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適合送別時吟誦的詩句,既顯情深又不淒涼

文/夢天天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唐.王維《送別》

《山中送別》是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寫送別友人,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

一句適合送別時吟誦的詩句,既顯情深又不淒涼

一、創作小故事

王維深於佛學,熟悉佛教經典。他因欽佩《維摩詰經》中智者維摩詰的辯才,故拆開了他的名字,給自己命名為維,而字曰摩詰。

他多才多藝,除作詩外,又精通繪畫、音樂、書法。能以繪畫、音樂之理通於詩,達到了詩情畫意完美結合的高度藝術境界。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餘首,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業,後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唸佛。

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今西安)東南的藍田縣藍田山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

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樹林也有溪谷,其間散佈著若干館舍。

王維與他的知心好友在這裡悠閒自在地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但是友人因某種原因不得不離開,倍感落寞的王維在送友人離開後寫道:

我在山中將你送走後便黯然神傷,直到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

那青草到了明年春天又會抽出綠芽,而我的朋友啊,你還會回來嗎?

一句適合送別時吟誦的詩句,既顯情深又不淒涼

二、詩臨其境

王維的這首《送別》,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已送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而次句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透過時間的跨越,讓人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詩人的愁緒之深。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透過掩柴扉的舉動,加上日暮的環境渲染,使得離別蒙上一層更加淒涼的滋味。掩柴扉雖只是一個很平常的動作,然而此刻卻是那樣的沉重。夕陽已經西下,不免擔憂朋友此刻行至何處?是否找到落腳之地?

讀到這句詩的時候,我們彷彿看到一個老人在夕陽西下的時候,站在柴門前滿面憂愁、翹首遠望,猶猶豫豫關門的樣子。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詩人和友人之間的情誼之深,以及對友人的關懷和擔憂。

這首送別詩的主體體現在後兩句上。詩的三、四兩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由《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兩句化來。但《楚辭·招隱士》是在為友人久去不歸而嘆息,這兩句詩則在與友人分手的當天就唯恐其久去不歸。

詩人在這裡引經據典,渾然天成,使得詩中人內心深處的深情話語自然流出,可謂起到了點睛之筆,不僅貼切,而且靈活、巧妙。

一句適合送別時吟誦的詩句,既顯情深又不淒涼

末尾 “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本應該在和朋友離別之際問出,這裡卻是在友人離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詩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

這樣一來,所寫的就不只是一句送別時的普通問詢,而是送走友人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從送走友人到日暮還為離別時的愁緒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卻已經盼著他早日回來,同時又擔憂他不再回來。

古代不像現在,想念友人只需要打一個電話即可,那時人們一旦分離就很難再聯絡,可以說分離幾乎就意味著永別,所以詩人有這樣矛盾的心理便是再平常不過的了。

因此,“歸不歸”三字,將詩人一邊疑惑友人去而不歸,一邊又盼望友人明春歸來的矛盾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

一句適合送別時吟誦的詩句,既顯情深又不淒涼

結語: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不寫離別時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希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

詩中隻字未提“離愁”,卻處處是“離愁”,為 “送別”而作詩,卻又為“相聚”而“鋪墊”,將淒涼化為希冀,讓人在失意難過之際卻又心生期盼,實為妙哉。

因此,這首詩的後兩句“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最適合送別友人時吟誦,既不會顯得格外淒涼,又能體現出友人之間的情真意切。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學會了嗎?記得下此送友人離別,要說:“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哦,這樣才顯得高階大氣上檔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