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通商”在當時利大於弊,清朝閉關鎖國也是西方輿論

一說到清朝的對外政策,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閉關鎖國”四個字,而最有力的證明就是乾隆時期的“一口通商”,說明從乾隆朝開始限制對外貿易,嚴格限制對外商業活動。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論斷,也是個誇張的說法。史料證明,清朝對外貿易開展的並不差。

“一口通商”的真實原因

在康熙帝平定臺灣之後,清朝一直實行的是四口通商的政策,即在粵海關、閩海關、浙海關和江海關這四個海關與外國商人進行貿易。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皇帝下詔規定只能在廣州與西洋商人單口通商,這就是“一口通商”的來源。其實這個政策在當時其實是利大於弊的。原因有三:

一是,廣州從地理來講離西洋、南洋各國比較近,可以降低貿易運輸的成本;二是,其他三關主要面向的是東洋貿易,也就是日、朝的貿易,但當時這兩國的貿易額是在是太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三是,西洋商人在廣東貿易,更有利於廣東民生,而且有利於海防安全。因為當時的廣東比江浙一帶還是差很多,而且江浙一帶貿易太過頻繁的話,不利於海防,當時清政府認為海患主要來自於東洋(例如明朝的倭寇和海盜)。

另外,閩海關、浙海關和江海關只是不對西洋商人開放了,但並沒有關閉,而且還一直存在,很多商隊都從這裡遠洋經商。

清朝比想象的開放

清朝對於貿易的管理很嚴不假,但不意味著他不開放。

從相關材料中開出,就在鴉片戰爭之前,江海關就有24個港口、浙海關有15個港口、閩海關的正式徵稅關口就有40多處。在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被迫開放的港口更多了。

從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

)到鴉片戰爭開始前的道光二十年(1840年

的80年間,粵海關在80多年間的貿易總值一直不斷增長,有10餘倍之多。魏源在《海國圖志·籌海篇》中給出道光十七年(1837年)粵海關各種主要進出口商品的數量,並計算了該年粵海關的海上貿易規模:由粵海關進口的商品總值為2014萬元。年出口商品總值為3595萬元。可見當時清朝貿易環境還是相對寬鬆的。

還有,當時清朝沒有過於限制國人出國經商。資料記載,在道光十年(1830年),從中國出發到東洋、南洋各國的船隻就多達200餘艘。最重要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貿易會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官員也能撈到油水,所以“一口通商”的政策根本沒有得到嚴格執行。

其實用“閉關鎖國”來形容當時思想上的封鎖更為恰當。

“閉關鎖國”是外國輿論

當時西方國家佔據國際主流話語權,總是出於維護自己利益的目的,不斷歪曲歷史,包括他國的歷史,當然也包括中國的歷史。到了清末民國時期,外來資訊更是影響了當時國人的思維方式。

例如,馬克思就在《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一文中將清朝當時實行的外貿制度稱為“閉關政策”。內容為:“外國人才被禁止同中國人有任何來往,要來往只有透過離北京和產茶區很遠的一個城市廣州。外國人要做生意,也只限和行商進行交易;政府特許這些商人有做洋貨生意的特權,用這種方法阻止其餘的臣民同它所仇視的外國人發生任何接觸。”可惜這位思想家根本就沒來過中國,這些不過是他的“道聽途說”而已。清朝的落後,歸根結底是制度的落後,同是君主制,為何英國能成為“日不落帝國”?只因為他們選擇了更先進的政治制度罷了。

現在看來,所謂“閉關鎖國”不過是當時西方列強為了侵略中國而製造的輿論攻擊而已,塑造他們侵略別國的正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