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兵聖:孫武的原型是伍子胥嗎?

《孫子兵法》可以說是享譽海外、家喻戶曉的軍事名著,其中“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而後生”都是琅琅上口的經典名句。作者孫武也因此被後世稱為“兵聖”和“兵學鼻祖”。不過,先秦諸子的作品往往不成於一人一時,這個已經是公認的常識。而且,與先秦諸子不同的是,孫武其人的存在性,從宋朝開始也常常受到懷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爭議呢?我們從記錄孫武的原始資料說起。

製造兵聖:孫武的原型是伍子胥嗎?

山東惠民的孫武雕像

孫武存在嗎?後世文獻經歷層累

關於孫武的傳記,我們最熟悉的是《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記載:

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對曰:“可。”闔廬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於是闔廬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這篇關於孫武最早的傳記,提供的資訊卻非常簡略。《孫子吳起列傳》的“孫子”應該包括孫武、孫臏兩代齊國人,但孫臏的事情詳細,而孫武的事情簡略。這篇傳記大概只說一件事,就是孫武因《兵法》十三篇為吳王闔閭接見,然後為吳王練兵,並殺死不聽令的兩個寵妃。最後吳王讓孫武擔任將軍,之後吳王闔閭“西破強楚”、吳王夫差“北威齊晉”,孫武都有參與的功勞。而孫臏則是孫武之後。

除了《孫子吳起列傳》外,《史記》還有其他對孫武的零碎記錄。比如在《律書》中,稱“吳用孫武,申明軍約”,在《吳太伯世家》《伍子胥列傳》中,提到闔閭三年時闔閭謀伐楚國郢都,此時孫武以軍民疲憊為由勸阻,到闔閭九年時伍子胥和孫武才建議闔閭出兵。此外,《貨殖列傳》提到一句“孫吳用兵”,沒有具體說是孫武還是孫臏。《史記》關於孫武的記載只有這些,孫武何時入吳,如果輔助吳國稱霸,又因何去世?這些沒有更多記載。

在《史記》之後,關於孫武的記載開始逐漸豐富,但很明顯也出現不少矛盾之處。

東漢野史《越絕書》中說“吳王客齊孫武冢”在蘇州巫門外離縣城十里的地方,這是關於孫武之墓最早的記載;到了唐代《吳地記》還有“吳偏將軍孫武墳”的記載。但是到宋代的《吳郡圖經續記》《吳郡志》中,已經沒有孫武墓的記載了,大概此時孫武墓已無存。清嘉慶年間,自稱是孫武之後的孫星衍專門到蘇州,尋找到一處叫“孫墩”的地方,但卻不敢輕易下結論。今天蘇州相城的孫武紀念園,正是在孫墩“孫武墓”的基礎上修建。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給出了一個孫武的完整世系,原來孫武是齊國大夫田(陳)完之後,田完四世孫是田無宇,田無宇有二子田恆和田書。田書因為伐莒有功被齊景公賜孫氏,封地在樂安。孫書生孫憑,擔任齊卿;孫憑生孫武,字長卿,因為田鮑四族之亂奔吳。孫武又有三子孫馳、孫明、孫敵,孫明的封地是富春。孫明生孫臏,孫臏生孫勝,為秦將。不過在《全唐文》所引的墓誌銘、神道碑中,卻又提到孫武是春秋衛國孫氏之後。

今天山東惠民、樂昌、博興等地爭奪“孫武出生地”,來源就是《新唐書》,但其中訛誤非常明顯。從記錄春秋史料最翔實的《左傳》看,田書於公元前523年攻莒立功,但在前484年被兄長田乞派去艾陵之戰戰死。吳王闔閭即位於前514年,於前506年攻破楚國郢都。所以,孫武不太可能是田書的孫子。至於“田鮑四族之亂”也沒有依據,雖然齊國在前532年發生了田、鮑二氏驅逐欒、高的事件,但時間相差較遠,而且田氏本身是勝利者。

同樣是東漢野史《吳越春秋》中,則說孫武是“僻隱深居”的吳人,因伍子胥引薦而見到闔閭,對孫武是齊人的說法表示質疑。雖然這種說法沒有流傳開來,但孫武在蘇州有個隱居地,則又成了後世發揮的物件。在明代小說《東周列國志》中,說孫武隱居在羅浮山以東。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則又有地方讀物說孫武隱居於臥虎山,後來更是“證明”就是太湖湖畔穹窿山。到今天,穹窿山被廣泛認為就是孫武隱居地和《孫子兵法》著述處。

顧頡剛先生在《與錢玄同論古史書》提出著名的“古史層累說”,其中有一條就是“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果以《史記》及更早的史料去檢討孫武的出生地、隱居地、歸葬地,會發現有明顯的“古史層累”過程。實際上,《史記》關於孫武的記載非常簡單,核心內容只有吳宮練兵一件事,其他的都來自後世發揮。然而,《史記》的成書距離春秋末年也長達四百年左右,《孫子吳起列傳》是否可靠?我們只能從春秋戰國史料去尋找。

孫武不存在?原始文獻缺乏記載

遺憾的是,先秦文獻中並無“孫武”其人的記載。

記錄春秋歷史的史書主要有《左傳》《國語》。其中《左傳》公認最客觀翔實,《國語》雖然真實性不如《左傳》,但有專門記錄吳越史事的《吳語》《越語》。但這兩部書均無“孫武”其人的記載,似乎吳國根本沒有其人。而在戰國諸子的記錄裡亦無關於孫武其人其事的明確記載。唯一有點蛛絲馬跡的是《尉繚子》的“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這個“武子”一般認為就是孫武子,但其實也並不明確。

至於“孫子”其人,戰國確實存在。《戰國策》的《齊策》《魏策》,提到齊國有善於用兵的孫子,給田忌出謀劃策。這個“孫子”明顯是孫臏,而不是孫武。《楚策》也提到在趙國擔任上卿的“孫子”。這個“孫子”是荀子,也不是孫武。《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又有“孫吳”並稱,並且提到“孫吳之略”“孫吳之書”,指的是《孫子》《吳子》兩部兵法。那麼這部《孫子》的作者是誰呢?

製造兵聖:孫武的原型是伍子胥嗎?

木活字本《孫子兵法》

透過《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我們知道孫武、孫臏均有兵法傳之於世,其中孫武的兵法有十三篇。在《漢書藝文志》裡,還有《吳孫子》八十二篇圖九卷和《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很明顯,這裡的《吳孫子》就是《孫子兵法》,而《齊孫子》就是《孫臏兵法》。之後曹操也整理過《孫子》,他將《孫子兵法》十三篇抽出作注,而將餘下的編為《續孫子兵法》。這樣一來起到兩個效果,一是《孫子兵法》名聲大噪,二是《孫臏兵法》等逐漸失傳。

魏晉隋唐時期,《孫子兵法》十三篇就是春秋孫武本人所作,基本沒有疑義。但從宋代開始,越來越多學者逐漸對《孫子兵法》成書產生質疑。他們認為,《孫子兵法》儘管一些語句涉及到吳越戰爭,但整體反映的是戰國時的軍事思想,故主體應該成於戰國時期,到今天基本已成為定論。楊寬《戰國史》和李零《關於銀雀山簡本〈孫子〉研究的商榷》均有詳細論述,茲不贅言。失去《孫子兵法》著作權的孫武,越來越被懷疑身份的真實性。

首先質疑的是南宋學者葉適,他以“孫武為大將,乃不為命卿,而左氏無傳焉”為由指出“凡穰苴、孫武者,皆辯士妄想標指,非事實”,同時認為《孫子兵法》是“春秋末戰國初山林處士所為”;陳振孫也提出“孫武事吳闔廬而不見於《左氏傳》,未知其果何時人也”。又有人進而指出,《孫子兵法》作者是孫臏,主張此說的主要有日本學者齋藤拙堂和中國學者錢穆,如錢穆指出“孫臏之稱,以其臏腳而無名,則武殆即臏名耳”,認為孫臏名武。

學者認為《孫子兵法》作者是孫臏,除了《孫子兵法》主體成書戰國外,很大程度是因為《孫臏兵法》沒有流傳。然而,1972年4月在山東省臨沂縣(今臨沂市蘭山區)銀雀山1號漢墓出土了一批西漢竹簡,《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一起顯現於世。不少學者歡欣地認為,這證明了《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是兩部作品,孫武和孫臏是不同的兩個人;不少網民更不知天高地厚地稱“錢穆被考古發現打臉”。這都是把先秦文獻流傳想得過於簡單。

首先,《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只是整理者的區分,原始竹簡上並沒有書名,只有篇名。這實際上是一整套《孫子》著作。除了能夠對應傳世本《孫子兵法》的十三篇外,還有《吳問》《四變》《黃帝伐赤帝》《地形二》《見吳王》等五篇佚文。而除了《擒龐涓》《見威王》《威王問》《陳忌問壘》四篇確鑿的《孫臏兵法》作品外,其餘各篇的“孫子”並不能確定是誰。整理小組認為其風格與《孫子兵法》差異較大,所以“暫時把它們認定為《孫臏書》”。

由此可見,漢簡《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完全可以視為同一系列作品,也就是戰國流傳的和《吳子》齊名的《孫子》,其中“孫子”尚無孫武、孫臏之名。漢簡《孫子兵法》說“燕之興也,蘇秦在齊”,表明在孫臏之後還經過整理。這都說明一個問題,即諸子之書並非成書一時一人。明代吳興松筠館主人就指出“按《史記列傳》稱武為臏之祖,臏之兵法傳於後世雲,則書殆傳於臏,而本與武者歟”,認為《孫子兵法》為孫武、孫臏共同所著。

不過,漢簡《孫子兵法》佚文兩次提到“十三篇”,證明這十三篇的地位還是很獨特的。這當然就是《史記》所說的《孫子兵法》十三篇,也就是曹操作注並流傳至今的十三篇。但這都不能斬釘截鐵斷定孫武與孫臏是兩人,《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是他們分別書寫的作品;只能證明漢簡《孫子》系列反映出來有春秋吳王闔閭時的孫子和戰國齊威王時的孫子兩個人,而《孫子》系列的創作則經歷了長期編撰過程,未必要鎖到特定的人身上。

《陳忌問壘》說“明之吳越,言之於齊,曰知孫氏之道者,必合於天地”,強調《孫子》系列確實發端於吳越。那麼,孫武其人到底是否存在呢?

孫武或為伍子胥:探求歷史最大可能

如果我們認為只有孫臏存在,而孫武不過是孫臏的分化,那麼也不好解釋《孫子》系列為什能追溯到春秋吳國。這好比在《論語》《孟子》這些著作中,中心人物只有一個孔子、一個孟子,而不會有先後兩個孔子、兩個孟子。但尷尬的是,先秦文獻確實沒有對孫武事蹟的記載。當然,不記載不代表不存在。但如果捨棄對《孫子吳起列傳》先入為主的觀念,嚴格從《左傳》《國語》的史料去評判,那麼又確實不存在“孫武”這個人。

不過,我們也可以嘗試轉變思路,儘管“孫武”這個稱呼在文獻不存在,但“孫武”這個人物是否可以有其他稱呼?誰是輔佐闔閭、夫差的第一功臣呢?

除了“孫武不存在”“孫武為孫臏”外,其實還有一種小眾觀點,認為“孫武即伍子胥”。最早提出此說的是清代學者牟默人。他在《雪泥屋雜誌校正孫子》指出“古有伍子胥,無孫武。世傳《孫子》十三篇,即伍子胥所著書也”,二者事蹟非常相似:都從異國而來,統帥吳軍破楚;都講軍事策略,幫助吳王練兵;伍子胥死前將兒子託付給齊鮑氏,為王孫氏,孫臏正是伍子胥後人;至於“武”乃是“武經”之義。現代學者楊師群也持此觀點。

筆者亦贊同這一說法,今試申述牟默人一說。

如前文所述的,《左傳》《國語》均無孫武其人;最早記載孫武的《史記》,除了練兵一事外,其他記載非常含糊籠統,對於孫武來龍去脈均未表達,也沒有提到孫武的具體戰績,僅含糊提到“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大約孫武因兵法進見,幫助吳國練兵,從而輔佐闔閭、夫差稱霸。這些記錄,實際上換個名字說是伍子胥,也沒什麼問題。

伍子胥,名員,楚國太傅伍奢之子,棠公伍尚之弟。公元前522年,因為少傅費無極的陷害,伍奢、伍尚為楚平王所殺,伍子胥逃奔吳國。《左傳》記載伍奢因此感慨“楚君大夫其旰食乎”,能力極強的伍子胥勢必報仇,楚國君臣將會宵衣旰食。伍子胥到吳國後,當時吳王僚與公子光明爭暗鬥,伍子胥推薦專諸給公子光,刺殺了王僚。公子光即位為吳王闔閭,而伍子胥則成為輔佐重臣。

我們印象中的伍子胥似乎是一個文臣,但實際上伍子胥軍事謀略同樣出色。《國語吳語》越大夫種稱“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證明申胥與華登是吳國練兵的兩個主要人物。申胥即伍子胥,因其封於申而稱。華登是宋國人,因為國家內亂亦在公元前522年奔吳,但其人於前521年即領軍伐宋,戰敗後又於前520年奔楚。可見華登在吳國活躍時間極短,那麼吳國練兵的主要就是伍子胥一人。

《越絕書》佚文也有記錄《伍子胥水戰兵法》:“大翼一艘,廣一丈五尺二寸,長十丈,容戰士二十六人,棹五十人,舳艫三人,操長鉤矛斧者四,吏僕射各一人,凡九十一人。當用長鉤矛長斧各四,弩各三十二,矢三千三百,甲兜鍪各三十二。”儘管這部作品極大可能也是後世所作,但也證明伍子胥是個傑出的軍事理論家。《左傳》記載伍子胥向闔閭進言,用三支部隊輪流騷擾楚軍,而這種疲楚戰術的結果就是“楚於是乎始病”。

政治家伍子胥是個傑出的軍事家,而軍事家孫武同樣也是優秀的政治家。在漢簡《孫子兵法吳問》中就記載孫子與闔閭的對話,孫子就天下形勢進行詳細分析,根據晉國六卿的土地制度,認為其滅亡的先後順序是範、中行、智,然後是韓魏,最後趙國一家獨大。這種預言一般認為反映的是創作時代的形勢,大約是戰國中後期趙國“胡服騎射”後的事。但為什麼要偽託孫武?只能說明在傳說中孫武也具備洞穿時局的政治眼光。

除了經歷、能力之外,《史記》的孫武與伍子胥的性格也雷同。孫武練兵斬殺二姬的故事,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鐵面無私、忠誠正直,所謂“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儘管伍子胥練兵過程缺乏記載,但在《左傳》《史記》中多次提到伍子胥勸諫夫差,不要接受勾踐投降、不要受到伯嚭矇蔽。伍子胥為夫差賜死眾人皆知,而《漢書刑法志》提到“孫吳商白之徒,皆身誅戮於前,而功滅亡於後”,似乎認為孫武也是被處死。

至於伍子胥與孫臏的關係。《左傳》記載伍子胥“使於齊,屬其子於鮑氏,為王孫氏”,《潛夫論》又說“孫氏者,或王孫之班,或公孫之班也”,證明一部分孫氏來源確實是王孫氏。孫氏到齊國居住,世代相傳武學,至孫臏時因擊敗魏國而名聲大噪。“伍子胥”在《離騷》作“伍子”,而“武”“伍(五)”又可通假,如《墨子》“武觀”在《國語》作“五觀”,《尉繚子》的“武子”未嘗不能說是伍子(胥),那麼“孫武”的“武”名當來源於“伍”氏。

製造兵聖:孫武的原型是伍子胥嗎?

《孫子兵法》竹簡

至此,我們可以從史料中勾稽出《孫子兵法》的大致傳承:《孫子兵法》應當肇始於吳國的伍子胥,之後經過其後人齊國的孫臏發揚,又經過戰國兵家後學的增補,遂有了《孫子》系列若干篇。但此時孫武、孫臏還無其名,著作籠統以“孫子”稱之。到《史記》時,太史公根據傳說,分別加上名字為孫武和孫臏。西漢後期劉向父子整理《孫子》系列,又將其分為《吳孫子》《齊孫子》;曹操將《吳孫子》十三篇摘出作注,是為今本《孫子兵法》前身。

一方面,《孫子兵法》《史記》言之鑿鑿孫武存在,所以不少人認為孫武確實存在,只不過是不重要所以名不見“經傳”;另一方面,《左傳》《國語》沒有孫武其人記載,所以不少人認為孫武不存在,或者只是孫臏的分化;而這種“孫武即伍子胥”的說法,可以視為介於“孫武存在”與“孫武不存在”之間的第三方觀點,雖然從古至今只是小眾觀點,但也有一定說服力。整體來看,因為資料匱乏,所以眾說紛紜,究竟如何還是留待時間評判吧。

參考文獻

曹錦炎:《論張家山漢簡〈蓋廬〉》

李零:《吳孫子發微》

駢宇騫、段書安:《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

吳恩培:《勾吳文化的現代闡釋》

楊善群:《孫子評傳》

楊師群:《〈孫子兵法〉與春秋冤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