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愛蟋蟀,糧長為獻媚用馬換蟋蟀,竟引妻妾自盡,為何!

本文由

【紅姐說歷史】

獨家原創釋出,如需轉載,請註明:轉自百家號!

明宣宗愛蟋蟀,糧長為獻媚用馬換蟋蟀,竟引妻妾自盡,為何?

在明史之中,明宣宗堪稱為好皇帝,不過,皇帝總是皇帝,手握無限大權,皇帝打一個噴嚏,天下都為之騷動。因此,明宣宗閒來無事時,喜歡鬥鬥蟋蟀,卻也攪得百姓不寧,並且得到一個“蟋蟀皇帝”的不雅綽號。

蟋蟀好鬥,而且必鬥得你死我活方肯罷休,因此,有許多人歡喜看鬥蟋蟀,覺得過癮而刺激。南宋的奸相賈似道便以鬥蟋蟀而聞名,並且以此下賭注,玩得不亦樂乎。 困守襄陽達三年之久的呂文煥,苦候救兵未到,聽說宰相大人忙於鬥蟋蟀的“軍國大事”,無暇顧及宋朝邊境的軍國大事,氣得投降蒙古,天下人都為呂文煥抱不平。

明宣宗愛蟋蟀,糧長為獻媚用馬換蟋蟀,竟引妻妾自盡,為何!

話說,鬥鬥蟋蟀,原是平日小孩子都歡喜的遊戲,倒也無傷大雅。但是,皇帝玩起來,卻是非同小可。宣德九年,明宣宗下令蘇州知府況鍾,聖旨上說,過去內監安兒和吉祥採取不少促織(即蟋蟀),今年所進蟋蟀數量減少,又有許多是細弱瘦小不堪一戰的,希望況鍾至少要獻上一千隻蟋蟀。皇帝竟然親自下詔要求蟋蟀,這也是少見的事。

明宣宗愛蟋蟀,糧長為獻媚用馬換蟋蟀,竟引妻妾自盡,為何!

至於蟋蟀為什麼叫促織呢?這是因為蟋蟀“瞿瞿瞿瞿”,鳴聲有如急劇的織布聲,所以又名促織,又名經緯,還有叫吟蛩的,同時由於蟋蟀出現於秋風初起,正是催織秋衣的時間,才有“促織鳴,懶婦驚”的諺語。由於宣宗喜好鬥蟋蟀,在《皇明紀略》一書中,記載著這麼一段故事。

明宣宗愛蟋蟀,糧長為獻媚用馬換蟋蟀,竟引妻妾自盡,為何!

宣宗歡喜鬥蟋蟀,派人赴江南搜尋,價格飛漲,只善斗的蟋蟀,索價高達十數金。當時楓橋有一糧長,為了找尋蟋蟀費盡了千辛萬苦,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找到一隻武功高強的蟋蟀,偏偏對方不賣,並且開出條件:“除非與你所騎的駿馬交換。糧長心想,名馬雖然不可多得,但是如今是蟋蟀當道,如果呈獻上去,也許平步青雲,日後在官場有說不完的好處。

明宣宗愛蟋蟀,糧長為獻媚用馬換蟋蟀,竟引妻妾自盡,為何!

因此,糧長一拍胸脯,豪氣萬千地說:“行,咱們換了。”說著,糧長翻身下馬,把馬鞭交出,然後,歡天喜地把蟋蟀當寶貝一般給捧回家。 糧長有一妻一妾,平日吵吵鬧鬧,不甚和睦。今日,久等糧長未歸,二人不約而同,站在門口盼郎返家。等了又等,盼了又盼,才遠遠見到糧長,手裡捧了一個小竹簍,臉上掛著傻笑,搖搖晃晃地走回來。一妻一妾立刻迎了上去,一前一後地撒嬌道:“怎麼如此晚才回來?” “菜飯都涼了。”同時驚異地問道:“老爺, 您的馬呢,怎麼弄丟了?”糧長口裡哼著小調,手裡揚著小竹簍,興奮莫名地說:“換了這個了。“

明宣宗愛蟋蟀,糧長為獻媚用馬換蟋蟀,竟引妻妾自盡,為何!

“這是什麼寶貝?”“蟋蟀啊。”“什麼,老爺把名馬換成了蟋蟀!”妻妾二人一塊驚叫,彼此對望了一眼,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糧長的名馬,可是真正天山名駒,平日愛之若寶,甚且不讓家中馬伕照顧,糧長總是自己親自餵它吃草,拿著刷子為它理毛,名馬通靈,對糧長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今天怎麼哪一根筋不對?竟然用蟋蟀給換了。糧長卻笑容滿面:“今晚,我要好好慶祝,你們快去廚房弄幾個下酒的小菜來。“

妻妾二人二向互相看不順眼,這會兒卻忍不住互相商量:“蟋蟀有什麼用?”“我也不知道。”“又不能下鍋去炒。”“老爺怎麼了?”兩人研究了半天,就差沒有脫口而出:“老爺該不是瘋了吧?”晚飯的時候,糧長主動解了謎,告訴她們,當今皇帝歡喜鬥蟋蟀,某人某人都因此官運亨通,“所以嘛,”糧長眯起了眼,“我的未來就在它身上。”

明宣宗愛蟋蟀,糧長為獻媚用馬換蟋蟀,竟引妻妾自盡,為何!

如此說來,妻妾二人恍然大悟,對蟋蟀可不敢小覷,卻又耐不住好奇。妾對妻說:“咱們何不偷偷看一看,瞧瞧主掌咱們命運的小東西,到底有何不同。” 妻說:“好啊,我正有此意,偷看一眼,反正老爺也不會知道。”於是,一妻一妾躡手躡腳,潛人老爺的書房,屏住氣息,捧出小竹簍,悄悄開啟一條小縫,正準備探頭一看究竟,說是遲那時快,矯健的蟋蟀一躍而出,一蹦一躍,跳出窗外,剎那之間,完全失去了蹤影。妻妾二人呆在書房,以為自己在做夢,兩個人一握手,透心冰涼。她二人盤算,老爺一向暴躁,如今闖了這麼大的禍,絕饒不了她們,因此一妻一妾當晚上吊。第二天,老爺醒了,看到空空如也的竹簍,一對僵硬的屍體,痛不欲生,也跟著上吊了。

明人黃景昕在《國史唯疑》一書中,也記載了同樣一件“一隻蟋蟀抵三條人命”的悲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