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縣地名考

戶 縣地名考

地名, 是人類社會有了語言之後, 人們對自然地理實體的稱謂。它的發生、發展和演變過程, 具有音、義、型三種特性, 是人們在生產、生活活動以及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戶縣為夏之“有扈氏國”, 周之“豐京”, 秦漢之“上林苑”, 歷史悠久。特別是建縣以後, 必定是人口較多, 古村古莊不少。但因無系統的地名史料, 難予詳考。即要弄清現有每條地名的歷史由來, 亦非朝夕易事, 我們在僅有史料的基礎上 經過廣泛調查。實地勘察, 反覆考證, 去偽存真, 基本上摸清了我縣絕大多數地名的產生淵源。大致可概括為:

一。地名的命名規律

1。以地形地貌得名。如黃堆、大良村、八畝場、大堰口、罐子溝、平堰下、八里坪、天池梁、犁轅坪、上澗子、西坡、陂頭、圪塔頭、龍窩、坳子、坳河村、渭曲坊、龍臺坊、曲峪、直峪、十八盤等。

2。以地形冠以姓氏得名。如李家巖、楊家坡、管坪、蔡家坡、耿家坡、趙家坡、臘家灘、宗家灘、全家灘、張家灘、賈家灘等。

3。 以河、泉或冠以姓氏得名。如甘河堡、姚家河、馬家河、阿姑泉、舊泉坊、搖指頭、甘水坊、宋家泉等。

4。以園林、樹為特徵得名。如烏桑峪、黃柏峪、慄園坡、柿園、槐樹底下、南園、北園、斑竹園、雙柏樹、雙槐、槐道村、棗林寨等。

5。以關、隘、橋得名。如鐵索橋、太平口、澇峪口、甘峪口、第五橋、秦渡鎮等。

6。以主產或特徵得名。如徐家窯、富村窯、柴場、紙房、紙屯、挖銅溝等均為此義。

7。以寺、廟得名。如草堂營、靈山寺堡、羅什寺堡、白虎寺堡、白雲寺堡、白廟、南慶敘、中原寺、石佛寺、侯家廟、禹王廟等均是。

8。以歷史人物、事件、典故、墓葬得名。如餘下、站馬、割耳莊、晉侯村、皇甫村、卓日村、倫公村、李伯村、牛東等皆是。

9。以歷代軍事活動、屯衛建制得名。有東屯、西屯、馬營、萬軍寨、唐旗寨、二府、三府、兩旗、三旗、陳兵坊等。

10。 保留歷史地名。 有郭村、亭子頭、部村、周貴坊等。

11。以祖籍命名。如餘姚村、祁村、洪洞庵等。12。以戶數符名。如十六村、八什村、什王村、元村十二戶、宋村十二戶、八家莊、五莊、獨莊等。

13。 居人增多, 村村相接, 合為一體, 保留原村名首字的有:仝夏堡、騫王第五橋、雙永堡等。

14。以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得名。如父慈村、安善坊、禮賢莊、孝義坊、文義村 等。

15。以良好願望而命名。有保安灘(東保、西保、保東、保西)、永安灘(永樂、永勝、永峰、永紅、永利)、保興灘、平安莊、太平莊、新盛莊等。

16。 以神話傳說得名。如鳳凰山、望仙坪、成道宮、響橋、化羊峪等。

17。以姓氏得名, 此類最多。如趙家堡、良家堡、張家堡、馬村、蔣村、宮家堡、魯村、蔡村、尹村、侯王村、魯家家、元村、付村、陶官寨、方家寨、辛家莊、宋村、穆家堡、楊家堡、麥張寨等。

18。雅化地名:如東堯、西堯、橋尚、鋪尚、神策莊等。

二、地名的變化規律

音轉、字誤、形變、訛傳, 是地名變化的主要原因。四者之中, 如有其一, 即可造成混亂。兼而有之, 則影響更大。由於滄桑多變, 不少地名由音變導致為義變, 經考證, 大體是:

1。 音轉。爐丹村, 本為盧、淡二姓始居成村, 故名“盧淡村”, 後盧淡村以方位分為兩堡。明末《戶縣誌》團堡欄中開列“保久團”駐“西盧淡村”, “保康團”駐“東盧淡村”; 化羊廟石碑記作為“爐炭村”, 而清乾隆《戶縣新志》鄉村欄中又開列為“爐丹村三堡”, 故居人以老君在此修爐煉丹作為釋義, 世代相傳。再如“南慶敘”, 原以“南奇寺”寺名而得名, 故在明末《戶縣誌》團堡欄中開列“安和團”駐“南奇寺”; 清乾隆《戶縣新志》鄉村欄中, 名為“南奇寺堡即安和團”。後訛傳村南一巨塚, 為安祿山之子安慶緒墓, 故名“南慶緒”。此一釋義實屬牽強。民國二十二年版《重修戶縣誌》村表中又將“南慶緒” 諧誤為“南慶敘”, 且成為此後訛傳之依據。另外, 像“五週村”諧變為“五竹村”, “許官寨”改稱為“許村”等,均可訓之音變。

2。字誤、義變

字誤雖含有義變因素, 但為義而字的地名亦有存在。如甘河鄉東堯、西堯, 均為民國二十七年前在磚瓦窯東、西兩側居人或村, 人稱“東密”、“西窯”。但為使村名不俗, “窯”為“堯”。又如東巖村, 與周至縣尚村鄉西巖村統稱“顏村”, 所在地形寬闊而平坦, 並無溝壑痕跡, 且距山基運, 根本無“巖”可謂, 卻釋義為地處白馬河東側, 當年打井曾通岩石而得名, 這顯然是顧名思義, 但清屹隆十四年《周至縣志》鞏郎中墓注“在縣東四十里西顏村”, 方為“東顏村”提出了佐證, 說明了東、西顏村, 是以姓氏冠以方位而得名。儘管“東巖村”今為人們所公認, 而“顏”變“巖”仍屬誤焉, 其次如“王渭村”(王吳村)、“焦將”(焦蔣)、南慶敘等, 皆屬此類。

3。形變

形變, 包括地形和字形變化兩種。由於滄桑多變, 一些以地形地貌得名的地名。就 很難與今天的實際相吻合。如“坡頭堡”, 因原建村於此較高的凸坡頂端而得名。但由於千百年來人們耕耘造田, 凸處已不甚明顯, 其名今天就很難理解。又如“黃堆堡”, 原以高大黃土堆得名, 今黃土堆已被人們移除, 並無痕跡。再如“索村”, 其來歷是早年此地(南索村)西北處有一天然大池, 池中有蓮, 俗稱“連蓮池”、“蓮花池”, 池旁居人為了生計, 逐漸填池索田, 並於其上定居建村, 故名索村。解放後管轄該地的第四區(秦渡區)第八鄉人民政府, 後以“蓮池”這個古地名而改稱“蓮池鄉”,但蓮池早已不復存在。字形的變化是地名形變的主要特徵。由於人們筆下疏誤或食圖書寫上的方便, 或為取吉利之意, 在使用地名中, 往往不顧本來含義, 任意變更用字或恣意篡改。如“北付村”變為“百福村”, “御下”變為“餘下”,“御田巷”變為“雨田巷”, “東顏村”變為“東巖村”等。以上種種, 由於字形的變化, 都給地名在釋義上造成相當困難, 不僅引起地名混亂, 也使人們無法理解原有含義。

4。訛傳

屬於訛傳的地名, 原因可概括為兩種型別。其一, 由於原名積經過“雅化”或因字轉、音變, 今人無法解釋, 所以顧名思義或以名造史。如“神策莊”、“南慶敘”、“梧村”(梧桐村)、“父慈村”等。其二, 為使村名不凡, 總要和歷史上的名人、事件掛鉤, 方顯得來歷顯赫, 含義有據, 村史悠久。如晏駕莊(念稼莊), 本為晏姓所居之莊, 雖晏姓早已在村中無跡, 但祖庵所存元、明及清涼山清代石碑均記為“晏家莊”; 清乾隆十四年《周至縣志》“石鏡谷”注:“谷水東經曹村、晏家莊汲食”; 該村民委員會辦公室門扇(是用以前某廟牌原所制)仍保留著原牌匾上“晏家莊”字跡, 均可佐證, 但不知何時, 競訛傳為唐代晉王李克用邀世於此, 成了“晏駕莊”, 李克用雖與黃巢交戰於陝西關中一帶,但死於何處,未見記載。“家”與“駕”其音相近, 同時該處又原有晉王廟一室, 所以李克用晏駕於此的傳說, 便成了“晏家莊”變為“晏駕莊”的依 據。另外, 像“花園頭”(花原頭)、“晉侯村”、“焦將”、“三過村”、 “康王 村” 等地名, 是否同屬論傳, 有待後考。

三。地名的考證

地名的延續性很強, 它一般不會因朝政更迭或主姓交替而輕意地退出歷史舞臺。據 中志記載, 甘峪、甘河的“甘”, 就是夏代遺傳下來的地名, 迄今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另外, 如龍臺坊之”龍臺”, 早在西漢元狩六年(一117?應表述為公元前117年,用負數表示不合適,因為公元紀年沒有公元零年,有公元元年或公元一年)之《子虛賦》中已經出現;秦渡一名, 始於十六國時(416年前)。還有像格家莊、索家莊、元村、留村等姓氏地 名,雖原始主姓早已無存, 而它的名稱卻依然如故, 這說明地名有著它的頑強性。但是, 也並非所有地名都保持著它本初的含義。隨著時間的發展, 一些地名在演化中確滲 入了前述各種顯隱不同的雜異成份, 從而使原來的命名產生了形或質的變化。 戶縣, 歷史悠久, 由於昔日文化交通事業不夠發達, 史志對地名未有詳載, 因而有些古地名今天難以具體所指。如我縣祖名一一夏代的有扈氏國(扈、有扈、扈國)及商代所屬的甘亭、甘盤兩個小方國,史書撰述在戶縣境域, 然具體地址、範圍未曾詳述。唐代以前, 戶縣為十二個王朝京城之近郊, 有著1033年的京畿歷程, 本應古村古莊不少, 但因滄桑變遷, 甚難詳考, 除本志《歷史地名)略列部分地名外, 今存碑石、鍾 文、戶縣誌涉及有如下地名:

1。元代碑石所列地名:國子磑、秦渡鎮、大梁村、太平峪、太平宮、清鄭村、四馬村、侍馬村、任馬村、曹村、東曹村、西曹村、慄園莊、甘谷、甘谷口、晏家莊、宮家莊、蔣夏村、南韓村、北韓村、懷道村、南王郭村、蔡村、成道宮、魯村、東魯村、西魯村、梁家莊、梁莊社、甘水坊、北時村、劉蔣村、甘河鎮、丁村、宋村、馬坊、三郭村、亭子頭、灰渠頭、南灰渠頭、石橋寨、曲堡村、曲保村、元王村、渼陂、玉蟾臺、檀谷口。

2。明代碑石、鍾文、《戶縣誌》所列地名:戶縣東關、河頭村、小馮村、西坡、麥張、宋家、索村、東索村、西索村、北索 村、五週村、午周村、兆豐裡、兆豐橋、坡頭、侯家廟、青陽、國子磑、第五橋、正莊、鄭莊、留犢村、牛東村、北花原頭、大召村西堡、大召村北堡、稻福莊、稻務莊、稻穀莊、東稻務莊、南稻務莊、西稻務莊、喬家莊、辛羊村、辛羊裡、新陽裡、辛陽村、龐村、北龐村、沙河寨、南沙河、北沙河、北沙寨、秦渡、秦渡鎮、秦渡鎮南堡、秦渡鎮北堡、焦羊村、大寨子、大寨村、棗林、棗林寨、禹王廟、父子村、花原頭、東花原頭、西花原頭、張良寨、滹沱村、王吳村、宋村、東宋村、西宋村、二府、二府、重雲寺、高立渠、高力渠、黃堆、黃堆村、大堰口、大原口、大梁村、大良村、馬逢寨、唐旗寨、萬軍寨、秦府官廳營、官庭營、紫閣口村、東紫閣口、草市村、早市村、南草市村、南坡尚、南城寨, 花陳寨, 三府, 子房莊、草堂寺、高觀峪、太平峪、太平宮、清正村、正村、龐光村、庵(勘誤表,頁277,行字倒2第12,誤庵,正龐)光村、應光鎮、李草字頭+園寨、禮原寨、李煙、蘆炭村、爐炭村、東盧淡村、西盧淡村、焦匠、焦將、東焦蔣村, 西焦蔣村、柳蔣村、 古家寨、王寨、王寨村, 化羊村、孫胡村、南辛案、新家、四府、雙莊, 雙莊村、五莊村、午莊、 羅什寺、保峪方、保峪坊、保峪裡、靈山寺、天和村、東天和村、南天和村、西天和村、北 天和村、安善坊、 南索村、舊宣坊、 舊泉坊、屯裡、 東屯村、小屯、 白虎寺、馬營、馬營裡、御下、庵裡、詹官營、沈家、曲峪口、高家莊、石頂村、新裡村、方勝村、明陽寺、熊家灣、焦家莊、丈八寺、龍家、曹村、曹村裡、慄園莊、馬村、西馬村、晏家莊、王郭村、北王郭村、 槐道村、蔣下村、東寨、進家莊、南市村、西市村、北市村、元馬店、蔡村、魯村、郝村、梁家莊、甘河鎮、晏平寨、澇店、澇店鎮、姚村、馬營、中原寺、皇甫村、定周村、真受村、甄收村、腰合村、 腰賀村、小王店、 元村、祁村、大王店、大王鎮、康王村、龍臺坊、宋村、吳村、王受村、宜董村、道安裡、鑿齒村,陶官寨、呈王村、 十王村、許村、文義裡, 南奇寺、 趙王鎮、董村、李伯村、野口村、莫師坡、 崔村、小寨、南付村、北付村、新付村、什村、羊村、孝義裡、孝義坊、郭村、韓村、洪洞庵、斜裡村、斑竹園、 亭子頭、 陂頭、元王村、晉候村, 曲抱村、孫家磑、 石橋、留村。

以上地名, 當然不是現在全具疆域中當時的所有地名、而且一些地名顯然是因字誤而一名多寫, 也有殘地名如古家寨、呈王村、熊家灣今已消失, 募旗寨已被北龐村所取 代。大寨已改名白羊寨。官廳(庭)營改名為草堂營。然而多數村莊至今仍保持原名,不過當時規模甚小而已。據《陝西通志》記載, 明嘉靖年間, 戶縣(不包括1958年後周至縣劃入之村, 戶、人)有3304戶, 23632人, 至萬曆四十年(1612), 全縣戶數雖發展為4518戶, 但人口卻下降為20003人。明末, 全縣有4518戶, 8614丁(男16歲至59歲為丁)。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戶縣誌》記載,時有“鄉堡二百七十一處”,“44637丁”。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戶縣新志》記載,全縣已發展為323個村鎮,18371戶, 112143人, 平均每個村鎮55。 8戶, 347人。 156年之後的民國二十二年(1933),全縣發展為397個村鎮, 21825戶, 但人口僅有116247人,平均每個村鎮只有近55戶, 292。 8人, 百戶以上的自然村有48個, 二百戶以上的有王寨、東焦將、孫姑村、羅什堡, 透過上述戶、人、丁數字, 不難看出, 我縣昔日, 特別是清代以前, 人煙稀少, 多數村莊規模甚小, 兼之天災戰亂頻繁, 居民往往流離失所, 背井離鄉。正如曹村元延佑六年(1319)《建立崇真觀碑》所載; “乙未歲也, 大軍之後, 村落荒蕪, 居民鮮少。”甚至使不少人家滅絕, 不少村莊的始居戶消逝無跡, 因而形成了以姓氏得名的如格家莊、索家寨,、辛家莊、龍家寨等原始戶姓今天並不復存的不少地名。同時也證明了民間流傳的我縣一些村寨的產生, 是明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底下”移民而來的說法, 是無容置疑的。

明代的軍事制度, 也是今天一監村寨當時產生、得名的根源。明初, 改革了元代的軍事制度, 實行衛、所制, 在京師和各地都設衛、所。衛下設千戶所和百戶所。其編制大體是5300人為衛, 1120人為千戶所, 112人為百戶所。而百戶所下設二個總旗(每總旗管50人), 十個小旗(每小旗10人), 軍士有軍箱, 世襲為軍, 以大部分電田, 小部分駐防。軍餉的大部由屯田收入供給。明代中葉因屯田所得多被軍官吞蝕, 軍士破產散亡, 衛所制度瀕於廢棄。故明正德六年(1511)離任歸鄉的我縣首部《戶縣誌》的撰述 者王九思曰:“古稱戶田誠美, 然大半屯田也, 以故民多貧。”但明末《戶縣誌》“軍寨”中的墓溪、侯磑、新君、花神、白陽等軍寨早已無跡, 遺址今不可考。然而明初的軍事制度, 給今天的地名考證卻提供了一些論據。如玉蟬鄉的石橋, 元代已名曰:“石橋寨”, 明初又在此建立軍寨;天橋鄉的龍家寨, 原為龍姓所居, 明初在此建立軍寨, 故名“龍家寨”。這就說明, 明代建立軍寨的地方, 並非以建立軍寨才始有地名, 但也 非所有軍寨處原來都有名稱, 如祖庵鎮所轄的“兩旗”, 玉蟬鄉所轄的“三旗”,都是軍寨遺留下來的地名。

富有悠久歷史的戶縣, 在滄桑變遷中, 地名也變化多端。由於我們水平有限, 資料欠缺, 未能深考。疏漏之處, 在所難免。上述例證亦未必確切, 但如能為進一步探討、完善我縣地名的更高攀登者提供一點線索, 起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也就不勝欣慰的了! (《陝西省戶縣地名志》第274到279頁,198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