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鐵門電影想表達什麼

文:點點

破舊的鐵門外,有一位看起來非常優雅的女士。妝容得體、表情嚴肅,像是在等人,又像是在思考。

短短5分鐘內,她敲門的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敲到拍,從拍到砸。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這麼憤怒,也沒有人知道那扇門內曾發生過怎樣殘忍的故事…

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這個鏡頭,出自今天要給大家介電影

《尼斯.瘋狂的心》

的開頭。

故事涉及到兩個專業名詞,分別是額葉切除術和點選治療法。它們是上世紀50年代治療精神疾病最常用的兩個方式。

瘋狂敲門的女人是一名心理醫生,名叫

尼斯

。她的夢想,是杜絕這兩種治療方式,用「愛」感化精神病患者。在這個過程中,她遇見困難,也得到回報。最後,組成一個這樣溫暖的故事。

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該片在豆瓣評分拿下8。2的高分。獲得第2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 格勞瑞·皮爾絲也憑藉精湛的演技拿下最佳女演員獎。

《尼斯。瘋狂的心》在2018年1月5日也在國內上映,但因為題材冷門,顯少人問津。

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巴西,某精神病院。

住在這裡的患者很特殊,擁有各式各樣的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還經常製造混亂、惹出麻煩。

每一天,精神病院中的醫生和護工都是疲憊的:要麼安撫情緒激動的病人,要麼跟在他們身後收拾爛攤子。

久而久之,病院中的氛圍就變得死寂起來。病人們成天吵鬧,醫生護士麻木應對,所有人都是為了生活而生活。

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有一天,病院裡來了一個新的心理醫生,也就是尼斯,負責治療這些病人。

新官上任三把火,所有護工都做好了長期抗戰的準備。就在這時,尼斯雙手一揮,開始放養。

她說:“從現在開始,所有人都不準管病人。”

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護工們都懵了。

這是真實存在的好事嗎,不工作也有工資拿?他們興奮異常。

慢慢的,病院變得不一樣了。病人們不會被護工們強迫著點選,也不在躲在房間裡不敢出門。

失去護工的管束後,他們變得自由起來,重新開啟自由的靈魂。要麼三五成群鬧成一團,要麼把房間裡的床拆得媽都不認識。

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看到這,可能有觀眾不解了。

這究竟是個什麼情況?

尼斯醫生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這是治癒,且分為三步。

第一步,是讓病人們解放天性,全心全意信任醫生。

第二步,是在病院中引進音樂、繪畫、和動物。讓病人們重新接觸正常人的生活。

第三步,是理解。

不管病人做出怎樣奇怪的舉動,都會進行換位思考。瞭解病人們的出發點,真正理解他們的思維,對症下藥,找到最正確的治療方式。

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大家千萬別忘了:那是一個用電擊治療法對待精神病人的殘忍時代。

大眾趨勢之下,尼斯的治療方式是不被人待見的。所有人都覺得她是異想天開,認為她在說笑話。

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正如點點所描述的影片開頭所暗示。

鐵門外,是孤軍奮戰的尼斯醫生,鐵門內,是學術界不可挑戰、也從未被挑戰過的權威。

尼斯究竟會不會獲得成功?在這個過程中,她會受到怎樣的阻礙?

點點不再繼續劇透,想看的觀眾可以自行尋找答案。

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細節,發生在護工們管理病人的時候。

不在乎病人的死活,也不擔憂他們在爭鬥中受到傷害。

每當病人開始互毆,護工們都會聚在一起下注,賭誰會贏、誰不可能輸。在他們眼中,病人不是人。

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與此同時,病人眼中護工的界定也非常模糊:從不主動向護工尋求幫助,認為他們太過木納,不能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精神病人有病,還是正常人無法理解那個奇妙的世界。

如果思維異於常人就是有罪,那把病人當牲口一樣下賭注的護工們又該如定罪。

正常與否,究竟應該如何定義?導演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把疑問留給了觀眾。

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故事完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歷史中,確實有一名叫做尼斯的心理醫生,用愛治癒了無數精神病人,且影片中大部分病人都能夠找到原型。

現實生活中,他們從精神病院中走出來,自食其力,擁有了更加美好的人生。

這片太現實,我不敢看第二遍

最後,點點想說說這部電影的攝影方式:全程手持攝影,鏡頭細緻生活化。

不管什麼時候,鏡頭都是處於一個“平視”狀態,從而呈現出一種平等感。

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而是用點點滴滴的細節串聯影片。

看到最後,所有人都會被尼斯的治療方式所感動,從這一方式中明白。

不管是哪種疾病,都應該被尊重。

不管是誰,都擁有擁抱生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