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困而學之為晚吧

文章作者:琢磨君

小的時候,我們若是能夠吃上5毛錢一根的冰棒,便會感覺幸福感滿滿;

但是現在,即便是吃幾十塊的冰淇淋,我們依然很難感覺到幸福與快樂,好似人麻木了一樣。

為什麼會這樣?

或許有人會說“時過境遷”,此一時彼一時嘛。

的確如此,人會變化,特別是心態會變,對於幸福的評判標準也會變。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為什麼人越長大,物質條件越優越,吃穿都不愁,煩惱反而越來越多?

其實,人之所以會感覺煩惱與困惑,是因為不懂得老子《道德經》中的這2句話!

老子在《道德經》第48章寫道: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這裡說道了2個層面的意思:一是為學,二是為道。

老子《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01

第一:先說“為學”

我們需要不斷精進,日新又新,不斷開啟視野,煩惱和困惑自然便會“煙消雲散”。

就如韓愈《師說》中所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

我們既可以拜師學藝,也可以自學成才,但終歸是透過讀書學習來解開思想上的困惑。

曾經有個年輕人很是困惑與迷茫,便給楊絳老人寫信,求指點迷津。

但是楊絳老人只回復了一句話: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老子《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有的人是生而知道,有的人是學而知道,還有人是困而知道,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學而知”和“困而知”。

人生若是出現了困惑,不去補充知識,不去讀書學習,便會“思而不學則殆”,也就說孔子所說的:“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所以說,透過不斷地學習,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繼而“柳暗花明又一村”,煩惱自然少。

老子《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02

第二:再說“為道”

悟道不像學習那樣需要不斷積累,做加法;為道需要“日損”,做減法。

拋棄那些無關緊要的的雜亂事情,人們便可集中精力,靜能悟道,提升智慧,繼而豁然開朗,幡然醒悟。

因此老子告訴大家:求道的人,慾念一天比一天減少,私妄減少再減少,就達到了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為。

老子《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有些人認為大腦和潛能是無限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因為人的腦子就像一間空空的小閣樓,如果把各自雜亂的知識都往裡面裝,最後要取用的時候也就感到困難了。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人到中年後,比拼的不是體力,而是腦力。

如何提升智慧,就需要“為道日損”,多做人生減法,多做“斷舍離”,然後集中主要精力幹關鍵性的事情,最後各個擊破。

就如白巖松所說:30歲以後,要學會做人生減法,打深井!

我接觸了很多人,都是做減法成功的人,我幾乎沒有見過不斷做加法成功的人!

老子《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03

第三:如何做人生減法

琢磨君分享三個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與幫助。

第一:清理居住環境

。丟掉不需要的東西,讓居住環境整齊劃一,心理也會舒服很多。

第二:最佳化人際關係

。交朋友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去掉無用社交;少與人結仇,和氣為貴。

第三:剋制內心慾望

。淡泊明志,除掉內心過多的貪婪之心,不執著於財物,進而不執著於一切身外之物,這樣才能覺悟生命的真意,活得更加通透,越活越明白。

老子《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人到中年,面對錯綜複雜的生活,我們更需要智慧和勇氣,而《道德經》就是智慧的源泉。

如魯迅先生所說:不懂道德經,就不懂中國文化,不懂人生真諦。

如白巖松所說:道德經是我的生命之書。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品味人生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與君共勉!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贊、收藏,謝謝。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