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意入虛妄

(第五十三段)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佊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則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有空知,何關汝入?

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楞嚴經》意入虛妄

意根:“意”能知萬法,以能對法而生意識,故稱為意根,意根產生知覺。知覺是一系列組織並解釋外界客體和事件的產生的感覺資訊的加工過程。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認識是感覺,對同一事物的各種感覺的結合,就形成了對這一物體的整體的認識,也就是形成了對這一物體的知覺。

知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物體在人腦中的反映,是各種感覺的結合,它來自於感覺,但已不同於感覺。感覺只反映事物的個別屬性,知覺卻認識了事物的整體;感覺是單一感覺器官的活動的結果,知覺卻是各種感覺協同活動的結果;感覺不依賴於個人的知識和經驗,知覺卻受個人知識經驗的影響。同一物體,不同的人對它的感覺是相同的,但對它的知覺就會有差別,知識經驗越豐富對物體的知覺越完善,越全面。

知覺有這樣幾個特性:整體性、恆常性、意義性、選擇性。知覺對人體而言是不可缺失的,缺失了就會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知覺在佛教裡屬於精神類,拓展後就是精神世界。“知”為萬法之源、“覺”之體即是“知”。

“覺”有自覺覺他之分,自覺就是自己覺悟到了自己的真實生命在緣起性空處,這個性空就是無形無相無所不知的“知”。覺到了這個“知”,稱為開悟,就是在理論上悟入了佛知佛見,有了這種“悟”,名為自覺;而覺他就是作種種利他之行,用一切辦法幫助他人悟入佛知佛見,這稱為覺他。能作自覺覺他之事的人,稱為菩薩。

佛說:阿難!比如有人,疲勞了、倦怠了就要睡覺,睡夠了就會醒,很多過去的往事都能回憶得起,回憶不起的就是遺忘,這些都是思想意識裡的顛倒妄相而形成的“生、住、異、滅”。

“生、住、異、滅”意為一切有情眾生所起之四大生死相,就人而言,即:1、父母交遘和自己的業力:此三緣和合為“生相”,生相形成了人身及其生命現象。2、身相完成:人身形成後,就有了生命,生命生活於世為“住相”。3、人在生老病死中:進化為生、退化為死,漸衰漸老為“異相

”。

4、一期壽命終了:壽命終了就是死亡,即一個生命週期的結束為“滅相”。

還有一種解釋是:1、外緣塵境為“生相”;2、記憶為“住相”;3、失憶為“異相”;4、忘失為“滅相”。

《楞嚴經》意入虛妄

佛說:生、住、異、滅這些妄相是意根吸收了過去的習氣集中歸納,是有次序的,是有連續性和“不相踰越”性的。所謂“踰越”、意為不可超越。

就是說思想習氣在連續作用中,都有時間的先後順序,比如說自己是昨天參加工作的、就不能說成是今天;前一秒鐘想的是房子、後一秒鐘想的是車子,這些時間的先後順序不能顛倒,稱為“不相踰越”。

佛說:具有記憶和失憶的作用,以及能認識“生、住、異、滅”這四相的功能,稱為“意知根”。“意知根”與其勞作所產生的作用,都是虛妄的,都“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菩提”就是本覺心:“瞪發”指意想和忘失、“勞相”是不斷的意想所產生的疲勞相。“瞪發勞相”都是菩提因無明所生的一種幻有,即為幻有,那麼世上萬物就都會有幻生幻滅,並於此“生、滅”中形成兩種妄塵,而意知根卻不在“生、滅”這兩種妄塵的任何一邊,名為居中。但能吸納撮取“內塵”,

“內塵”與“外塵”相對:有質礙有現象的稱為外塵,如:色、聲、香、味、觸,屬物理或物質世界;無質礙的但有影像的“法”稱為“內塵”,如:記憶中的往事,屬精神世界。

內塵為進入意根的法塵,法塵收集的是前五塵落謝的影子,擁有無限多的往事和根塵識協同作用後所留下的映像。

五根五塵因識心依附於意根,生見聞所起現行作用後形成的記憶,這些從意根產生的記憶又回到意根中去,形成意根產生記憶、記憶又起現行作用,名意根產生的記憶又回到意根中去。比如自己去年到北京故宮去旅遊了來,這件事已成為記憶,但今年又想起了這個事,決定再去看看,這個記憶又開始起現行作用了,此稱為“逆流入意根”。

不能到達意根的名前五塵落謝的影子,就是純粹成了記憶,不再起現行作用了,比如自己在童年時讀過小學,成年後就不可能再去讀小學了,這讀小學期間的事,就成了永遠的記憶,不會再起現行作用了,

這些記憶,從心地中流出,卻永遠都不能再回到心地中去,名入“流不及地”,即法塵處,法塵是意識心的另分。

以上所說能覺知內塵的名“覺知性”,這“覺知性”離開“寤、寐”所代表的“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寤”為“醒”、“醒”為生相;“寐”為“睡”、“睡”為滅相。這“覺知性”在離開醒“生相”、睡“滅相”二塵後,必竟是沒有自性“心”的。因這“覺知性”是自性“心”所生,離開自性“心”後就沒有自己單獨的體性了。

《楞嚴經》意入虛妄

佛說:是這樣的,阿難!應當知道,“覺知性”和意根,不是從寤(醒)、寐(睡)中來,也不在生滅中、也不出於意根、也不是虛空所生。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覺知性”是從寤來、寐就消滅了,那以什麼為寐呢?如果必是從生有、滅就等同於無,滅都沒有了,誰來受滅呢?如果是從滅有、生就等同於無,生都沒有了,誰又知道生呢?如果是從意根出,意根是依(寤)、(寐)二相隨身體而感覺,如果離開這(寤)和(寐),這意知根的“覺知性”,就如同虛空中的花朵,純屬無根之幻,因其畢竟是無自性“心”的。如果是從從虛空生,就應是虛空自己的覺知了,就不關“意知根”和“覺知性”的事了。

是這些緣故,所以應當知道:“意知根”和“覺知性”同“生”、“滅”;“寤”、“寐”一樣,包括因緣和自然,都是如來藏因無明所生之幻有,既然是幻有,就一定不是因緣所生、更不是自然就有,而是虛妄不實的,是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