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位帝王親測:養心殿聯匾闡釋的為人之道

說起養心殿,喜歡歷史的朋友多少都有一些瞭解。它是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

清初的順治皇帝於此殿中病逝。到康熙年間,這裡便作為宮中造辦處的作坊,專門製作宮廷御用物品。

後來雍正皇帝住進養心殿,造辦處的各作坊才逐漸遷出內廷,這裡就轉變為清代皇帝的寢宮。直至乾隆年加以改造和添建後,成為一組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築群。

一直延續到溥儀出宮,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

清代八位帝王親測:養心殿聯匾闡釋的為人之道

除建築結構和格局之外,我們可以看到養心殿不同位置都題有聯匾,其上題字寓意深厚,皆為修身養性的為人之道,警示後世

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正心正德。

1。此殿為何叫做養心殿?

養心殿三個字被題在木漆殿額前,此名源自《孟子盡心》:“養心莫善於寡慾。”意思是說,思想修養的最高境界,就是剋制各種慾念。

乾隆在《養心殿銘》闡述了人心是不穩定的,要防止邪念的產生。道心是微細而難於明瞭的,它極其細小不易察覺,所以一旦生出幼芽就要緊緊抓住,然後刻意培養它生長起來。必須心誠意敬,克己復禮,這樣才能做到既是君王又是聖賢。

由此可知取名養心,養的是內聖外王的心。

清代八位帝王親測:養心殿聯匾闡釋的為人之道

2。養心殿內聯匾註釋

在養心殿前殿正中紙匾,題有“中正仁和”。

在儒家的經典中,“中正”、“仁”、“和”的概念隨處可見,這裡的含義正是要執行中庸之道。就是說要嚴以律己,向內不斷自省,向外持續踐行。

清代八位帝王親測:養心殿聯匾闡釋的為人之道

在養心殿前殿中門上紙匾題有“日監在茲”。

意思是說,不要認為天高高在上,就可以不去敬畏它,正是俗話說的天有眼、天知道,不要以為做什麼事都沒人知道。

清代八位帝王親測:養心殿聯匾闡釋的為人之道

在養心殿西暖閣題有“敬天法祖”、“勤政親賢”、“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

意思是要求皇帝要敬奉上天、效法祖宗、勤於政事、親近賢臣、大公無私,承擔治理百姓的責任,而不是讓百姓侍奉自己。

清代八位帝王親測:養心殿聯匾闡釋的為人之道

養心殿的後殿題有“自強不息”、“又日新”、“毋不敬”、“修身先謹慎幽獨,讀書在培養本源”。

意思是君子應當不休止地努力,讓道德修養始終保持一天比一天進步,不敢懈怠,修身首先要在細小的地方謹慎地、一絲不苟地做起,透過讀書達到培養符合仁義道德的目的。

清代八位帝王親測:養心殿聯匾闡釋的為人之道

身居高位者,所承擔的責任越重,越是心向聖賢之道。由此可見,不論處於什麼時代,好的德行都是人的立足之本。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不僅要學習先賢的為人之道,更應該

知行合一,躬親實踐,做一個德才兼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