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是趙州橋的修建者,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籍在隆堯

北宋的活魯班是誰

趙州橋是馳名中外的古橋樑,許多人都知道,趙州橋的修建者為李春。唐中書令張嘉貞所作的《趙州大石橋銘》,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是:“趙州洨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李春的祖籍在隆堯。

李春是趙州橋的修建者,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籍在隆堯

李春,東魏末年柏仁人(今隆堯縣)。他的父親是一名石鑿技術很高的石匠。李春童年時聰穎過人,鄉民們閒玩劃地遊戲,如“走四子”、“九子圍葫蘆”等,誰也贏不了小李春。大家都說這孩子將來肯定是個奇才。李父看到兒子精明敏捷,便把他送到鄰村的李學究家去讀書,因為李家先生的名字也帶有春字,所以李春就改名李通。李春在用功讀書識字的同時,非常喜歡算術。有一次先生出了一道算術題:“一夥老頭去趕集,半路碰上一堆梨,吃仨多仨,吃四個短倆。”意思每人吃三個還剩三個,每人吃四個就差兩個,問誰能算出來?李春不假思索就回答是五個老頭十八個梨,李先生因此非常驚歎李春的聰敏。

李春是趙州橋的修建者,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籍在隆堯

李春年歲稍長,家境漸漸衰敗。於是,李春便放棄學業跟隨父親上山鑿石。由於他對算術的偏愛,算起數來得心應手,所以村裡人分地、蓋房都少不了找他去計算。李春還根據所學知識編出了好多算題,諸如:“一塊高粱紅丹丹,一夥佃農圍著扦,扦七壟長七壟,扦八壟短十三。”求多少個佃農?多少壟高梁?“二十個磚,二十人搬,漢子搬仨,婦女搬倆,兩個孩子抬一個。”求幾個漢子?幾個婦女?幾個孩子?“一百一十一根針,一夥婦女圍著分,只許把針分均,不許折斷針。”求針和婦女各多少?這些算題一直流傳至今。當時父親每次出去承攬石頭活,也都由他造出預算。按他所造的預算,每項工程所備的材料都與實際不缺不少,不剩不餘,恰到好處。李春心靈手巧,思路開闊,他設計的造型和做出來的石活總比別人的新穎奇特,具有超前意識和豐富的想象,人們都稱他是活魯班。從此,李春的名字越傳越遠。

李春是趙州橋的修建者,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籍在隆堯

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後,疆域遼闊,經濟發達,中外文化交流頻繁。被譽為“四通之域”的趙州,北上可通涿郡薊縣(今北京市),南下可達東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東至冀州,西通太行。陸路車旅絡繹不絕,水運船隻晝夜繁忙。發源於獲鹿五峰山的洨河流經趙州城南,每逢夏季,雨水山泉順流而下,洪濤洶湧,給兩岸車輛行人帶來極大不便,當地人們渴望建橋,爭相捐資。

李春是趙州橋的修建者,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籍在隆堯

為了建橋,官府先後到贊皇、獲鹿、柏仁等地勘察石質,尋找工匠。當得知名匠李春的情況後,專程邀請李春為修建大橋的總指揮,李春欣然前往。經過周密考察和對比,決定用柏仁境內的唐山、幹言山的石頭造橋。同時根據水陸交通的需要和自然地理環境的特點,精心繪製圖紙,詳細計算用料,挑選能工巧匠,集思廣益,使設計達到精確無誤。

李春是趙州橋的修建者,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籍在隆堯

李春親自上陣,嚴格把關使所造的石橋不僅雄偉美觀,而且堅固如磐,成為一座舉世聞名的橋樑。修橋的那些日子,運送石料的大車小輛川流不息,往來穿梭於趙州與隆堯之間,因此,當地就有“修了趙州一座橋,吃了堯城半架山”的民謠,一直流傳至今。

李春是趙州橋的修建者,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籍在隆堯

趙州橋的建成,反映了隋匠李春的智慧和敢為天下先的膽識。據唐中書令張嘉貞所作的《趙州大石橋銘》載:“趙州洨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又據北京大學所編《金石匯目分編》卷三《補遺》中記錄,在趙州橋下曾有一塊唐山石工李通題名石,上有“開皇十(?)年”字樣,證明了隆堯的李春即是趙州橋的修建者。

李春是趙州橋的修建者,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籍在隆堯

宋代詩人杜德源的《趙州大石橋》贊曰:駕石飛樑盡一虹,蒼龍驚蟄背磨空。坦平箭直千人過,驛使馳驅萬國通。雲吐月輪高拼比,雨添春水去朝東。休誇世俗遺仙蹟,自古神丁役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