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知識積累之綜合篇01

語文基礎知識積累之綜合篇01

01

字音字形

001.阿

阿[ā]

加在稱呼上的詞頭 :~大。~爺。~爹。~羅漢。~婆。~弟。

阿[ē]

①迎合,偏袒 :~附。~其所好。~諛逢迎。

②凹曲處 :山~。

002.挨

挨[āi]

①依次,順次 :~門逐戶。

②靠近 :~近。肩~著肩。

挨[ái]

①遭受 :~打。~罵。

②拖延 :~時間。~延。

003.艾

艾[ài]

①草本植物,又叫艾蒿,葉有香味,可製成艾絨,供灸病用。

②止,絕 :方興未~。

③漂亮,美:少~(年輕漂亮的人)。

④姓。

艾[yì]

治理。自怨自艾:本義是悔恨自己的錯誤,自己改正。現在只指悔恨。

004.拗

拗[niù]

固執,不馴順 :執~。~不過他。

拗[ào]

不順,不順從 :~口。~口令。

拗[ǎo]

彎曲使斷,折 :竹竿~斷了。

005.熬

熬[áo]

①久煮 :~粥。~藥。

②忍受,耐苦支援 :煎~。~夜。~煉。

③古同“嗷”。

熬[āo]

烹調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裡煮 :~白菜。

006.扒

扒[bā]

①抓住,把著 :~車。~牆頭兒。

②刨開,挖 :~坑。~堤。

③剝,脫 :~皮。~掉偽裝。

④拔 :勿剪勿~。

⑤撥動 :~拉。~開草棵。

扒[pá]

①用耙摟,聚攏 :~草。

②搔,抓 :~癢。

③燉爛,煨爛 :~羊肉。

007.把

把[bǎ]

①拿,抓住 :~酒(拿著酒杯)。~玩(拿著賞玩)。

②控制,掌握 :~握。~舵。

③看守 :~守。~門兒。

④腳踏車、手推車等的手柄 :車~。

⑤可以用手拿的小捆 :秫秸~兒。

⑥專權,一手獨攬 :~持大權。

⑦從後托起小孩兩腿使之大小便的動作 :~尿。

⑧介詞,義為拿,處置,致使 :你能~他怎麼樣。

⑨量詞。一~鑰匙。

⑩結盟 :拜~子。~兄弟。

把[bà]

①物體上便於手拿的部分 :刀~兒。

②被人作為說笑資料的言行 :話~兒。

008.柏

柏[bǎi]

①常綠喬木,葉鱗片狀,結球果,有“扁柏”、“側柏”、“圓柏”、“羅漢柏”等多種。木質堅硬,紋理致密。可供建築及製造器物之用 :~露(柏樹上的露水,據說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②姓。

柏[bó]

~林,德國的首都。

柏[bò]

同“檗”。

009.曝

曝[bào]

〔~光〕使感光紙或攝影膠片感光。

曝[pù]

曬 :~曬(用強烈陽光照曬)。一~十寒(喻無恆心)。

010.薄

薄[báo]主要用於口語

①厚度小的 :~片。~餅。

②冷淡,不熱情 :~待。

③味道淡 :~酒。

④土地不肥沃 :~田。

薄[bó]主要用於書面語

①義同上①,用於合成詞或成語,如“厚薄”“淺薄”“尖嘴薄舌”等。

②輕微,少 :~禮。~產。~命。~寒。~酬。菲~。

③不莊重,不厚道 :~夫。~幸(負心)。~情。輕~。刻~。

④輕視 :鄙~。厚今~古。

⑤不充實,不堅強 :~弱。

⑥迫近 :~近。~暮(傍晚)。日~西山。

⑦古同“箔”,簾子。

⑧姓。

薄[bò]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和葉有清涼香味,可入藥。

011.剝

剝[bāo]主要用於口語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東西 :~皮。~花生。

主要用於口語

義同上,用於複合詞 :~奪。~削(xuē)。~落。~蝕。生吞活~。

剝[bō]主要用於書面語

主要用於書面語

①挖掘 :~坑。~土。~根問底(喻追究底細)。

②減,除去 :~去五天。

012.刨

①推刮木料等,使其平滑的一種工具 :~子。~床(推刮金屬材料使平滑的機器)。

②用刨子或刨床推刮。

刨[páo]

刨[bào]

①順利,沒有困難或阻礙 :~當。~利。~道。~民。

②簡單的,禮節上非正式的 :~宴。~衣。~函(形式比較簡便的信件)。簡~。~宜。隨~(適當地,看事實需要而自行處理事情)。

③便利的時候 :~中請來信。

④就 :說了~做。

⑤排洩屎尿或排洩出來的屎尿 :大~。~秘。

013.便

①~~,肚子肥大的樣子,如“大腹~~”。

②~嬖,封建統治者所親近寵愛的人。

③~佞,善於用花言巧語討好的人。

便[biàn]

便[pián]

①物體平而薄 :~豆。~擔。~圓。~鏟。

②古同“匾”,匾額。

014.扁

小 :~舟。

扁[biǎn]

扁[piān]

①停船靠岸 :~船。~位(航運上指港區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

①停留 :飄~。

③落(luò)~,生活窘困。

④安靜 :淡~(亦作“澹泊”)。

015.泊

湖 :湖~。水~。血~(一大灘血)。

泊[bó]

泊[pō]

急走,跑 :~跑。~馳。~突(橫衝直撞;賓士)。~流。~騰。~忙。~波(勞苦奔走)。~放(疾馳。喻氣勢雄偉,不受拘束)。私~(女子私自投奔所愛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016.奔

①直往,趨向 :投~。~東走。他都~六十了(將近六十歲)。

②為某種目的而盡力去做 :~命。

奔[bēn]

奔[bèn]

①開發建設 :開~。

②駁斥,排除 :~邪。~謠。~蠹。

③透徹 :精~。透~。鞭~入裡。

④法,刑 :大~(古代指死刑)。

017.闢

①君主 :復~。

②指君主招來,授予官職 :~召。~引。~書。~除(徵召推舉授官)。~舉。

③古同“避”,躲,設法躲開。

④古同“睥”,睥睨。

闢[pì]

闢[bì]

①遮擋 :~風。~障。~蔽。~藩(“屏風”和“藩籬”,喻衛國的重臣)。~翰(喻衛國的重臣)。

②字畫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一組 :畫~。四扇~。

018.屏

① 除去,排除 :~除。~棄。~斥。~退。

②抑止(呼吸) :~氣。~息。~聲。

屏[píng]

屏[bǐng]

①張緊,拉緊 :~緊。小褂緊~在身上。

②當中用藤皮、棕繩等物繃緊的竹木框 :床~。棕~。繡~。~子。

③一種縫紉方法,粗粗縫上或用針別上 :~被頭。

④束,包紮 :~帶。

⑤物體猛然彈起 :~簧。~弓子。

⑤勉強支援 :~場面。

⑥方言,騙財物 :坑~拐騙。

019.繃

板著,強忍著 :~勁。~著臉。

繃[bēng]

①裂開 :~瓷兒。

②方言,用在某些形容詞前面,有“很”的意思 :~硬。~亮。

繃[běng]

繃[bèng]

增添,補助 :大有~益。~補。

020.裨

①古代的次等禮服。

②副,偏,小 :~將。偏~。

裨[bì]

裨[pí]

02

熟語的概念:熟語是定型的片語或句子,相當於一個語言單位,熟語源遠流長,言簡意賅富有表現力。熟語主要包括

熟語辨析

基礎知識簡介

成語

慣用語

等。

諺語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介精闢的定型片語或短句。它是比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

歇後語

。成語主要來源於

成語

(夸父逐日、精衛填海)、

多數為四個字

(刻舟求劍、狐假虎威)、

神話傳說

(負荊請罪、破釜沉舟)、

寓言故事

(老驥伏櫪、青出於藍)、

歷史故事

(功德無量、火中取栗)。

文人作品

:常用口語色彩較濃的固定片語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多用其比喻義。慣用語

外來文化

,又有比較靈活的結構和強烈的修辭色彩。如“鑽空子”“吹牛皮”“扣帽子”“吃大鍋飯”等。

慣用語

:是廣大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廣泛流傳的固定語句,即用簡單通俗的話來反映出一個

通常由三個字組成

。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眾人拾柴火焰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等。諺語通常分為

諺語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深刻的道理

(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氣象諺語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農業諺語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衛生諺語

(蜂採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等。

社會諺語

: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

學習諺語

,前一部分起“

歇後語

,像謎面,後一部分起

前後兩部分組成

,像謎底。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只說出前半部分,“歇”去後半部分,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義,所以稱為歇後語。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

引子”作用

,即前一部分是一個比喻,後一部分是對前一部分的解釋,如水中撈月——一場空;一種是

“後襯”作用

,如外甥打燈籠——照舅(舊)。

喻義型

諧音型

001

: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飢號寒的災民,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饑民。

.哀鴻遍野 [ āi hóng biàn yě ]

:《詩經·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嗷嗷。”

①【解釋】

:我記得歷史上的羅馬何等殷闐繁盛,怎麼今日卻是~,春燕無歸,滿眼悽惶。(清·梁啟超《新羅馬》)

②【出自】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貶義,形容無家可歸景象。

③【示例】

④【語法】

: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002.哀而不傷 [ āi ér bù shāng ]

:《論語·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①【解釋】

:她喜歡打扮,願意有朋友,可是這都不過是一些小小的、~的、青春的遊戲。(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

②【出自】

:複雜式;作主語,分句;比喻做事適中,沒有過度的地方

③【示例】

④【語法】

:意思是指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003.愛屋及烏 [ ài wū jí wū]

:《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①【解釋】

:子存寵上了小老婆,未免“~”,把他也看得同上客一般。(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四回)

②【出自】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褒義,形容過分偏愛或愛得不當。

③【示例】

④【語法】

:黯然:心懷沮喪、面色難看的樣子;銷魂:靈魂離開肉體。心懷沮喪得好像丟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傷或愁苦。

004.黯然銷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南朝·梁·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①【解釋】

:“無言獨上西樓”,深閨的空寥,瀰漫在漠漠的冥色裡,離情別緒,~! ◎郭楓《且飲一杯寂寞》

②【出自】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人悲傷或愁苦

③【示例】

④【語法】

005.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裡。意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

【解釋】

03

古代詩文

翻譯: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戰袍。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與你共同對敵。

註釋:袍:長袍,即今之斗篷。王:此指秦君。一說指周天子。於:語助詞。興師:起兵。同仇:共同對敵。

無衣 佚名〔先秦〕

翻譯: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內衣。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矛與戟,與你一起出發。

註釋:澤:通“襗”,內衣,如今之汗衫。作:起。戟:古代一種合戈、矛為一體的長柄兵器。

原文: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gē)矛。與子同仇!

翻譯: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戰裙。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甲冑與兵器,殺敵與你共前進。

註釋:裳:下衣,此指戰裙。甲兵:鎧甲與兵器。行:往。

賞析:這是

原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jǐ)。與子偕作!

,表現了

原文:豈曰無衣?與子同裳(cháng)。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其獨具矯健而爽朗的風格正是秦人愛國主義精神的反映。全詩共三章,採用了

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歌

的形式,敘說著將士們在

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共禦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

當時的秦國位於

重章疊唱

。那裡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質直。班固在《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贊》中說秦地“民俗修習戰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故秦詩曰:‘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焉。”朱熹《詩集傳》也說:“秦人之俗,大抵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故其見於詩如此。”這首詩意氣風發,豪情滿懷,確實反映了

大敵當前、兵臨城下之際,他們以大局為重,與周王室保持一致,一聽“王於興師”,磨刀擦槍、舞戈揮戟,奔赴前線共同殺敵的英雄主義氣概

由於此詩旨在

今甘肅東部及陝西一帶

,也就是說

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所以對秦軍來說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據《左傳》記載,魯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

歌頌

,“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

以“美”為主

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於是一舉擊退了吳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師的時候,此詩猶如一首誓詞;對士兵們來說,則又似一首動員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這首詩中則以氣概勝。誦讀此詩,不禁為詩中火一般燃燒的激情所感染,那種慷慨激昂的英雄主義氣概令人心馳神往。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藝術效果,

吳國軍隊攻陷楚國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援

。一句“豈曰無衣”,似自責,似反問,洋溢著不可遏止的憤怒與憤慨,彷彿在人們復仇的心靈上點上一把火,於是無數戰士同聲響應:“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

秦哀公

:“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戰士們在磨刀擦槍、舞戈揮戟的熱烈場面。這樣的詩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稱激動人心的活劇。

詩共三章,採用了重疊復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數、字數相等,但結構的相同並不意味簡單的、機械的重複,而是不斷遞進,有所發展的。如首章結句

第一是每章開頭都採用了問答式的句法

。二章結句“

第二是語言富有強烈的動作性

。三章結句

“與子同仇”,是情緒方面的,說的是他們有共同的敵人

。這種重疊復沓的形式固然受到樂曲的限制,但與舞蹈的節奏起落與迴環往復也是緊密結合的,而構成詩中主旋律的則是一股戰鬥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樂曲的節奏與舞蹈動作,正所謂“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禮記·樂記》)

與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這才是行動的開始

“與子偕行”,行訓往,表明詩中的戰士們將奔赴前線共同殺敵了

04

《詩經》,是

文化常識

《詩經》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

中國古代詩歌開端

,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

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

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

。《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佚名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

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三個部分。

《風》

;《

《雅》《頌》

,又分《小雅》和《大雅》;

《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

,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

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

《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

至漢武帝時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

《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

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勞動與愛情

戰爭與徭役

壓迫與反抗

,甚至

風俗與婚姻

祭祖與宴會

天象

地貌

等方方面面,是

動物

植物

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05

微型寫作

將《無衣》的主題與體育訓練相結合,寫一段300字左右的感悟。提示:可從團結協作的角度切入。

— END —

作者 l 董老師

董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