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篇》新解:貧窮的時候不諂媚,富裕的時候不驕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問:“一個人,他在貧窮的時候卻不諂媚,在富有的時候而能不驕傲自大,那這個人怎麼樣?”孔子回答道:“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

子貢又問道:“《詩經》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論《詩經》了。”

《論語·學而篇》新解:貧窮的時候不諂媚,富裕的時候不驕傲

01。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這是子貢對於人的觀察和判斷,他覺得這樣的人便能夠算得上是有品德修養的人。因為他們不會因自己的貧窮或者富貴而改變自己的志向、變換自己的追求,能夠始終保持自己的理想、謹守自己的初心。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經得住誘惑、守得住底線、保得住名聲,才能始終沿著自己設定的目標,不斷地努力奮鬥,最終取得成功。

02。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孔子此言是針對子貢的話而回答的。雖然他並不否認子貢的判斷,但卻是提出了更好的見解,也就是將子貢的言論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因為孔子覺得子貢對君子道德的判斷僅僅是侷限於其自身,無論是“貧無諂”也好,還是“富無驕”也好,都是從人的自身角度出發,對自己有著極大的意義,但對於其他人卻是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所以在此基礎之上,孔子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即“貧而樂,富而好禮”。這樣一來,這種精神的影響就不再侷限於自身之上,而是會讓身邊的人都感受到其高尚品德所帶來的感染力。顯然,這樣的品德才是孔子一直推崇的,也是鼓勵他的學生要努力的方向。

《論語·學而篇》新解:貧窮的時候不諂媚,富裕的時候不驕傲

03。其斯之謂與

子貢這一句是對孔子之前所回答的內容的思考,他運用了《詩經·衛風·淇澳》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其用意有二:一是以《詩經》之語,來代替自己之言,可謂言簡而意深;二是表達出自己對於孔子之言的深入思考,能夠舉一反三,以小見大。

具體來講,就是子貢聽到孔子的話以後,知道了“貧無諂、富無驕”可以是一種可以在生活之中,慢慢磨礪鍛鍊而來的品德品行,是每一個用心修德之人所能夠做到的程度。然而,“貧而樂、富而好禮”,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品質,想要做到這樣的地步,必須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提升思維層次才可以達到的。

《論語·學而篇》新解:貧窮的時候不諂媚,富裕的時候不驕傲

04。告諸往而知來者

孔子這一句話之中,“賜”是他對於子貢的簡稱,因為子貢名叫端木賜;“告諸往而知來者”,即告訴以往的事情,便能夠知道還沒有說有到來的事情,換而言之就是舉一反三的意思。整句話孔子想要表達的思想就是,子貢能夠舉一反三,理解能力已經滿足了孔子的要求,所以才會說出“可與言《詩》”這樣的話來。

透過這一篇文章,可以看出,孔子是希望他的弟子以及其他人都能夠達到樂道好禮這樣的境界。所以,孔子在對弟子的教育方面,便會注重說教與引導相結合,等弟子的學識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後,再進行更加高深的學問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