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副對聯得了狀元,慈禧的一個荒唐決定,竟然選出了“真人才”

狀元是科舉的頭名,是人中之龍,是人人敬仰的人物。

古時候的科舉,肯定是考的最好的人高中狀元,這本是公認的事實,但是,有人卻破了例:慈溪太后就親自點了一名考得最差的考生作為了新科狀元。幸好這位狀元后來的政績還算不錯,沒有辜負老太后的期望,不然,這老太后又要受到大眾的指責了。

因一副對聯得了狀元,慈禧的一個荒唐決定,竟然選出了“真人才”

那麼,慈禧太后為何要這樣做呢?

光緒二十年,即1894年,這一年慈禧太后正好六十歲。老太后的六十壽誕肯定要盛大舉行,舉國歡慶的。為了慶祝老太后的壽誕,朝廷特地增設了一個科舉考試,就是要在這一年評出一個新的科舉狀元來。本來恩科狀元是每三年評選一次,今年還不到時間,但是,這次科舉並不受三年期限的限制。

這一屆科舉,報名應試的考生有很多,張謇就是其中的一個。

話說,張謇從16歲錄取生員起,中經18歲、21歲、23歲、24歲、27歲前後5次赴江寧府應江南鄉試均未中試。直至光緒十一年,33歲的他,因孫雲錦官江寧府尹,子弟依例迴避轉赴順天府鄉試,才取中第二名舉人,俗稱“南元”聲名漸著,成為“清流”著重延攬的物件,但此後張謇四次參加會試均遭失敗。

此次考試,在初考之後,他只考得了六十名,成為了貢士。張謇在京城參加考試,一共經歷了35天才完成了所有試題,在這段時間內,張謇認識了不少人,更重要的是,他還遇到了他的貴人,即:光緒的老師翁同龢先生。

翁同龢,字叔平,號松禪, 別署均齋、瓶笙、瓶廬居士、並眉居士等,別號天放閒人,晚號瓶庵居士,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第三子,咸豐六年狀元,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

因一副對聯得了狀元,慈禧的一個荒唐決定,竟然選出了“真人才”

翁先生對張謇比較瞭解,知道他的文采很不錯,想做個順水人情,將他推上科舉狀元的位置。於是,翁同龢前去面見慈禧太后,提出:這一屆的恩科狀元,應該選一個有紀念意義的人。而慈禧太后,便十分好奇,便詢問道:怎樣才算是有紀念意義的人?

翁先生解釋說:按照他的看法,之前都是會試的第一名成為狀元,而今年,應該選會試的第六十名為狀元,以紀念太后六十歲的壽誕。慈禧太后聽到這個答覆,覺得有些道理,但是,卻沒有立即答應,她還需要考察考察,畢竟,狀元之人不能馬虎。

後來,翁先生找來所有的貢士,要求他們在太后六十壽誕那天給太后送禮。這個禮品並不是什麼金銀珠寶,而是能夠體現自己才華的對子,即我們常說的對聯。每一個貢士都需要奉上一副自己的對聯,為太后慶生。翁先生把這件事情佈置下去,考生們便開始思考自己的內容,張謇也在其中。

而這一項,可是翁先生特意加進去的。

貢士們的對聯都送了上去,且放在一起供太后進行評價。而張謇的那一副對聯,放在六十名貢士的最後。慈禧太后從頭開始,一一欣賞每個人的作品,當她看到第六十副對聯時,站住了腳,欣賞了許久。這副對聯的書法龍飛鳳舞,寫得非常好,內容也非常不錯:

太后壽誕六十花甲輪流轉返老還童千千歲;

佛祖治國二聖臨朝天地應大清江山萬萬年。

且寫到底的時候,“年”字的最後一筆,由於,落筆時高了些,竟然成了出頭的“年”。

因一副對聯得了狀元,慈禧的一個荒唐決定,竟然選出了“真人才”

寓意是:慈禧太后可以從現在開始重新來過,繼續統治大清王朝。

不僅如此,還把慈禧太后跟佛祖、聖賢放在一起,這明顯是在討她開心。而後面一句,則言明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是順應民心,這個跟大多數人反對慈溪太后垂簾聽政的言語剛好不同,它是稱讚太后的這種行為,且說明了只有這樣,大清才能夠繁榮昌盛,傳至萬年。

聽到這裡,慈禧太后的心裡可樂壞了,她想看看到底是誰寫出了這麼好的對聯。她看完落款,突然對一個字的書寫發出了疑問,“年”字為何多了一點?剛好這副對聯的作者張謇就在一旁,他立馬向太后跪下,詳細地向她解釋了這其中的含義。

原來,“年”字頭上本來沒有這一點,這是天上的神仙為了給太后添壽而故意加進去的,是為了太后能像尋常百姓一樣趕上出頭年。而出頭年的意思就是,老百姓的苦日子終於到頭了,後面就是享樂、快樂的一年了。張謇的回答讓慈禧太后十分滿意,當場笑得合不攏嘴,連胸前的三把鑰匙都歡快的打起節奏。

隨後,太后便高興的說了一句:“張謇不愧有狀元之才。”此時的張謇跟在太后的後面,而一同相隨的翁先生立馬拽了拽張謇的衣服,向他示意了一下。張謇終於有所領會,立馬跪倒在太后面前,感謝太后恩准他為這一屆的狀元。

就這樣,最後一名的張謇竟然成為了新科狀元。

因一副對聯得了狀元,慈禧的一個荒唐決定,竟然選出了“真人才”

等慈禧太后對這些貢士預審過後,就輪到了光緒皇帝的親自殿試了。

殿試其實也簡單,即皇帝出題,考生們臨場應答,說出自己的答案,這就像是現在的面試一樣。而皇帝出的題目會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農耕、金錢、選舉等,都需要貢士們一一作答。很多考生不能很好發揮,可能是因為緊張,也可能是因為沒見過這麼多的大人物,反正他們回答的都不好。

但是,張謇卻能夠對答如流,彷彿事先訓練過一樣。不管怎樣,張謇成了殿試的第一名。毫無疑問,張謇成了這一屆的恩科狀元。雖然,前面的考試並不理想,但是,後面的面試卻表現優異,沒有辜負慈禧太后的期望,順利成為了新科狀元。

好在,張謇確實是一位可造之才,他不僅是中國近代的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還主張“實業救國”。同時,他還是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張謇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創了中國紡織高等教育的先河。而且,還首次建立了棉紡織原料供應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工作。

因一副對聯得了狀元,慈禧的一個荒唐決定,竟然選出了“真人才”

不僅如此,張謇以家鄉為基地,努力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華民族紡織業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

可見,慈禧太后當初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參考資料:

【《清史稿·后妃列傳》、《清史稿·翁同龢傳》、《南通縣圖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