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匡超人,讀《儒林外史》第十五、十六回

馬二先生在西湖遇到一個落魄的拆字少年,少年衣服襤褸,卻捧著書讀。經過一番交談,馬二先生得知少年是浙江樂清縣人,名叫匡超人,跟著一個賣柴的客人到杭州做生意,客人折了本,匡超人無錢回鄉,只得流落在此。

交談之中,匡超人提起父親在家生病臥床不起,他不能在眼前伺候,眼淚如雨下。馬二先生聽了,心裡實在同情,又看他讀的書正是自己選的八股文,對少年又多了一份好感。

馬二先生得知匡超人回鄉路費要一兩銀子,他慷慨資助了十兩銀子,還給他厚棉衣,幾卷選本,讓匡超人順利回鄉,多餘的錢侍奉父親盡孝,又給他講了一番回家要以舉業為重的道理:人生在世,除了做舉業這件事,再沒有事情可出頭,若中了,自身不受苦,也可以光宗耀祖。

匡超人曉行夜宿,兩步並做一步趕回家,他母親在家想他都想痴了,做噩夢,眼睛都要哭壞了。他父親匡太公癱瘓臥床,大兒子是個混賬人,經常惹氣,在房裡聽說老二匡超人回家了,立刻病就輕鬆些。

匡超人到家見了父母,父母見他平安到家歡喜不盡,匡太公向兒子訴說家裡的為難事:三房裡想買他的房子,只想出低價,匡太公不許,三房裡就合起族人把自己打了一頓,兒子匡大做事說話“道三不著兩”反而說三房裡有理,零星收了他的房錢,如今都花費了,那邊天天來催房子,心裡愁。

匡超人勸慰父親不要心焦,安心養病,自己把剩下的銀子買了豬和黃豆,每天早起殺豬賣肉和豆腐,賣了錢,送到父親面前,又把在外面聽到的好玩的事情說給父親聽。

孝子匡超人,讀《儒林外史》第十五、十六回

匡太公癱瘓臥床,屎尿都在床上墊塊布結局,匡超人想辦法,用一個瓦盆盛上灰,把父親扶到凳子上,他跪著夾著父親兩腿幫助父親出恭,父親不燻得慌,母親也不用洗布,被窩也沒有臭氣了。

匡超人精神足,每天早起殺豬磨豆腐,白日做生意,晚上伴著父親吐痰,喝茶,他在旁邊點個燈念文章到四更,每天只睡一更,白天得空還要溜到打穀場和鄰居去下棋。

一天,匡超人真正打穀場和鄰居下棋,村裡的潘里正(村幹部)過來瞧了一回,又問了匡超人幾句話,匡超人又客氣又有禮,潘里正很欣賞他,又拿著他的手給他算了一命,說他命不錯,很快要交好運。匡超人不肯信。

晚上匡超人正伴著父親,一邊讀書,突然聽到外面吵鬧聲,原來是村子裡著火了,走出來一看,火勢兇猛已經燒紅半邊天。匡超人的大哥睡得懵懵的,爬起來只顧自己跑出去了,他嫂子抱著衣服哭,路也不會走了。

匡超人把父親背了出去,又回頭把嫂子拉出來,然後把母親又背了出來,才到門口,房子就塌了,差點沒出路,他哥嚇得都不知躲哪裡去了。

大火燒了半夜才熄滅,整個村子都燒成一片瓦礫場,匡超人揹著父親到莊頭和尚庵裡求住,和尚不肯,潘里正過來幫忙借房,和尚不敢違拗,借了一間房給匡超人家居住。

經過失火這一場驚嚇,匡太公的病情加重了,半夜,匡太公剛睡下,匡超人還在唸文章,被外面坐轎子經過的縣官李大人看見了,留了意,喚來潘里正詢問,里正就將匡超人家裡困難,他怎樣盡孝的事情給知縣講了,知縣聽了心裡很同情,讓里正告訴他去考縣考,如果文章不錯會提拔他。

孝子匡超人,讀《儒林外史》第十五、十六回

整理心得:

馬二先生真是古道熱腸,遇到別人有難,總能慷慨幫助,公孫枕箱事,他一下子把自己積蓄都拿出來,匡超人還鄉需要一兩銀子,馬二先生替他考慮周全,給了他十兩銀子。雖然後人會評價馬二先生教匡超人以八股文舉業為重是害他,但是馬二先生也是出於一片赤誠之心。

匡超人雖然貧窮,卻一路得到貴人幫助,跟他的禮貌和乖巧有很大關係,他知禮又客氣,不管生人熟人總是很客氣,儘管自己貧困到骨子裡,卻不抱怨,也沒有壞毛病,聰明又敏捷,所以總得別人幫助。

匡超人孝敬父母是真正孝敬,精神十足,每天起早殺豬磨豆腐,然後做生意,晚上伴著父親到三四更,還有勁頭讀書,白天還去和鄰居下棋,真是好精神。這樣貧困又這樣勤勉,難怪里正要幫他,知縣要提拔這樣的孝子。

孝子匡超人,讀《儒林外史》第十五、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