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發展的歷史源頭

梁姓怎樣介紹

梁氏發展的歷史源頭

姓氏,對人類發展的正常與健康,至關重要。它是血緣關係文明的歷史標誌,是人類生活告別了亂婚、內婚的原始狀態。“姓” 在我國古文字學上說,是形聲而兼會意字。《說文》裡說: “姓”人所生也。”從“女”從“生”,“生”亦聲。《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從歷史上看,它是古代人類接受了長久以來同姓而婚的痛苦總結,出現了母權中心社會以後,才有得姓的歷史,以後才會因生而 “賜姓”。姓氏不僅是具有生育學上的意義、血統的標誌,而且是家族的旗幟,內涵了門第思想、宗法觀念、財產繼承、皇位遞嬗、爵祿襲承等等複雜內容,從積極方面看,古老的姓氏學,無疑還是民族的人文化的組成部分。

十三億眾多人口的中華民族,無疑是一個泱泱大國,而且是四大文明古國中至今唯一碩果僅存而曙後星孤的文明古國。而且當今又是生機蓬勃,前景十分輝煌的發展中的泱泱大國。這個泱泱大國,經過歷史上遠、中、近古的多次分化融合,現在確認的56個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天潢貴胄所組成的一個富有“整體性、現實性、容忍性、團結性”(意即凝聚力,語見 《中華民族史》一書)的民族優良特性與傳統,人民聰穎而勤奮,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也在當今時代的科學文化事業上,都有無愧於時代的貢獻。

我們梁氏宗親,無論在宋代的《百家姓》上,還是在當前的報刊上常見的 5662個姓氏中,都居在20~22位之間的位置。國內各省區,海外主要各國家、各地區,無不遍佈我們梁氏宗親的創業勞績,連遠在國土幅員不太大的韓國,都有我們梁氏宗族16萬親人的可喜創業。當在趙宋朝代出現了第一本《百家姓》的時候,便說“梁姓分佈甚廣”,可知歷史的開頭,梁氏便是氏族多源的赫赫之大姓。

當然,我們梁氏是多源、姓內有派的大姓,但因歷史久遠,資料散失,加之人為的禁錮,現在能掌握到確鑿可信的史籍資料,印證部分來自民間的宗支族譜。各源比較起來,確可信賴的,應該是“兩大宗支一大派”。這兩大宗支就是夏陽系和南梁系,一大派就是南北朝時代的北朝拔列氏改為梁姓的這一派。

宋鄭樵:《通志氏族》中稱,北魏拔列氏改姓為梁氏。

據 《魏書》卷113,氏志9第19,內稱: “初,安帝統國,諸部有99姓,至獻帝時,七分國人,使諸兄弟各攝領之,乃分縣事。自後兼併他國,各有本部,部中別族,為內姓焉。身世稍久,互以改易,興衰存滅,間有之矣。今舉其可知者。”

文中列舉119條改姓者,“拔列氏,後改為梁氏”排在第20條。史書確證無疑。 拔列氏,就是拔列蘭氏,這是鮮卑族語音,或寫作拔烈蘭氏,都是指拔列氏改為梁姓之氏。

《風俗通姓氏篇》: “拔列氏、梁氏、拔列蘭氏、拔烈蘭氏”。 該書原注說: “均是指拔列蘭氏改為梁姓之義。”

《氏族略》也有此說: “拔列蘭氏改為梁,又謂拔烈蘭氏為梁。”

以上史書,有關姓氏學諸書,均言之鑿鑿,力證拔列氏改為梁氏是千真萬確之歷史事實。

梁氏族源之兩大宗支,最為顯赫,無論族源如何眾多,均以這兩大宗支體系為主幹,這是我們梁氏中最大、最主要的宗支。 一發祥於陝西,一發祥於甘肅。 一是開宗立姓於夏陽,是為夏陽系,鼻祖是伯爵梁康祖公;一是安定系,始祖是周平王之第二公子阿唐,封於梁, 以國為姓號為梁唐,是安定系。這系的始祖自是梁唐,因是平王之子,史稱是“叔”,封地南梁,在甘肅東部今之固縣。後來,歷史演變,在秦國先後兼併之下,合而為一,融為一體,安定成為兩系共稱“望郡”,有的姓氏書還列出扶風、天水三個望郡,這也可見梁氏宗支分佈之廣;“忠孝堂”成為兩系共立共享的堂號,但郡號與堂號均有來自其本身辛酸之歷史歲月,也可見先祖之篳路藍縷,創業維艱。

所謂 “望郡”,是說“百家姓”之各姓族源均有發祥之最大、最重要的基地,該基地即成為該姓氏的 “望郡”, 並以之為該姓的郡號。各姓極少有兩個郡號的,惟獨我們梁氏有“安定”、“扶風”兩個郡號出現在《百家姓》上。無詫於《百家姓》上謂我梁氏“分佈極 廣” 之譽。但須注意,幾乎是任何郡號均非為某一姓所獨有,如郡號 “安定”, 就有伍、 席、 胡、 程、 蒙等姓;以 “扶風”郡號的也有竇、魯、馬、萬、惠、井、班、祿等姓, 故看見 “安定”、“扶風”不能認定必是姓梁,以免被人譏訕為見識淺陋。

但以某望郡代表為郡號者,必有其顯赫的歷史來源及諸多歷史名人作為後繼而播譽史冊,否則就失去了 “望郡”之積極意義,從而失去了宗族的自豪感與砥礪來茲的作用。

以我們梁氏的“安定”郡來說,遠祖的歷史源頭,是《百家姓》眾姓所共的黃帝;據神話與傳說,黃帝與炎帝是胞生兩兄弟,神農氏封黃帝在中土,封炎帝在東方。後來黃帝施政得當,各氏族紛紛歸附,連炎帝所率領的各族,也多有來歸。炎帝一怒之下,帶領東方各少數民族,與黃帝大戰於阪泉之野。炎帝戰敗,退回東方。

後來,南方各民族的首領蚩尤,勢力強大,不服號令並進軍中冀。黃帝與親兄弟炎帝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蚩尤,大戰三天三夜,終於黃帝的兄弟聯盟戰勝了蚩尤。這自然是傳說,不能等同歷史本身,但卻折光地反射了先民對古歷史的想象和理解的心態。在傳說中一直把炎黃二帝看成是同血緣關係的親兄弟,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元始之祖,“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也一 直是我們中華民族具有無比凝聚力的一句閃閃發光的口號; 促使中華民族融合和團結的催化劑,深合我們現在常說的全國 56個民族,都是兄弟民族的含義。在戰國時代,遠居南方的楚國三閭大夫的屈原,在他的自傳性的神話長詩《離 騷》裡,他的替身的主人翁,開篇第一句就說道:“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也就是說,遠在戰國時代的屈原,就已以他是炎黃子孫而自豪了。

我們“梁”氏,上溯根源,同樣,元始祖公就是高陽氏,姓姬,到了大費身上,才改為姓嬴,後傳到了秦嬴,我們先祖才把姓嬴改為姓梁,到了今天,已有四千多年風光歲月的歷史。

黃帝,這位始遠祖公,在《史記會注考證》( 漢司馬遷撰、宋裴馬因集解、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日本人瀧川資言考證。 文學古籍刊行社,1995年版)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裡說: 黃帝者,少典之子((索隱少典,非人名,乃諸侯國號,集解11號 有熊。索隱: 少典娶有嬌氏女,生黃帝及炎帝。) 姓公孫,名曰軒轅。((索隱: 黃帝生於壽丘,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

從這裡看,太史公也十分重視神話傳說中可以折射先民思想情感的東西,說黃帝與炎帝是親兄弟,決非信手拈來街頭巷尾之談。

與舜帝同時代之“伯益”,溯前是黃帝炎帝有血緣之親,而後是 “非子”的近祖伯益, 在歷史上是個甚不平凡而有閃光的英雄人物。史書有作“伯翳” 大費,夏代東夷首領,長於畜牧與狩獵,是一位畜牧專家,被舜任命為“虞”,這是掌管山澤園苑田獵畜牧的官。以其多而出眾的才幹而為禹所重用,他又發明鑿井灌溉,使先民能離開河流湖泊而進入大平原,大大促進了農業與畜牧業的發展;更主要的是盡忠竭慮,為大禹治理洪水而立了大功,進而 被推為禹的皇位繼承人。但他盡力盡心工作,卻無意於萬民上的皇位,推位讓國給禹的兒子。這是君主專政傳子不傳賢的歷史開端,另有一種不同傳說,背越常理,不堪置信。

到了周孝王時代,伯益的後代,又出了一個能人,叫 “非子”,也是一個畜牧專家,特別是養馬。馬在古代是保衛國家的軍隊最主要的能跑的“工具”,又是老百姓用來運輸和代步的寶貝,非子正是肄力於此道,大大繁殖了養馬事業,立了大功,周孝王封他於“秦谷” 。這是一大片土地,使其繼承了伯益的事業,並叫他做“秦嬴”,秦是封地,後來以地名為姓,嬴是伯益的本姓,昔日為舜帝所賜,今移作了名字,實是永志伯益血緣之父。非子就在秦發號施令起來了,是附庸國,地位略低於諸侯國,成為後來秦國開國的始祖。非子的第四代, 又出了一個阿仲,襲祖姓,叫秦仲。在周宣王的統治下做“大夫”的職位工作,“大夫”有多種等級不同的高低職位。

秦仲在職期間,西戎造反侵邊,周宣王任命他征討西戎,先勝後 敗,不幸在戰陣中犧牲。秦仲有兒,昆仲五人,立志悲切,決報國仇家恨,周宣王給他們七千兵馬,復伐西戎,敵我兵力雖眾寡懸殊,但哀兵必勝,五子一心,同仇敵愾,幾經鏖戰而勝,收復了已失陷的國土,立功邊陲。秦仲五子中之次子康名叫慶, 因功受封於夏陽梁山(在今陝西韓城東北,東經110°, 北緯35°之範圍)。 都城梁國,在今陝西韓城南部。據今人實地調查訪問深入考究,當日的 “梁國” 又叫“少梁國”,它的地理範圍只在區區一個“少梁城” 內,既是梁國的國都,又是嚴酷的國境線,總人口約在二萬人左右。

一般史籍都說是梁國末代國王梁僖大興土木,生活驕奢淫逸, 因而喪民失國,為秦所滅。這是耳食千古、目迷百代的奇談怪論。少梁國地處秦國、晉國夾縫之間的小國,在兩大強國虎視眈眈下隨時可遭虎吻,所處時代還是奴隸社會末期,諸侯國間互相殺伐兼併,國亡族滅如走馬 傳郵,但康爵祖伯公所立之國,不但兀然存在一百多年,而且能夠冶鐵鍊銅,自制“梁伯戈” 、“梁其鍾”、“梁其鼎” ;能自鑄貨幣“梁正尚金當尋”、“梁半斤”、“蒲阪”,流通國內。 即使國家被併吞了,流離四方的國內梁氏宗親仍奉國為姓,不以為恥而以為榮,不做改姓遺民。從各方面情況綜合來看,少梁國的以彈丸之地的全國總面積不過是26平方公里,全國人口不過是二萬人左右,相當於當代一個村鎮聚居的人口,竟能在兼併殺伐無比頻繁激烈的戰國時代,在強國環伺的魔爪下,挺立存在一百多年,這真是歷史奇蹟。

可以理解得到,當日的治國理政的康公及後繼者,不拿出絕大的氣魄、精力投入自強,不在經濟上大量取之於民來養國養兵而大量回饋於民,廣開財源而能有一年半載的生存麼?所謂“大興土木”,應是構築城防工事,在當時時代的條件下,這是最有效的抗拒侵略而求生存的不二法門,這是必要自衛的生存措施,不能以窮兵黷武論。整個國家命運,都在生死存亡中奮鬥生存,過著如捋虎尾、如履薄冰的緊張生活,何至喪心病狂過著驕奢淫逸生活?這種史籍厚誣,如商紂被誣為殘忍好色親小人遠君子一樣。

如梁國果真是虐民的一代暴君,老百姓和奴隸們應是“時日曷喪,吾與爾偕亡”的無邊憤怒與咒罵,何能在國破家亡之際,流離失所之途,仍心存故國之幽思,奉國為姓之深情焉。我們作為梁氏後裔,理所當然,實事求是為之申明辯白,不為 列祖列宗面上抹黑,冤屈萬代。

梁國的伯爵康祖公,為梁氏開國的第一個諸侯國的君主,為梁氏開宗立姓的在歷史上第一個姓梁的人,已有2800 多年的歷史,100餘代的後裔蕃衍,這是梁氏最主要的兩大宗支的第一個大宗支。

第二個梁氏宗支大系,就是南梁系,立宗開姓的年代比夏陽晚出一百多年。這時,正是周平王時代。周平王的次子名字叫“阿唐”,被周平王封於南梁(今之甘肅省東部平涼縣之東地帶)。因封地在南梁,以此叫梁唐,也是以封地之國為姓。

這兩大宗支的開端發源地,夏陽系在今之陝西韓城,南梁系在今之甘肅東部之固縣。這兩個發源地都與秦國接壤,而且彼此很接近。春秋時代,秦國鼎盛,蠶食諸侯各國,兩發源地先後被秦國併吞。這兩地的後代子孫在聚族而居的長久過程中逐漸合流。那時在秦國境內居住的梁氏宗族,也因受不了秦國的壓迫暴虐,而逃住毗鄰的晉國,所以在晉、齊等諸侯國中多有梁氏宗族,加上仍留陝西當地一帶的宗族梁氏,便形成了一大片的梁氏分佈群落,故百家姓一類姓籍都說梁氏分佈極廣。

梁氏後裔以發源地命名郡號為“安定”“扶風”“天水”都有,其中以“安定”最為廣泛、普遍,又因為伯爵梁康,福廕生父秦仲,加上討伐西戎有功,受爵封為“忠孝伯爵侯”,後裔敬仰先祖豐功偉績,以“忠孝堂”命名為我們梁氏宗族的共同堂號。從歷史看,這兩大宗支發展到了這時候,已經合二為一了。

這兩大宗支系統,歷代人才輩出,英傑薈萃,功業顯赫,流芳百世。如梁弘晉大夫,貴為晉王戎有,敗秦師於崤山,生擒秦師三個元帥。梁鱣,字叔魚,是孔子七十二賢之一,名列居中稍前,從祀於曲阜孔廟爾廡,榮獲唐、宋、明三代分別追封為“伯”、“千乘侯”、“先賢”。 梁贖,曾任首徒,亦獲配享曲阜孔廟。梁統,法家名世,雖為漢代,卻名列國際法學名人大典。他是西漢安定人,曾任中郎將、太守、宣德將 軍、大中大夫等職,曾受封成義侯、高山侯、陵鄉侯。梁統性剛毅好法,是漢代重刑而主道義的倡導而身體力行者,有別於專事嚴刑峻法的法家。他認為“立君之道,仁者愛人”,為政數十年,政績甚佳,政聲甚好,民多頌之。《東觀記》有曰:(梁統)“其先與秦同祖,出於伯益,別封於梁”。

梁益耳事蹟見 《左傳》。《東觀記》有云: 橋子溥, 溥子延,以明軍特除西城馬。延生統,統生松,松尚(娶之尊稱,即上娶)光武帝之女舞陽公主,遷虎賁中郎將,光武帝崩,受遺詔輔政,永平元年,遷太僕,後受害死。子扈,為長樂少府。弟竦,才高志大,自奉甚廉,著書自娛,王室屢闢不就。有三男三女,肅宗納其兩女為“貴人”,小貴人生“和帝”,全室私慶。終以權勢鬥爭,致竦於獄中而死,並陷殺兩貴人。宮者事密,外人無知於和帝為小貴人所生。竦家族復遭流徙九真,事累及舞陽公主,被徙新城 (今河南洛陽市伊闕地),使者擴守。後來和帝長大執政,竦之親人有上書奏發梁家之冤,和帝深憫之,徹底平反,並厚加殊榮於竦家。 追贈帝之生母為恭懷皇后。梁商,字伯夏,雍之子,襲父蔭封乘氏侯,三年順帝選商之女及其妹入掖庭。陽嘉元年,其女立為皇后,其妹為貴人,商則進爵更增封地。其歲,拜執金吾。

次年,封其子 “冀”為襄邑侯,商自以戚屬而居大位,每存謙柔,虛己位而進賢,恤貧救飢,而不宜己惠。於是京師盛讚,稱商為良輔。六年秋,商病篤,嚴囑家人薄殮葬事,不得 鋪張,如常人即可。帝知之,不許,卒日厚殮重賜,中宮親送,帝在宣陽亭望車騎,商終得 殊榮而善終。商之子“冀”襲父蔭,品性欠良,用人唯親唯私,斂財酷刻無道,富堪敵國,滿門貴幸,大將軍、侯、皇后貴人,高官厚祿,數以百計,權高勢大,擅立三君位,外戚專權之甚,達歷史之最高峰,史家有謂,當時名義上是漢家天下,實際上是梁家天下。

後被朝臣所害,滿門抄斬,抄家滅戶,一時朝官一空, 慨嘆禍福無門,唯人自取。試觀自始以後,無論魏晉南北朝,有唐一代凡我梁氏均人才輩出,貢獻不凡。到了趙宋一代,即出現父子狀元梁顥,梁固,歷史少見。其前其後其中,文臣武將,畫家詩人,英雄豪傑,烈士才女,數以百十計,當今之專家學者,教授博士,工商巨擘,金融能人等等,更是眾星燦爛,煊赫奪目。

從歷史的長河看,梁氏兩大宗支一大派,經過長期的相濡以沫,互助友愛的歷史進化過程,雖在天涯,亦如同毗鄰,事實上已融合為一共同體而親密無間,雖不同宗,卻是共祖。 元始老祖公就是炎黃二帝,四海皆兄弟,大家都是炎黃子孫。正是千枝同一本,萬葉盡同根。我們梁氏,飽經幾千年的歷史風雨陶冶,既有災難坎坷而奮勇前進,也有順風順水暢發生機。歷史的選擇,使我們在宋代的老《百家姓》排名在21的居中靠前的大姓,經過千年之後的今天,從報刊與公文上常出現的5360 個今人姓氏中,有人作過統計,我們梁氏仍然在變動不居,不斷增加的萬家姓氏中排名在“21”的位置上。成為眾姓中巍然兀立的一個重要支柱大姓,並在歷史上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奉獻,成為名門望族大姓。我們生而為梁氏家族的成員,實應深感榮幸與自豪,在新世紀的偉大事業中,應作出出色的貢獻而無愧於列祖列宗。

我們梁氏人口素以枝葉廣佈、宗支繁多見稱,但由於年代久遠,族譜家乘遭受鼠齧蟲蛀,水漬風化所毀,儲存不易,且加上歷史上人為禁錮更是雪上加霜,即使是譜牒學書籍,遭遇亦復如此,故爾當前解凍之際,要解決這類問題便深感資料不足,蒐集困難,立論不易。我們本著實事求是,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的精神,重證據,重調查和審視族譜家乘相印證,既不冒昧拜宗認祖,以免貽羞後代,見笑古人;也不貿貿然,視而不見,當拜認而不拜認,使先祖含恨九泉。就現在所知及所掌握到的有限材料,深究一般史籍及譜牒學有關專著,所提出的除我們上述兩大宗支一大派之外,其它族源、族派之說,尚難找到足可信賴的確證。如魏惠王(梁惠王)是不是姓梁?說是姓梁的,論據大致如下:

1。陳士元著 《姓觽》稱,魏惠王遷大梁之後,其後裔即以國為氏。

2。在地理上“少梁國”既是姓梁的族源,那麼大梁國更當然是姓梁的族源了。

我們認為 《姓觽》一書, 是明代人所著,他編了《姓觽》一書,收編2500 余姓,後又編《姓觽》一書,泛採史牒中之姓氏,共錄3625 個姓氏,一 般認為他考核不太嚴格。清代易本出發《姓觽刊誤》一書,改正《姓觽》訛誤199條之多,而且姓氏之譜牒書,僅《姓觽》有此一條,其它姓氏書籍均無這一條,包括史書在內,而所說又僅是空話一句,無具體材料,無該姓後代名人之族譜可印證。從情理上說,帝王改姓是天大的事,與北朝拔列蘭氏改為梁氏相對照,便可大白。一是三令五申,詔書頻下,露布天下,魏王改姓,生前既無詔書,死後亦未見有遺詔,何以如此草率,徒然說其後裔以國為氏一句,甚不合情理,難以使人理解與相信。

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在魏惠王去世之際,仍稱其為 “魏惠王”。查史書,魏惠王本姓姬,魏氏,司馬稱其為魏惠王而不稱梁惠王,自合情合理,本應如此。《孟子》及其它史書稱 “梁惠王”,是為帝號之稱,非為國號之稱,史書只稱魏國而不稱梁國,更不會是“以國為氏”。 至於說其後裔自己改姓(當然包括皇族子孫在內)更難理解。惠王並不是一個賢君明君,恩德未見有何遍及到萬民,何至於在無詔書與遺詔下自動以國為姓?魏惠王的國是魏國,不是“梁”國,本是姬姓魏氏,何以無端冒出一個“梁”國來, 以 “國”為氏?情理難通。

至於說到少梁國是梁氏族源,那是因姓氏書籍專家眾口一詞都認為是姓梁,國史專史亦如是說,加之少梁國後代名人輩出,家乘族史多所印證,確認無疑。說少梁城是姓梁,大梁城當然便是姓梁,是用推理的論證方法,而不是拿出具體、確鑿材料來證實,這是不能說明問題的。天下地名以梁為名的很多,以國為名也不少,但很多都不是姓梁的,論證方法本身就缺乏說服力量,是毫不足信的。

《姓考》說: “伯夷封於西梁,後因氏”這也是文獻不足徵信,無具體材料說明,其錯誤與 《姓觽》說魏惠王是姓梁一樣。

還有說“曲梁”、“高梁”、“解梁”也是梁氏一源,因無具體材料,不足證信。

《姓氏尋源》中說 “宕昌梁氏,梁勒之後,梁彌忽,梁彌黃,梁彪子,梁羊子,梁彌治、梁孫機是也”頗值得重視。但著者為清朝張澍,未審與其它族源、派有無關係,什麼關係,均有待將來看到有關材料,才能說明問題,於此存疑,有待查明,且 “梁彌”是不是複姓,也還待考查。(梁其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