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無意間發現一石室,自此揭開一古老民族,現很多漢人是其後代

根據史書記載,鮮卑有五部,然而最顯著者當為拓跋部,還有慕容、宇文氏等。鮮卑在歷史上活躍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華北、西北地區就有鮮卑族的割據政權,到了劉裕建立代晉建宋,五胡十六國落下帷幕,最後以勝利姿態收尾的,是鮮卑拓跋部。

香港小學課本里有一首朝代歌,“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從這一句中,可以清楚的瞭解到鮮卑拓跋部政權建立的大致時間。公元386年,拓跋部建立北魏,53年後統一北方,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就是北魏,對那時的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人無意間發現一石室,自此揭開一古老民族,現很多漢人是其後代

我們知道,李世民也有鮮卑族的血統,有人指出李世民有四分之三的鮮卑血統,無論如何,不管是從血統上考慮,還是從政權更迭上考慮,如果沒有北魏的承前啟後,也就沒有隋唐盛世的輝煌。

可以說,沒有哪個民族跟鮮卑族一樣,將漢族的文化融合的這麼好,運用的這麼自如,也沒有哪個民族像鮮卑族一樣,在空前的民族大融合中融合的最為徹底,能夠將原始部落的尚武精神與華夏民族的輝煌文化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將一個歷史時代推向巔峰。

那麼鮮卑族的來歷究竟是什麼呢?為何憑空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在中國東北的鮮卑山上,曾經活躍著鮮卑拓跋部,他們是遊牧民族,甚至沒有自己的文字,差不多還處在結繩記事的時代,他們在大興安嶺繁衍生活。這個時代差不多是中原的夏商時代。

一人無意間發現一石室,自此揭開一古老民族,現很多漢人是其後代

強悍的匈奴部崛起後,一路追殺鮮卑人,追的他們差點滅絕,後來到大興安嶺的洞穴裡,過著洞穴人的生活。

這段歷史一直到北魏建立後,才被人知道,而且是透過“人相傳授”的口碑史料。

但是,強悍的匈奴人雄踞漠北,恃強凌弱,一路追殺著他們。鮮卑人幾乎無路可逃,最後逃到大興安嶺深處一個天然的洞穴裡,即鮮卑舊墟石室嘎仙洞,在此休養生息。

後來一考古學家無意間發現了當時鮮卑人發源的石室,從此這個古老的民族鮮卑再次展現在世人的眼前,石室坐落在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首府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處。

北魏建立後,拓跋貴族依據“人相傳授”的口碑史料,約略知道自己的祖先發源於大鮮卑山石室。石室坐落在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首府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處,鄂倫春人稱之為嘎仙洞。

一人無意間發現一石室,自此揭開一古老民族,現很多漢人是其後代

東漢時期,鮮卑族沿著匈奴敗走的路線一路遷徙,和帝時期北匈奴被擊敗,鮮卑就遷移到匈奴故地。當時南匈奴是幫助漢朝的,也被視為漢朝子民,他們融入了鮮卑,都稱自己是鮮卑人。

當時拓跋部的首長,將拓跋部分成了八份,大約是為了方便管理,他們稱拓跋八部。他們經過遷徙,到了河套平原東部,逐水草而居。因為環境改善了,拓跋部繁榮起來,勢力越來越強大。

西晉末年,拓跋部在永嘉之亂中依附西晉,那時他們已經有了國家的雛形。部落首領猗盧因抗擊匈奴、羯趙有功,被封為代王,定襄郡被稱為代國。這時候猗盧開始設立百官,要仿效漢制,行使君王絕對權力。當時拓跋部實行的是原始部落的民主選舉,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特權,他們當然不願意將權力拱手相讓,這樣一來他們中間產生了尖銳的衝突。

一人無意間發現一石室,自此揭開一古老民族,現很多漢人是其後代

當時代國有很多歸附者還有一部分漢人,鮮卑部將鮮卑八部稱為舊人,歸附的晉人、烏桓人等稱為新人。猗盧信任新人,引起了舊人強烈的不滿,猗盧又實行殘酷的刑罰鎮壓,殺了上萬人,結果引起內亂,猗盧被殺,拓跋部分崩離析。

什翼犍在338年重新統一拓跋部,建立代國,那時是東晉時期。什翼犍曾做過10年質子,深受漢文化影響,所以他即位後,鮮卑部的漢化就更加明朗了。

他設定的官職都仿效漢人法度,而且大力啟用漢人為官,官號完全複製晉朝,他制定法律很嚴苛,男女老少只要犯大逆之罪一律斬首,盜竊財物的盜一罰十。什翼犍遷都盛樂,此時鮮卑已經變成了農業部落,而不是遊牧和漁獵,封建因素得到鞏固。

可以說鮮卑部從有國家模型來說,到猗盧,再到什翼犍,經歷了無數風雨,歷經14代首領,才有了正規的國家。它的表現形式不再是血緣姻親,而是以地域來劃分,組成新的行政單位。

一人無意間發現一石室,自此揭開一古老民族,現很多漢人是其後代

因為有了國家,才可以吸納一些逃亡的部落和遷徙的人口還有戰爭的戰俘,才有了新的民族共同體。

當鮮卑部發展的上了軌道時,卻不幸的與前秦苻堅並軌而行,苻堅是有野心的,志在統一中國,所以不可能容得下代國日漸強盛。

公元376年,前秦苻堅滅掉代國,身患重病的什翼犍逃到陰山之北,太子寔君在堂兄拓跋斤的挑撥之下,起兵將什翼犍以及自己的繼母、六個異母弟弟全部殺死。

苻堅趁機起兵滅了代國,不過苻堅很痛恨殺父弒兄的行為,因為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拓跋寔君被他車裂了。他將代國一分為二,分別由劉庫仁和劉衛辰領導。

此時,鮮卑部又一個英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拓跋珪,當時他正慌忙跟著母親賀蘭氏,逃跑到舅舅家度過了10年心驚膽戰、隨時可能被殺的寄人籬下的日子。

一人無意間發現一石室,自此揭開一古老民族,現很多漢人是其後代

誰能想象到,十年後,這個僅有15歲的少年,竟然在盛樂重建代國,後來,拓跋珪稱魏王,改國號為魏,這就是北魏政權的開始。

拓跋珪即位時,形勢非常危急,高車、柔然、庫莫奚、獨孤部屢屢進犯,所以他不得不連年征戰,此時他曾經的親戚的利劍又屢屢伸向他,他又不能不回師滅掉劉衛辰部,經過一系列征戰與復仇,這個聰明伶俐的少年,變成了一個沉穩、很辣、有城府的君王。而北魏,也一躍而起,成為塞北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人敢不歸附,沒有人敢不臣服。

魏道武帝是位十分英明的君主,他也渴求漢族文化,他籠絡了一批漢族人才輔佐他,只要上門毛遂自薦,無論老少,一律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看是否能為他所用,因為他謙虛和包容,讓北魏日漸強大,最終北魏的勢力深入中原。

孝文帝時的一系列改革,使鮮卑人進一步封建化,北魏政權也完全中央集權化。當時北魏採取了一系列特別先進的制度,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比如北魏的均田制、北魏府兵制。後來隋、唐都用了北魏開創的制度,所以北魏是一個鮮卑民族漢化的過程,也做的很成功。

一人無意間發現一石室,自此揭開一古老民族,現很多漢人是其後代

那麼鮮卑族最終歸於何方呢?

有人說,孝文帝時期對漢人有過屠殺,也有過聯姻,鮮卑人一部分混入漢人血統,一部分透過屠殺漢人,鮮卑人鳩佔鵲巢,真正血統純正的古漢人已經不多了。

到隋唐時期,鮮卑已經不是民族實體存在了,但他們的後裔,仍然在政治舞臺和文化舞臺上熠熠生輝。不僅僅皇帝有鮮卑血統,而且達官顯貴很多都是鮮卑人,鮮卑人做宰相的在這兩朝就有20多位,其他的官員就不用說了。文化領域也有很多鮮卑人,唐初的長孫無忌,中唐的元稹以及元初的元好問,都是鮮卑人。

大多數鮮卑人都融入了漢族,有一部分融入契丹,與北魏同時存在的一部分鮮卑人,有一部分演變成錫伯族。雖然錫伯族只是鮮卑留在北方的一小部,但卻頑固的聚集在一起,一千年都沒有解散。他們遊獵與拓跋祖地嘎仙洞四周,是對鮮卑族興起時遊牧生活的眷戀和嚮往。

從北周滅亡,到隋唐興起,是鮮卑人興盛的極點,也是這個民族隕落的開始,從此鮮卑作為一個完整的民族不復存在,他們像一條條魚一樣,遊入漢人這個大的魚缸,在分崩離析的同時,又以他們的方式獲得了新生。

有人說,鮮卑民族是最有智慧的,因為在五胡十六國那樣大屠殺中,拓跋部都能躲過民族滅亡的危機,生存下來,並且強盛。他們總能準確的把握到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歷史上有很多少數民族侵略漢族,試圖在意識形態上取而代之,結果都失敗了,即使曾經強大的元朝,也不過存在了百年,只有鮮卑人是例外,因為他們不是消滅而是學習。

如今,鮮卑已經融入其他民族中,成為又一消失的古老民族。

附:鮮卑族八大姓(由複姓改為漢姓)

丘穆陵氏→穆氏、獨孤氏→劉氏、步六孤氏→陸氏、賀賴氏→賀氏

賀樓氏→樓氏、勿忸氏→於氏、紇奚氏→嵇氏、尉遲氏→尉氏

其實現在的很多漢族人都是鮮卑的後代,只是在民族融合中已經沒有鮮卑的種種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