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你們消失的幾天都去哪裡了?

我跟原原去了藍毗尼,

這裡是佛祖的出生地,

有三十多個國家的寺廟。

我們在中華寺住了兩天,

韓國寺住了七天,

中華寺是可以免費入住兩天,

並且提供三餐齋飯(中國風味)。

韓國寺是需要一天繳納500盧比(30元人民幣),

同樣提供一日三餐(尼泊爾風味)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住在寺廟裡需要有什麼注意的呢?

中華寺裡面戒律很嚴格,

需要早上5:30起床,參加早課。

吃飯不能說話,

吃完後要把碗筷自己洗乾淨,

晚上7:30之前必須回到寺廟,

晚上不能在寺廟走動,

需要早早到客房休息。

韓國早課不強制參加,

但是不能打牌,飲酒,等娛樂活動,

並且飯後要在寺裡保持安靜,

以免打擾韓國僧人冥想。

一定不能上韓國寺二樓

裡面有畫唐卡的師傅

不能打擾他們的修行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中華寺早課是幹嘛的?中華寺的齋飯好吃麼?

早課是和尚們

敲鼓,敲木魚,誦經,磕頭,繞大殿轉經,

等一系列流程。

誦經的經文我是看不懂的,

前面寫的是各種菩薩的名字。

齋飯前也要誦經,

齋飯非常好吃,

很中國味道,

因為廚房裡各種調料都是中國品牌。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你們一天的時間是如何安排的?

早上做完早課後趁天氣涼快就去畫畫,

畫各個寺廟

下午太熱了,無法出門,

在家休息,看書

晚飯後去看麥田與落日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在這段日子裡有什麼印象特別深的事情麼?

有的,一切都要從一張畫來說起。

我畫了中華寺的一個師傅

厚著臉皮讓人家隨便往我的畫上寫點東西

沒想到他思忖良久

寫了一首詩。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詩歌原文如下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時

此身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如何才能度此身?

經常聽說菩薩度化眾人,

那我應該如何度化自己呢?

從拉薩到尼泊爾接觸了很多神像,寺廟,

也看到一些經書,各種唐卡畫像,

總感覺佛教像眾多,非常神秘,

經書也晦澀難懂,

直到這張畫的題詞,

引起了我對佛教的極大好奇,

因此花了幾天時間閱讀了

佛教入門書籍《佛陀傳》

對佛教有了一個粗淺理解

以下是我的自問自答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佛”這個字真正的含義

佛指的不是某個神仙,

而是音譯過來的一個動詞

“佛”在摩揭陀國語言裡的意思是“醒”

釋迦摩尼在悟道後被稱為佛陀,

意思就是覺醒的人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釋迦摩尼到底有沒有法力?

這本書講述了釋迦摩尼的出生,成長,

看到世間痛苦,決心修行悟道,

幫大家擺脫痛苦,

於是離開優渥的生活環境,

去遍訪名師,師傅的知識滿足不了他後,

自己開始思索,直到覺醒,

成為佛陀,從此開始弘法,

讓更多人減輕痛苦,

直至去世的故事。

釋迦摩尼並沒有像電影裡面有各種法力,

而是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普通人。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為什麼吃飯不要說話?

中華寺裡面的僧人吃飯都不說話,靜悄悄的,

他們在認真品味米飯的香味

對於他們來說吃飯也在修行,

修行一種特別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專注

我在藍毗尼接受過15分鐘的冥想課程,

就是專注於自己的呼吸。

類似佛教裡的坐禪

也是用於提升專注的力量

專注會提升一個人的覺察力

如果你專注的與一個人交談,相處,

你會覺察他/她的思想。

覺察力的提升會伴隨瞭解力的提升

你會逐漸瞭解這個人。

如果瞭解他/她後,

他/她做出的行為/選擇你就能理解

舉個例子,情侶吵架了,

如果專注的去理解彼此

就會解決問題,

這不就是愛了麼?

如果不理解,

只會想把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這其實是一種私慾。

而愛的基礎就是了解。

因此想要愛,從專注的吃飯開始。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為何說佛教能讓人脫離苦海,擺脫生死?

佛教有兩個非常基本的觀念

第一個是無常:

意思是沒有什麼是恆久不變的。

花朵固然美麗,

但是並沒有不會凋零的花朵,

因此要接受這個現實。

舉個簡單例子

有很多老年人會因為衰老而恐懼,

從而相信各種騙子的養生大法

如果你能接納無常這個理念,

你就會從容面對衰老。

不那麼恐懼,理智去對待自己的身體

另一個是無我:

沒有什麼是不需要依賴別的元素獨立存在的。

跟佛教常說的”空“是一個意思

佛教裡的“空”並不是滿的反義詞,

也不是什麼都沒有

而是說空無自性。

沒有可以不依賴別的元素獨立存在的東西

萬物相互關聯,相互作用

好比一個植物的形成

是需要陽光,土壤,水,空氣,

等其他各種元素相互作用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

埋下一顆種子,長成了一棵樹。

我們世俗的理解是這個樹出生了!

這個種子死亡了!

放在佛教理解是:

出生意味著從“不存在”的狀態到“存在”的狀態,

樹其實是不可能沒有種子就憑空出來的,

種子裡面已經蘊藏著樹出來的“法”了

因此樹並不是從”不存在“到”存在“

因此沒有生。

種子死了麼?

種子其實變成了樹,

種子這個”法“轉化成了別的另一個”法“

因此也沒有死

佛教裡沒有了生死的概念

因此說可以擺脫生死。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為何當和尚要那麼多戒律?豈不是特別的不自由?

好友的房間裡貼著這麼一句話

“自律讓人自由”

一直不理解

直到有一天

原原說特別想喝咖啡,

不喝咖啡不行了,控制不了自己

沒法自控,難道不就是失去自由了麼?

生活中有太多的慾望可以把人綁架,

失去自由

比如煙癮,酒癮

並不是說什麼時候想喝就喝,

想抽就抽就是自由

而是你已經被這種慾望綁架

忍不住不喝,忍不住不抽

你已經不自由了

煙癮,酒癮帶來的後果

無需多說都是很不好的

因此出家人要有各種戒律

遵守戒律

是一種讓人免被慾望吞噬的最簡單的方法。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菩薩是誰?求神拜佛管用麼?

菩薩:即梵語菩提薩埵簡稱,

譯成漢語的意思為註定走向覺悟的有情眾生。

聽過兩個故事

故事一 好友的妹妹高考前去五臺山求了菩薩,

考上了好大學,好友沒有去求,

沒有妹妹考的好

故事二 五臺山天氣變化多端,

有信眾上山途中遇到大雪,被困山上而亡

故事一真的是菩薩保佑麼?

故事二為啥菩薩不保佑呢?

佛教裡的一個重要思想是

人人都具有佛性,

這個意思是人人都可以覺醒,

只不過被貪嗔痴所矇蔽,

只需要向內尋求就好,佛就在內心。

佛教可以讓人改變看待世界的態度,

用佛教語言來說就是

看到實相,消除無明

專注於生活,察覺,瞭解,去愛,

不去沉溺於各種慾望。

不被慾望控制

寧靜,祥和的生活狀態

因此佛教是一種思想,而不是法力,

去磕頭可以去表達對這種思想的崇敬,

並不能求佛祖施展法力,讓自己升學,發財等等

釋迦摩尼沒有這個功能。

他是沒有法力的人,他只是覺悟的人,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以上是我對佛教粗淺的理解

希望大家多多留言

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這段日子裡

我起型,原原上色

畫了各國寺廟

一起完成了一個長卷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

我還收了一個“徒弟”Rika

我教他們畫T恤

她在寺廟教小喇嘛中文

下期就是她的故事

敬請期待

在藍毗尼寺廟隱居的日子(佛祖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