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槍射程不如弓箭,那麼為何歐洲人願意用火槍,而亞洲多用弓箭

留言、關注或轉發,小編真是感激不盡。

讀者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其實寫一篇文章也不容易,非常感謝您萬忙中點開了小編的文章

早期的火繩槍比起弓箭,的確不佔優勢。要不然八旗兵裡有拉不開弓、上不了馬的旗丁只能去扛槍的說法?

火槍射程不如弓箭,那麼為何歐洲人願意用火槍,而亞洲多用弓箭

但透過這個說法,我們也能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早期對火槍兵的要求並不高,不需要特別訓練。而弓箭手則不一樣,不但需要醇熟的技術,更需要很多先天身體條件,不然怎麼有“膂力過人”一說?

人類使用弓箭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8000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弓箭作為相對遠端的射殺武器,人類醇熟運用已經超過2000年曆史。不但可以用於大規模列陣時曲線群射殺,更適應於單兵精準點殺。在遠古神話和歷史記錄中,神射手就不絕於耳,比如后羿、養由基、李廣,等等。

早期火槍之所以對火槍兵要求不高,主要還在於本身火槍射程短,準頭差,點火不便,容易炸膛等等因素。殺人必須“排隊槍斃”,流彈砸中誰誰倒黴,反正通常正面射過來一般砸不到自己。

火槍射程不如弓箭,那麼為何歐洲人願意用火槍,而亞洲多用弓箭

相對而言,弓箭最高射程是現代複製弓保持,大約在320米,精準射殺在150米。中國古代用的13錢的箭簇,有效射殺基本上達到了弓箭巔峰狀態,130步(約190米),為“一箭”最佳、最合理的有效殺傷射程。而歐洲到了中世紀,英格蘭長弓,也曾經一度達到了巔峰狀態,有效射殺也在190到200米左右。

真正有準頭的時候,還不是由火繩槍變成燧發槍,而是膛線的發明。因此一直到了一戰開始,才逐步出現了“神槍手”。

火槍射程不如弓箭,那麼為何歐洲人願意用火槍,而亞洲多用弓箭

可是有個很大的問題,火槍這麼不方便,為什麼又會出現在戰場上?因為火槍雖然不便,但是他有一個比弓箭更強的優勢,那就是破甲的能力。

在東方的歷史戰場上,主場遠端武器曾經大都也不是弓箭,而是弓箭的表兄弟以及火槍的“素版遠祖”——弩。

人類運用弩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借用了機械的力量,解決了弓箭使用對弓箭手的臂力、腰力等要求。而2000年前在秦軍部隊的弩上已經有判斷射程的“望山”了。因此比起弓箭而言,弩箭才是古代的“火槍”,甚至是“機槍”。

因此高強度,大殺傷力。而針對防禦弩的殺傷力的各種甲冑的出現。使得弩也往重型殺傷方向發展。但是最終火槍的出現開始逐步改變局面。

但如果說歐洲人願意用火槍,而亞洲人習慣用弓箭,則絕對是被東亞近代落後矇蔽了雙眼。

火槍射程不如弓箭,那麼為何歐洲人願意用火槍,而亞洲多用弓箭

因為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英軍在亨利五世的率領下,用英格蘭長弓以少勝多擊潰法軍的時候。已經距離大明永樂大帝組建標準火繩槍部隊——神機營,已經過去5年了。而歐洲最早建制的火槍部隊——西班牙火槍兵,則建立於100年後(1510年)。

而大明最早運用火槍兵的還不是朱棣,而是沐英。沐英的“三板斧”,就是火槍集中排隊射一通,然後騎兵碾壓,然後步兵去砍人頭。但是最終打了明末後金崛起之後,這個戰法最終變成了,紅衣大炮轟一通,然後騎兵碾壓,最後步兵撿人頭。

火槍射程不如弓箭,那麼為何歐洲人願意用火槍,而亞洲多用弓箭

所以火槍在亞洲的沒落,最主要還是因為大炮的威力比火槍更大。而實際上火槍從明朝開始配備到軍隊,一直都是制式裝備。

只是昇平日久,到了1840年,英國人帶著經過工業革命發展的制式裝備來叩門的時候,清軍才發現自己的火槍已經落伍了,紅衣大炮已經防不住敵人的軍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