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仙李白肆意灑脫的的人生態度

李白寫的很多詩都是樂府詩題,《將進酒》就是其一。

《將進酒》是一首勸酒歌。勸酒歌,也就是喝酒時候用來助興的,和行酒令差不多。兩者不同的是,酒令是一種遊戲,輸的人要罰酒,而勸酒歌則是想辦法讓對方喝酒的一種方法。我們國家許多少數民族的勸酒歌都很有名,比如雲南彝族的《敬酒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仙李白肆意灑脫的的人生態度

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先秦的禹帝時期。傳說中最早釀酒的人叫儀狄,《戰國策》記載:

“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大禹認為後世會有人因飲酒而亡國,一點也不奇怪。連曹操都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據說春秋時期的杜康是最早用糧食釀酒的人,所以酒又被稱作杜康。喝酒似乎有讓人忘記煩惱的功效。一杯下去,酒勁上頭,暈乎乎的感覺讓人飄飄欲仙,什麼煩惱都拋之腦後了。若有統治者長期飲酒,勢必因此而耽誤政事。

儘管有大禹的警告在前,還是有不計其數的人喜歡喝酒。李白是出了名的愛酒,他也經常喝得爛醉如泥,據說他最後也是因醉酒掉河去世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仙李白肆意灑脫的的人生態度

作為一個資深的酒鬼,兼具詩人的身份,李白常常在喝醉之後靈感突發,他的許多傳世名篇也是這樣寫出來的。《將進酒》就是其代表作之一,沿用了樂府古題,這首勸酒歌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李白狂傲不羈和肆意灑脫的生活態度。

李白的詩有個明顯的特點,以誇張顯山水。 詩的開篇第一眼就帶來了“翻江倒海”般的豪放。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從無邊無際的廣闊自然景觀寫到渺小如滄海一粟的人,可氣勢卻沒有半分減弱,令人內心震盪。不知為何,每次讀《將進酒》總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抵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和“大江東去浪淘盡”那種浩浩湯湯的氣勢是一樣的吧。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仙李白肆意灑脫的的人生態度

感慨完黃河之水和滿頭青絲後,李白在第三句就把主旨寫了出來: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及時行樂在漢代古詩中是個重複了無數遍的話題。相比之下,李白寫得比漢代那些詩人要直白得多。

他說,人在得意之時就趕緊行樂吧,莫要辜負了美酒金樽,人生下來都有他的用處,千金揮霍完依舊能夠回來。話外音就是,不要捨不得兜裡的銀子,都拿出來喝酒享樂吧,錢財這些東西還是能賺回來的,但光陰錯過了可就再也回不去了。趁著年輕,一邊大口喝酒一邊大口吃肉,多麼愜意多麼快樂,最好能遇上知己好友,痛痛快快地喝個三百杯,不醉不歸。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仙李白肆意灑脫的的人生態度

說明自己的意思後,李白的勸酒正式開始了。只見他端起酒杯,吆喝道:岑夫子和丹丘生啊,你們兩個快喝酒吧,千萬別停下,我為你們高歌一曲,你們千萬要仔細聽啊。

這裡的歌其實未必是真的歌,大概就是助酒興的詩詞吧,李白最擅長的就是這個。他引經據典地說了一大通為什麼要喝酒的理由,目的是為了勸在座的人舉杯痛飲。

他的理由是,榮華富貴的生活都不是真正珍貴的生活,自古聖賢之人都是寂寞的,只有喝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你看當年的陳王曹植在平樂觀設宴的場景,賓主喝得多麼開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仙李白肆意灑脫的的人生態度

“惟有飲者留其名”這一說法似乎有些牽強,不過古代中有才華有賢能的人中,的確有不少酒鬼。李白不必說,歐陽修嗜酒也出了名,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流傳千古;白居易不僅喜歡喝酒,還喜歡釀酒;“把酒問青天”的蘇軾,醉後“天為被地為席”的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仙李白肆意灑脫的的人生態度

《將進酒》其實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主要得益於誇張的描寫手法和充實澎湃的情感。

最出名的莫過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一句。每個人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難的是如何不被打敗,怎樣看清自己的價值,在消極的現實中找到積極的人生態度,才有長風破浪直掛雲帆的時候;就算錢都沒了,也不要太過在意,總有賺回來的一天,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達到的人生高度已不是常人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