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隊時期,社員們的自留地和菜園,家家都特別認真地管理著

自從人民公社成立的那天開始,村裡人,家家都有了“自留地”。

自留地,從字面上看,就是自己留下的地。

家家的土地和生產資料,本來全部要入到人民公社裡去的,於是就有了“集體經濟”,這就是集體所有制。但是,國家又允許家家有點地,可以不入社,沒有入社的那點地,依舊屬於個人管理,叫“自留地”。

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是不一樣的,是兩碼事。集體所有還是大夥兒湊在一起的。(所以有了大產權小產權)

當年,我們村除了自留地,家家還有菜園地,這都是和生產隊毫無關聯的土地,自己種,自己收,生產隊無權干涉。

我們家是一個六口之家,自留地大約有一畝,菜園地大約有二分。

生產隊時期,家家都下大力氣種自留地。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家家戶戶都把自家的肥料,積攢起來,運到自家的自留地裡。

生產隊時期,社員們的自留地和菜園,家家都特別認真地管理著

那個時候,家家都有家禽家畜,養雞鴨鵝,會積攢禽類糞便,養羊養豬,積攢畜類糞便。家家門口旁,還有一個糞坑,這個糞坑主要是全家的生活垃圾,這也是肥料的來源。

自家下的雞蛋鴨蛋鵝蛋,可以賣到供銷社在村子裡設立的代銷點,以換取生活必須品。自家養的豬羊,達到標準的重量後,可以去公社收購站交,交上以後,不光按分量給錢,還給布票和糧食。

家家把積攢的各類肥料,全都運到自家的自留地和菜園。嚯!家家自留地的莊稼長得太好了!比生產隊的莊稼好很多很多!

生產隊時期,社員們的自留地和菜園,家家都特別認真地管理著

自留地的農活,都是各家利用空閒時間乾的,生產隊裡絕對不允許請假去幹自家自留地的活。

每年我們家的自留地,儘量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比如,春天在自留地耩了玉米,待到玉米出土了,再在玉米縫隙裡種上豇豆角,豇豆角是攀緣植物,玉米秸長的直挺挺的,可以長一人多高,豇豆角攀緣在玉米上。豇豆角不用多種,在地裡種上兩行,就足夠全家夏天秋天吃豇豆角了。玉米縫隙除了種豇豆角,還種綠豆,綠豆能長膝蓋高,綠豆不太喜光,在高高的玉米腳下,也能很好地生長,這樣,一畝地,既收穫了玉米,又收穫了豇豆角和綠豆。

我的父親是種田能手,我們家收穫的綠豆,經常送給親戚。綠豆是家家不可或缺的東西,到了夏天,家家要熬綠豆湯喝。

我們家的菜園,在村子的西邊,這一片地是我們村一、二、三、四隊的社員菜地,五、六、七、八隊的菜地,在村子南邊。

每天社員們在隊裡下工後,都去自家的菜園地裡,熱熱鬧鬧的,人很多,有幹活的,有檢視的,有幫忙的……

菜園澆水,必須要有三個人,所以,凡是澆水的戶,一般要有別人幫忙。

生產隊時期,社員們的自留地和菜園,家家都特別認真地管理著

為什麼必須要有三個人呢?

打水需兩個人,一個水斗子,栓著四根長長的繩,每人執兩根繩,用水斗子把水從溝裡,弄到地上來。打水是個技術活,透過練習才能會。

弄上來的水,順著溝,流進菜畦。這裡也需要一個人,拿著鐵鍬,菜畦的水滿了,把畦口堵上,再開下一個畦口。

所以,澆菜畦必須要有三個人才能完成。

我們家一共有十個菜畦,種的菜足夠全家吃,有茄子土豆辣椒白菜大蔥等,為了充分利用土地,我父親在菜畦埂上,種了白蘿蔔!白蘿蔔長的很旺,收穫時,大白蘿蔔足足有2尺長。

父親在這十個菜畦中,留出兩個種“旱菸”,這兩個畦收穫的旱菸葉,夠父親一年吸菸用了。

那個年代,自留地和菜園,家家都精心管理著,因為,在艱難的生活中,自留地和菜園起的作用很大。

(東籬採菊fhx寫於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