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親通婚有違人倫,被大多數國家拋棄,為何日本皇室卻樂此不疲?

文|格瓦拉同志

近親通婚這種陋習不僅有違人倫道德,而且所生育的子女大機率會淪為智障、畸形兒或白血病患者,因此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便陸續遭到絕大多數國家的拋棄、禁止。不過,在日本皇室中,近親通婚的現象卻一直很流行,直到二戰結束後才慢慢走向終結。那麼,日本皇室為何對這種陋習樂此不疲?這種做法的背後有哪些考量或不得已的苦衷?

01日本皇室的近親通婚有多嚴重?

其實,近親通婚這種事並非日本皇室所獨有,在古埃及托勒密王朝中也相當盛行,甚至在禮法甚嚴的古代中國也並未斷絕,例如,漢惠帝曾迎娶親外甥女張嫣為皇后,而唐德宗則與表姑郭氏締結連理。不過,托勒密王朝僅存在300年,而中國皇室中近親通婚的現象極為罕見,並且從宋朝開始便禁絕。反觀日本皇室,則是在長達兩千餘年的時間裡,始終存在著近親結婚現象。

推古天皇畫像

翻閱日本史書,皇室近親通婚的事例比比皆是,並且不限於同輩之間,叔侄甚至祖孫聯姻的現象也並不鮮見。例如,仲哀天皇娶堂侄女氣長足姬為妻,仁賢天皇的皇后是他的堂姑春日大娘皇女,他們生活的時期,中國正處在兩漢南北朝時代,日本此時正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

中國處在隋唐兩朝時,社會風氣非常開放,其明顯特徵之一便是宮廷流行不倫之戀,而受到這種不良風氣的影響,近親通婚的現象在日本皇室更是大行其道。例如,首任女天皇-推古天皇嫁給同父異母的哥哥敏達天皇,皇極女天皇先後嫁給從叔伯高向王和從叔伯舒明天皇,元明女天皇則是持統天皇的妹妹兼兒媳、草壁皇子的姨母兼老婆、文武天皇的生母,關係何其混亂!

日本首位平民皇后正田美智子

唐朝以後,日本皇室近親通婚的現象雖然有所收斂,但並未斷絕,甚至在進入文明社會後,時為太子的昭和天皇依舊在1924年迎娶堂妹久邇宮良子為妻(香淳皇后,昭和天皇堂伯久邇宮邦彥親王的長女)。直到平成天皇做太子時,才迎娶平民之女正田美智子為妻(今上皇后),日本才出現首位來自民間的后妃。

02原因之一:創世神話的鼓勵

熟悉日本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二戰結束前的漫長時間裡,日本一直是個神權國家,實行政教合一的制度。按照日本的創世神話,天照大神創造了日本列島和包括人類在內的萬物生靈,而天皇則是她派到人世間的子孫,要代替她統治萬民。但鮮為人知的是,天照大神的父母伊邪那岐命、伊邪那美命原是一對親兄妹,而天照大神後來也跟親弟弟速須佐之男命連生5子3女,可謂“多子多福”。

天照大神

從日本創世神話來看,第一、二代天神都有近親結婚的經歷,從而生下佈滿日本各個角落的大小神祗,也將近親結婚的基因傳給後世子孫,使其成為人世間子嗣繁衍的一種手段,這大概就是日本皇室盛行近親結婚的神權思想基礎。正是因為有祖先當榜樣,無怪乎後世子孫可以理直氣壯的有樣學樣、發揚光大。

03原因之二:現實考量

當然,除了創世神話的鼓勵外,日本皇室之所以盛行近親通婚,還跟保持家族血統的純正性有很大關係。其實,日本自從確立天皇制後,除個別時段外,真正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卻是權臣而非天皇。這些權臣雖然所居官職不同,但無一例外都是日本的真正主宰,擁有廢黜、改立天皇的權力。此時的天皇,實際上只是權臣手中的“橡皮圖章”,既然沒有實權,大可以保持“萬世一統”的局面。

後櫻町天皇畫像

儘管神權保護傘和虛君政治能夠保證天皇活下去,可萬一他沒有男性繼承人,江山將託付給何人便成為大難題。為此,日本皇室適時引入女天皇制,一旦老天皇死後沒有兒子,或者兒子太小的話,則由皇后或公主出任天皇。但是,在男尊女卑思想嚴重的日本,女天皇僅是過渡性角色,最終要被家族中的男性人選所取代,而為了保證男性繼承人的血統純正,天皇家族只能長期實行內部通婚制度。

當然,皇族近親結婚也並非全然出於繁衍子嗣的考量,透過聯姻籠絡強勢皇族成員,往往能起到凝聚皇族共識、維護天皇權力的作用。例如,天智天皇為籠絡位高權重、深孚眾望的弟弟大海人皇子(天武天皇),不僅冊立他為太子,而且還把4個女兒嫁給他做妻妾。而正是在天武天皇的統治下,日本進一步加強天皇專制的中央集權體制,並鞏固和發展了“大化改新”的成果。

昭和天皇

正是基於創世神話的鼓勵和保持皇族血統純正、凝聚家族共識等現實性考量,日本皇室在長達兩千餘年的時間裡,始終存在著近親結婚現象,堪稱“奇葩”。不過,隨著昭和天皇發表著名的《人間宣言》,使得天皇的身份由神變為人,加之日本在美國的幫助下完成民主化改造,使得天皇家族沒有必要再頑固的堅持內部聯姻。由此一來,日本皇室近親結婚現象總算是走進歷史。

參考書目

舍人親王:《日本書紀》,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太安萬侶:《古事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井上清:《日本歷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吳廷璆:《日本史》,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4年版。

園部逸夫:《閱讀日本書系:思考皇室制度》,社會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