合一,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與意守下丹田有異曲同工之妙。

⑥有利於激發功能。觀鼻端白時,摒棄一切雜念,只留一絲真意,心神得到最好的調適。這時,大腦皮層廣泛得到抑制,所謂“萬念俱寂,一靈獨覺”,識神退避,元神用事,實現機體的陰陽平衡和功能的充分發揮。

觀鼻端白,原是佛教《楞嚴經》上介紹的25個圓通法門中的第14個法門,儒道各家多有采用,在古人的修煉史料中有所披露。

大文豪蘇東坡在《東坡志林》卷一中是這樣敘述的:“不拘晝夜,坐臥自便,惟在攝身,使如木偶……觀鼻端白,數出入息,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他把觀鼻端白與數息結合,攝生養性。

觀鼻端白,看似無奇,其實效應非凡

而朱晦庵則僅以此靜坐,效果極佳。《朱子全集》第85卷作了記載,功境頗為生動:“鼻端有白,我其觀之;隨時隨處,容與猗移(容與,閒暇舒適之義。猗,音依,猗移,隨順之義);靜極而噓,如春沼魚;動極而翕,如百蟲蟄;氤氳闔闢,其妙無窮;誰其屍之(屍,作“主”字解),宰之不功。”

蘇、朱二人都運用了《楞嚴經》上的方法。跟原義略有不同,二者在操作上亦相互有所差異。但基本方法、操作要領及其效驗卻是一致的,而且其效驗是極為顯著的。可見,觀鼻端白,方法至簡至易,值得廣大修煉者效法。(孫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