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一) 對於相對非「體育活動」的競技運動專案我們統稱為「格鬥技」。

(二) 先就「武術」、「武道」(Martial Art)相關的「體育活動」較為普遍的專案(若干已經是亞奧運會運動專案)來列舉:

1。 跆拳道(Tae kwon do):韓國的固有技擊,1988年「漢城」奧運後為奧運正式專案。不重視手部的「得分」、不得使用「摔技」和「膝、肘」;同時,不能以手部進行「面部」攻擊。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比賽時除了「護襠」外,帶「頭盔」、「護胸」、「護腳脛骨」和「護腳背」。

屬「立技」,一方倒地後即對抗停止進行。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2。 空手道(Karate):源自於沖繩的「唐手」,講求「寸止」,即「點到為止」。為亞運會正式專案,不可進行真正的「接觸打擊」,亦不得使用「膝、肘」攻擊。

比賽時除了「護襠」外,帶「露指拳套」。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屬「立技」,一方倒地後即對抗停止進行。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3。 格鬥空手道(Fighting Karate):由大山倍達創立的「極真會」所帶動,「K-1」的創辦單位「正道會館」也是「格鬥空手道」出生的。不能以手部進行「面部」攻擊、不鼓勵「摔技」、可用「膝」、不可用「肘」;除了「護襠」外,不帶任何護具、包含拳套。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屬「立技」,一方倒地後即對抗停止進行。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4。 拳擊(Boxing):又稱為「西洋拳」。源自古希臘「角鬥」運動,只可以用「拳」,一經纏抱裁判有權將雙方分開。不得使用「摔技」、「腿法」和「膝、肘」;也禁止攻擊背面和腰帶以下。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職業比賽時除了「護襠」外,帶「全包覆型」「拳套」;業餘比賽時除了「護襠」外,帶「全包覆型」「拳套」及「頭盔」。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屬「立技」,一方倒地後即對抗停止進行。

5。 柔道(Jodo):由嘉納治五郎改良成不可打擊、禁止在投摔時反關節(擒拿)、重視「一本」投摔的體育活動,亦為奧運的正式比賽專案。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不可使用「打擊技」(拳打腳踢、膝、肘)。

有「道袍」可利用。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6。 角力(Wrestling):海外華人地區稱為「角力」,源自古希臘「角鬥」運動,以抱摔、壓制為主,並無太多關節固定的技巧,重視比賽規則。分自由式和希羅式兩類,為奧運的正式比賽專案。

不可使用「打擊技」(拳打腳踢、膝、肘)。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7。 武術套路(Wushu):為亞運會正式專案。已發展成類似體操的「評分制」,動作講求「高、難、美、新、快」,與「格鬥」、「搏擊」已脫離關係。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三) 「立技」(Striking)、「寢技」與「關節技」(Grappling)

1。 「寢技」又可稱為「地板技」。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2。 「打擊技」指的是拳打、腳踢、膝撞、肘擊。

3。 「關節技」又稱為「反關節」;古中國稱為「擒拿」。

4。 「立技」、「寢技」與「關節技」的分別在於一方或雙方「倒地」時是否分開及暫時停止對抗且雙方重新站立後才繼續開始對抗。

5。 「倒地」的定義為「第三點」著地。Ex:一方膝蓋著地、一方手觸地、一方被摔倒、一方滑倒、雙方倒地。。。等。

(四) 站立的「格鬥技」(立技)簡述:

1。 泰拳(Muay Thai or Thai Boxing):泰國固有技擊,號稱「八臂拳術」(兩拳、兩肘、兩膝、兩腿)。近年來融入大量「拳擊」技術。不同聯盟、協會、系統規則皆有差異,主要是圍繞著對於「肘」的使用,不鼓勵「摔」。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職業比賽時除了「護襠」外,帶「全包覆型」「拳套」;業餘比賽時除了「護襠」外,帶「全包覆型」「拳套」及「頭盔」。

屬「立技」,一方倒地後即對抗停止進行。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2。 散打(Xanda):又稱「散手」、舊時海外華人稱「國術擂臺賽」,為中華武術對抗技擊的競賽形式。講求「遠踢、近打、貼身摔」不可使用「膝、肘」攻擊,雙方一經纏抱,三秒鐘必須分開。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職業比賽時除了「護襠」外,帶「全包覆型」「拳套」;業餘比賽時除了「護襠」外,帶「全包覆型」「拳套」及「頭盔」、「護胸」、「護腳脛骨」和「護腳背」。

屬「立技」,一方倒地後即對抗停止進行。

3。 搏擊(Kickboxing):又稱為「自由搏擊」,規則上基本與「泰拳」相同,只是不同聯盟、協會、系統規則皆有差異,主要是圍繞著對於「肘」和「膝」的使用,不鼓勵「摔」。雙方一經纏抱,多久的時間必須分開也依照各個不同賽制而定。

職業比賽時除了「護襠」外,帶「全包覆型」「拳套」;業餘比賽名目繁多、不及備載。

屬「立技」,一方倒地後即對抗停止進行。

4。 K-1:在1994年日本「正道會館」將功夫(Kung-Fu)、空手道(Karate)、搏擊(Kickboxing)的第一個字母「K」加上「No。1」取名為「K-1」。號稱是世界上「立技」最強的比賽,規則是可以拳打腳踢、不能肘擊、可以膝撞、不鼓勵「摔」。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比賽時除了「護襠」外,帶「全包覆型」「拳套」。

裁判有權將雙方選手分開。

屬「立技」,一方倒地後即對抗停止進行。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5。 散打搏擊:由於近年來「散打」和「泰拳」交流非常頻繁,但由於雙方技術特點和規則導向不同,所以慢慢協調出可以拳打腳踢、不能肘擊、可以膝撞、也可以「摔」的規則。「原則上」,雙方一經纏抱,三秒鐘必須分開,裁判有權視實際情況而定。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比賽時除了「護襠」外,帶「全包覆型」「拳套」。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屬「立技」,一方倒地後即對抗停止進行。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

「立技」概說暨名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