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英語起源於中國,哪來的“迷之自信”?

yellow來源於“葉落”?

shop來源於“商鋪”?

在全球文化深度互動對話的今天,仍有人把中國作為其他文明的起源,把世界文明成就附會於中國的創造。這折射著一種盲目的自大。我們堅定文化自信,需要的是清醒的文化自信,而不是自說自話的“迷之自信”。

yellow來源於“葉落”,shop來源於“商鋪”……

這不是網路段子,也不是英語單詞的特殊記憶法。在最近成立的所謂“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進會”上,

有人把這些材料作為“英語起源於漢語”這一結論的佐證。

近年來,類似的驚人之語並不少見,比如:世界文明的源頭在湘西,伊甸園在四川,顓頊就是耶穌,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甚至整個西方文明都是虛構的“偽史”……有的在網上傳播,有的則進入課堂,讓人驚掉下巴。

這些“毀三觀”的理論,有的出自“民科”“民哲”,有的則出自接受過正規學術訓練的專家學者。細究此類言辭,雖有嚴肅的探討,但多數還是無中生有的附會之談。

言之成理的前提是言之有據。走出矇昧時代,藉助科技的力量和新鮮的史料,很多曾經的常識遭到顛覆。歷史考證發現古國交往的蛛絲馬跡,考古資料不斷拓展著人類文明的上限,基因比對分析出人類祖先的活動軌跡……

學術的每一點進展必須依託於過硬的證據。

古今中外,“治學嚴謹”始終是對學者能力和操守的基本評判標準;

而考據訓詁的傳統方法與現代學術的科學精神本質上也是一致的。

現代學術研究為創新營造了廣闊的空間,但也對研究方法和理論工具的科學性提出了更高標準。

揆諸這些理論,或是在旅遊式的“田野調查”中偶有所得,或是透過個例生拉硬拽、臆造聯絡,或者透過千字短文得出宏大結論,結論往往站不住腳。

人曾把這樣的研究比喻為,力圖透過雜糅各種知識來催生化學反應,但費盡心機仍然只是一杯互不相連的混合物。

「薦讀」英語起源於中國,哪來的“迷之自信”?

有學者曾說,學術研究“說有易,說無難”,正是因為“有”可以天馬行空,“無”卻容易被例證實實在在地“打臉”。而反過來看,

越是大膽的“假設”,也就越需要嚴謹且嚴肅、充分且科學的“求證”,否則就只是沙上建塔,只要一個反例就能推到。

這不僅會貽笑大方,更會給人類的知識中摻入沙子。

人類文明的共性因素,是跨文化研究的基礎。同時,文化是流動的,沒有涇渭分明的界限。在跨文化傳播中,不同文化要素在全球範圍內遷移、擴散與互動,彼此吸引、角逐與重塑,形成了萬紫千紅的文化圖景。可以說,任何文化都是融合的結果,歷史上的華夏文明也的確與外來文化產生過千絲萬縷的聯絡。

但文化同樣具有空間性,不同社群與自然地理條件的長期互動,形成了形態各異的“人文地圖”。

每一種文明都紮根於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這些個性因素決定了文化的多樣性。

這就需要研究者在跨文化研究中多一分謹慎的求證,少一些想當然的定論。

很難想象,

在林則徐、魏源等人“開眼看世界”近兩個世紀後,在全球文化深度互動對話的今天,仍有人把中國作為其他文明的起源,把世界文明成就附會於中國的創造。

這折射著一種盲目的自大。

學者費孝通說過,“只有在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並接觸到多種文化的基礎上,才有條件在這個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裡,確立自己的位置。”文化研究學派學者霍爾也曾提出,透過反思自身的文化價值,實現由民族中心主義向文化價值平等的方向轉變。

「薦讀」英語起源於中國,哪來的“迷之自信”?

一個在文化上成熟而自信的民族,必然是在文化溝通中追求相容幷包、交流互鑑的民族。中國文化一向以包容開放、和而不同著稱。近來熱播的網路劇《長安十二時辰》,就反映了唐朝中原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在交融中走向巔峰的側影。片面強調民族文化的優越性,有悖於中華文明的傳統,甚至有可能成為文化“高階黑”。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

我們堅定文化自信,需要的是清醒的文化自信,而不是自說自話的“迷之自信”。

對我們而言,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足以令後人自豪,何必臆造那些本不屬於自己的桂冠?對他人而言,尊重其他文明,欣賞所有文明之美,才能準確標註中華文明在世界格局、歷史潮流中的方位,讓文化的繁榮發展助力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期編輯:胡程遠、趙雅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