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嘉佑四真 一人稱洛陽才子一人清正廉明 一人主張知行合一

嘉佑四真,出自南宋洪邁《容齋五筆》,指北宋仁宗嘉佑年間,富弼、歐陽修、包拯、胡瑗四人分別在朝廷任職,得到士大夫的稱讚。北宋仁宗嘉佑年間,富弼為相,歐陽修任翰林學士,包拯任御史中丞,胡瑗在太學為侍講,集天下之望。當時士大夫相傳道:“富公真宰相,歐陽永叔真翰林學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便有四真之名。

嘉佑四真:

1、真宰相:富弼

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8月8日),字彥國。洛陽人。北宋名相、文學家。

天聖八年(1030年),富弼舉茂才異等,歷授將作監丞、直集賢院、知諫院等職。慶曆二年(1042年),奉命出使遼國時,以增加歲幣為條件,據理力爭,拒絕割地要求。任樞密副使時,與范仲淹等共同推行慶曆新政。新政失敗後,出知鄆州、青州等地。任內救助數十萬災民。至和二年(1055年)拜相。宋英宗即位,召為樞密使,因足疾解職,進封鄭國公。曾勸宋神宗“願二十年口不言兵”。

富弼多次出使遼國,對西夏情形也十分關注。他利用自己對宋、遼、西夏三國關係的透徹瞭解,助宋朝撬開遼夏同盟,使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漸穩定下來。

熙寧二年(1069年),再度為相,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判亳州,拒不執行青苗法。後以司空、韓國公致仕,退居洛陽,仍繼續請求廢止新法。

元豐六年(1083年),富弼去世,年八十。累贈太師,諡號“文忠”。元祐元年(1086年),配享神宗廟庭,宋哲宗親篆其碑首為“顯忠尚德”。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從祀歷代帝王廟。今存《富鄭公集》一卷。

北宋嘉佑四真 一人稱洛陽才子一人清正廉明 一人主張知行合一

富弼

富弼軼事:洛陽才子

富弼成名後,被譽為“洛陽才子”。當時范仲淹已經頗有名氣,認識富弼後,對富弼大為讚賞,說他有“王佐之才”,把他的文章推薦給當時的宰相晏殊。晏殊是奇才,不到20歲就考中進士,寫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名句。他一眼看出富弼有發展前途,就問范仲淹:“這位洛陽才子可曾婚配?”范仲淹回答:“尚未婚配。”晏殊滿意地點了點頭。

當時晏殊尚有一女待字閨中,正託知貢舉陳祥幫忙選婿。陳祥對晏殊說:我觀富弼之文章氣度,有宰相之才。范仲淹見晏殊喜歡富弼,就和陳祥從中撮合,富弼終成為晏殊的東床快婿。

北宋嘉佑四真 一人稱洛陽才子一人清正廉明 一人主張知行合一

洛陽

2、真翰林學士: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北宋嘉佑四真 一人稱洛陽才子一人清正廉明 一人主張知行合一

歐陽修

歐陽修軼事:三上作文

歐陽修曾對謝絳說:“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好好構思啊。”

北宋嘉佑四真 一人稱洛陽才子一人清正廉明 一人主張知行合一

駿馬

3、真中丞: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北宋嘉佑四真 一人稱洛陽才子一人清正廉明 一人主張知行合一

包拯

包拯軼事:清正廉明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麵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清正廉明包拯被提拔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廣東肇慶)時。當時端州特產端硯是宋朝士大夫最珍愛時髦的雅器,當地每年向朝廷進貢。凡在這裡做“一把手”的官員,都在“貢硯”規定的數量外加徵幾十倍的數額以賄賂朝廷權貴,所謂“打點”中央的關係,此舉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個性官員包拯一上任就高調破除這則執行多年的潛規則,下令只能按規定數量生產端硯,州縣官員一律不準私自加碼,違者重罰。並且表態,自己作為“一把手”,決不要一塊端硯。此舉在當地掀起軒然大波。三年後,包拯任期滿,被調至中央任職,果然“歲滿不持一硯歸”。《包公擲硯》的故事以這個藍本創作的。

北宋嘉佑四真 一人稱洛陽才子一人清正廉明 一人主張知行合一

包公擲硯石刻

4、真先生:胡瑗

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北宋時期學者,理學先驅、思想家和教育家。因世居陝西路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慶曆二年至嘉祐元年曆任太子中舍、光祿寺丞、天章閣侍講等。

胡瑗自幼聰穎好學,7歲善屬文,13歲通五經,被左右鄉鄰視為奇才。胡訥說:“此子乃偉器,非常兒也!”胡瑗讀書勤奮,好學上進,且志向遠大,常以聖賢自任,但因家境衰微,早年並未受過良好教育。直至20多年後才得以與孫復、石介等人到山東泰山棲真觀求學深造。此間心志遠大,10年不歸,潛心研習聖賢經典。他為了不讓心志受到干擾,每當拆開家書,見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澗不再展讀。在此期間,他“食不甘味,宿不安席”,刻苦鑽研學問,為以後從事教育打下堅實基礎。30歲開外的胡瑗從山東回到家鄉,然而卻7次應考不中。40歲時放棄科舉意念,返回泰州城,在華佗廟旁經武祠(即後來江蘇省泰州中學所在地)辦起了一所書院(私塾),並以祖籍安定立名,稱安定書院。

北宋嘉佑四真 一人稱洛陽才子一人清正廉明 一人主張知行合一

胡瑗像

胡瑗主要思想:

1、倡導天人合一

胡瑗不僅是著名的古代教育家,而且是傑出的思想家。他獨特的教育理論和豐富的社會實踐皆源於其學術思想的深厚造詣。他的學術思想內涵豐富,主要根源於《周易》一書。易學為講天人之道、講萬物變易法則的學問。胡瑗的《周易口義》是他的學生倪天隱根據先生口述整理而顧。其特點是大膽疑經,自立新解。據統計,胡瑗僅在《周易口義》一書中,疑經的地方就有10多處;在《洪範口義》中,也糾正了許多不合理的註解。據《宋元學案》記載,胡瑗“日升堂講《易》,音韻高朗,旨意明白,眾皆大服”。

2、主張知行合一

胡瑗還提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他在講授“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時,因其中所記載的禮儀器物久已失傳,無形象教學之具供學生觀摩,就自制掛圖,懸於講堂之上,讓學生直觀,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另外,還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遠近地區去遊歷考察,觀名山大川,開闊學生視野,做到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統一。

北宋嘉佑四真 一人稱洛陽才子一人清正廉明 一人主張知行合一

《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