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效應告訴我們,辦事囉嗦的人,如果不改正難以成事

說話與做事,是人的基本行為,幾乎大多數人都喜歡辦事麻利的人,卻討厭一些做事囉裡囉嗦者。囉嗦導致的後果很嚴重,它被稱作是超限效應,古代就曾出現過五個擁有超限效應的人,他們因為辦事囉嗦,以至於差點出了問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超限效應告訴我們,辦事囉嗦的人,如果不改正難以成事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超限效應是什麼,從定義上而言,超限效應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換句話說,超限效應就是囉嗦過頭,引得對方的反感。

超限效應一般會反映出諸多問題,包括主動行為者以自我為中心、不注重方式方法、不會把握“度”、不會換位思考等等。正是由於以上問題的存在,囉嗦者往往都會遭到別人的厭惡與嫌棄,繼而令自己的目的徹底失敗。古人就曾有過因存在超限效應而失敗的人物,下面我們來一一介紹:

超限效應告訴我們,辦事囉嗦的人,如果不改正難以成事

一、唐僧

唐僧是古代神魔小說《西遊記》中的主線人物,他心慈面軟卻又肉眼凡胎,最大的特點就是囉嗦。由周星馳導演拍攝的《大話西遊》,其中由羅家英扮演的唐僧更是囉嗦到令人發瘋。他的嘴裡一直在唸叨著悟空的短處,氣得悟空只能拋棄他迅速離開。

不過幸運的是,直至後來,唐僧終於不再囉嗦,孫悟空才能回到他的身邊繼續擔任“保安”的工作。否則的話,唐僧早就已經被妖怪們當成下酒菜了。

超限效應告訴我們,辦事囉嗦的人,如果不改正難以成事

二、茹太素

茹太素是明朝初期的重要官員,此人任禮部侍郎,頗得朱元璋信任。不過茹太素為人木訥,身上帶著嚴重的腐儒氣息,因此無論是說話還是書寫奏摺,都顯得十分囉嗦。一次,茹太素為朱元璋上呈一道奏摺,奏摺上共有17000餘字,令朱元璋感到目不暇接,只能讓太監讀給自己聽。然而令朱元璋想不到的是,當太監唸到6500字的時候,朱元璋發現奏摺居然還沒有進入正題,氣得他頓時暴跳如雷,立即將茹太素召入宮內,命人將其痛打一頓後拖出宮去,算是對他浪費自己時間的懲罰。

超限效應告訴我們,辦事囉嗦的人,如果不改正難以成事

三、林長春

林長春是晚清時期的一位舉人,此人精通算數,也算是一位“文化人”,因為被聘請到湘軍大營中主管錢糧排程之事。曾國藩向來喜歡與下屬軍官交談,因此也曾單獨會見了林長春。可令人想不到的是,當曾國藩與林長春交談良久後,曾國藩卻當即下令,將林長春現有職位革去,讓他擔任招募新兵的管事。至於其中的原因,曾國藩自有想法。在曾國藩看來,林長春本人說過尤為囉嗦,很難與軍隊中的官兵交流,他囉嗦的方式,可以勸慰一下新兵,除此之外,實在難堪大用。

超限效應告訴我們,辦事囉嗦的人,如果不改正難以成事

四、朱熹

朱熹是北宋時期著名的理學家,靠著自己出眾的才華,朱熹也被後世列為聖人之列,但是朱熹卻有一個大毛病,就是說話或者寫文章太囉嗦。一次,朱熹謁拜一位夫子,卻沒有遇到,只能留下字條,上書:“門人朱熹百拜”,並加註曰:“朱者,姓也;熹者,名也,門人者,學生也;百拜者,百次頓首也。”夫子回到家後,對朱熹的字條十分反感,於是就在批語中註明“囉嗦”二字發還。

朱熹看罷夫子的字條,明白了對方的良苦用心,知道他是在勸慰自己,從此以後便不再囉嗦,而是用最簡短的話語,闡述最真切的道理。

超限效應告訴我們,辦事囉嗦的人,如果不改正難以成事

五、閱兵

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朱棣為了震懾各國,宣揚大明王朝的實力,公開向各國舉行了一場閱兵儀式,作為世界上當時最強盛的國家,大明王朝向各國首腦發去邀請函,邀請使臣前來參與閱兵儀式。明朝大閱兵共動用官兵近10萬人,其中的主力是步兵及騎兵。除此之外,明成祖朱棣還安排了近一個月的演戲,專門炫耀大明朝的國威。

然而如此閱兵不僅囉嗦異常,更令當時的使臣們感到有些厭倦,本來三五天就應該結束的閱兵,竟被朱棣搞成了一個多月,更重要的是,此次閱兵儀式花費甚巨,極大的消耗了民財物力。

超限效應告訴我們,辦事囉嗦的人,如果不改正難以成事

做人做事切不可囉嗦,否則就會深陷超限效應的泥潭,令自己的任務事倍功半。當然,剋制不囉嗦還要循序漸進,而不是一蹴而就,唯有如此,才能讓自己距離成功越來越近。

參考資料:《明朝那些事兒》華夏出版社出版

當年明月著 《聖人朱熹》黃河出版社出版 李進聖

《西遊記》上海出版社出版 吳承恩著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