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烈活捉了唐德宗的愛將李元平後,不喜反怒,大罵朝廷

公元779年(大曆十四年)五月,唐德宗李適即位。他繼位後,看到地方節度使個個擁兵自重,已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決心要削藩。

恰在這個時候,成德節度使李寶臣去世了。

按道理各地節度使都是由朝廷來任命的,但在安史之亂後,由於朝廷的控制力逐漸減弱,於是就形成老節度使去世,兒子接任的慣例。

李寶臣去世後,他兒子李惟嶽作為留後,上表給朝廷,請求批准自己擔任成德節度使,以子承父業。

唐德宗對這種世襲制早就不滿了,於是很乾脆地拒絕了。

“別人家兒子都能繼承祖上的福廕,到了我這裡就不行了?”

李惟嶽咽不下這口氣,於是聯絡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共同聯合起來,起兵反叛朝廷。

此時唐德宗剛繼承皇位兩年,正是年輕氣盛的年紀,一看藩鎮反了,那還客氣什麼?就派兵圍剿吧。

於是下詔,讓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統領各路官軍,去討伐李惟嶽他們。

這個李希烈也確實能打仗,打了好幾年,梁崇義被李希烈打敗後自殺了;李惟嶽的部下王武俊殺了主子,投降官軍,自己取而代之;李正己謀反不久就病故,他的兒子李納由於歸順了朝廷,也做了節度使。

平叛結束後,都認為李希烈功勞太大了,得厚厚的封賞才行,於是封他為檢校司空,兼任淄青節度使,爵位為南平郡王。

那李希烈本身就包藏禍心,他既要官位,還要實力。打敗梁崇義之後,他想將襄漢七州之地據為己有,但是朝廷沒有滿足他的願望。

李希烈看到朝廷對藩鎮控制無力,野心開始膨脹起來,郡王的爵位並不能滿足他的野心,他要做真正的王!

於是了聯絡盧龍軍節度使朱滔,魏博節度使田悅,成德節度使王武俊和淄青節度使李納,大家相約各自稱王。

那四人聽到這個建議,紛紛拍手叫好,並分別自立為冀王、魏王、趙王和齊王。

李希烈則自號建興王、天下都元帥。

“希烈遣使者約河北朱滔、田悅等連和,兇焰熾然。俄而滔等自相王,遣使者來奉箋,希烈亦自號建興王、天下都元帥,五賊株連半天下。”(《新唐書·李希烈傳》)

上一次討伐田悅、李惟嶽等叛逆,唐德宗用人不當,致使李希烈做大,養虎遺患。

這次唐德宗汲取了教訓,下定決心,一定要選一個政治上可靠、軍事上卓越的俊才來擔當此重任。

宰相關播聽說後,為皇上分憂,極力推薦湖南觀察判官李元平。

他的理由是,李元平是隴西成紀(甘肅省秦安縣)人,是唐朝宗室成員,根紅苗正,絕對可靠;二則此人有將相之才,可堪大用。

“薄有才藝,性疏傲,敢大言,好論兵。中書侍郎關播奇之,薦於上,以為將相之器。”(《資治通鑑·卷二二八》)

《資治通鑑》上說得很清楚不過了,這個李元平就是一個誇誇其談的主,誰知道他給宰相關播灌了什麼迷魂湯,反正是被他的巧舌如簧給“忽悠”住了,十分看重他。

唐德宗一聽宰相介紹,十分高興朝廷得到了棟樑之才,於是愉快地接受了。

既然要用他,就得賦予他相當的權力,於是火線提拔,任命李元平為汝州別駕,專門來對付李希烈。

李元平躊躇滿志地來到汝州,信心滿滿地準備大幹一番事業。

剛一到任所,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修葺城牆、加固防禦工事。

可是幹這麼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呀,怎麼能招夠這些人呢?

李元平命令書記官寫好招募工匠的告示,將其貼到城門口。

李希烈早就聽說了李元平的使命,於是加緊了防範。

後來探馬又來報告,說李元平公開招工,要加固城防。

李希烈聽完後,腦袋一轉,有了鬼主意。

一道命令下去,幾百個淮西士兵脫掉軍裝,化裝成民工,光明正大地走進了汝州城。

幾天過後,李希烈率領大軍突然直抵汝州城下。

李元平聞報,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民工們”蜂擁而上,摁倒在地,利索地捆成粽子,同時打開了城門。

群龍無首的汝州守軍一看自己的主將都做了俘虜,那我們還頑抗什麼?於是就乖乖地繳械投降了。就這樣,淮西軍兵不血刃地佔領了汝州城。

李元平被押到李希烈面前時,居然嚇得屎尿失禁,弄得滿身汙穢。

李希烈看到李元平這副熊樣,氣得大罵道:

“盲宰相以你來抵擋我,多麼看輕我啊?”(《資治通鑑·二二八》)

罵完之後,吩咐手下將李元平押下去,好生看管。

此時李元平才明白,他在李希烈眼裡,純粹就是個窩囊廢

後來李希烈王爺做夠了,又要當皇帝,於是在打下汴州(開封)後,就登基稱帝了。

李希烈當了皇帝,矬子裡頭拔大個,任命李元平為他楚國的宰相。

“希烈已據汴,僭即皇帝位,國號楚,建元武成;以張鸞子、李綬、李元平為宰相。”(《新唐書·李希烈傳》)

李元平夠幸運的,雖然膽小如鼠,又是誇誇其談之輩,但無論在唐德宗那裡,還是在李希烈這裡都能得到重用,還真羨煞世人。

參考資料:《舊唐書》  《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