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六陵,緣何建在富盛寶山?

北宋皇陵在哪裡

宋六陵,緣何建在富盛寶山?

宋六陵,緣何建在富盛寶山?

宋六陵,緣何建在富盛寶山?

根據紹興日報的報道:

宋六陵“不合情理”地建在兩山間的低窪谷地

“第一次來到富盛寶山的人,一定會納悶,宋六陵南北皆山,而南宋的皇帝、皇后,放棄自然的高地,竟然將墓穴埋葬在兩山之間的低窪谷地,這是很奇怪的做法。江南多雨,地下水位高,自古以來人們選擇自然高地埋墓。這是江南通乎古今的慣例,倘若掩埋於平野,墳墓必將為雨水和地下水所吞噬,與葬身水火無異。而宋六陵捨棄高地不用,將諸攢宮埋在平地,不合情理。”李暉達參加宋六陵考古多年,在他看來,要了解宋六陵,必須解開這一疑惑。

“想要解釋這個現象,必須從河南鞏義北宋皇陵說起。”李暉達說,北宋皇陵位於鄭州鞏義市(原名鞏縣)的西南部,諸陵南依嵩山北麓,北傍伊洛河水的黃土崗地,共有7座皇帝陵以及宋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的永安陵,並袝葬有22位皇后,以及上千座皇室成員的陪葬墓,習稱“七帝八陵”。北宋皇陵所處的自然地勢,就呈現“南高北低東穹西垂”之狀,這符合宋金時期中原地區流行“五音姓利”陰陽堪輿術的擇地要求。

所謂“五音姓利”,根據北宋官修的堪輿書——王洙等編撰的《地理新書》,把姓氏分成宮、商、角、徵、羽五音,再將五音與五行(土、金、木、火、水)四方相聯絡,推斷與其姓氏對應的陽宅陰宅方位吉凶,即所謂“大利向”。

北宋時期,“五音姓利”是官方的堪輿術數系統,為皇室、士大夫、官員及富裕平民階層所遵循。按照五音的分法,北宋皇室趙姓屬於“角音”,趙是國姓,也稱“國音”。角音與木行對應,木主東方,陽氣在東,陰宅地形宜“東南仰高、西北低垂”,這就是角音墓地的大利向”。

“由於自然環境和人文傳統不同,北方和南方喪葬習俗差異甚大。北方多平原,南方多山地丘陵,地形比較破碎,很少有一塊完整的平地。因而,北方多家族成員聚集埋葬,南方多分散。因而在墓葬方式上,北方中原地區多采用‘五音墓地’,而江南地區多采用‘形法墓地’,既依山就形而建,講究風水學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劉未在解釋南北墓葬的差異時這樣說。

會稽山龍瑞宮、泰寧寺、攢宮西北側,南宋皇陵在紹興曾有三個選擇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北宋是在非常突然的情況下滅亡的。南渡初年,一幫知識分子飽含故國情懷,胸懷著光復中原王朝的美好心願。為強調其正統,就會強化其祖宗故事,強調中原王朝原有的皇家體制,而陵園制度是皇家體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當時的南宋王朝而言,遵循祖制,‘五音姓利’不可違背。”李暉

達說。

南宋建炎四年(1130),兵荒馬亂,孟皇后幾度輾轉,最後回到了紹興。紹興元年(1131),孟皇后去世,初葬於紹興寶山攢宮,或許誰也沒有料到,這無形中開了南宋祖陵的先河。紹興十二年(1142),宋金和議,從此以後,宋金以淮河為界,各分南北。南宋王朝再無北顧希望。宋徽宗靈柩倉促南返,擇地安葬,在當時是一件大事。在南宋初期,宋室不可能放棄祖制,“國音姓利”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刃,無法迴避。

當時,在紹興地區就有3個選擇,分別是會稽山龍瑞宮、位於皋埠街道牌口村的泰寧寺青山園地(曾經是陸游祖上祖墳地的功德寺)、孟皇后攢宮西北側。

“國音姓利”要求帝陵坐東南,朝向西北,呈一個落坡的狀態,這樣一個山形地勢,會稽山龍瑞宮地形不符,首先被排除。泰寧寺青山園地,因其地勢低窪,亦不可用,而被放棄。最後選擇了孟皇后攢宮西北側。因其“形勢高大,林木鬱茂,土色黃潤,一帶王氣秀聚……庶幾山岡順於國音,風水便於地理。”(《南宋帝陵攢宮的形制佈局》)自宋徽宗永祐陵之後,寶山這塊地方不斷上演著“國音姓利”皇家園林的建設。

 南宋皇陵營建,面臨照搬中原傳統還是入鄉隨俗之困

“照搬中原傳統還是遵循南方的喪葬習俗,這是南遷之後,宋氏皇家和不少官員面臨的問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不少官員都選擇了在地化。一來江南地區很難有大塊的平整土地,二來江南地區地下水資源豐富,深埋安葬的技術條件也無法滿足。江南地區遵循的形勢派、理氣派風水學,講求‘龍、砂、水、穴’四大要素,也漸漸被更多南遷人士所接受。南渡的第一代移民,身上並無皇家這種特殊的政治包袱。”鄭嘉勵說,1967年發掘的杭州半山鋼鐵廠南宋韋謙夫婦墓,採取石槨、石頂的墓室形式,葬于山麓高地,隨葬有紹興十九年(1149)文思院鑄“建寧軍節度使之印”官印。

韋謙,韋淵次子,是高宗生母韋皇后的侄子,《宋史·外戚下·韋淵傳》載“韋謙,好學能詩,官至建康(寧)軍節度使”,這是一個地位尊貴的外戚,也是南宋的“第一代移民”,因為南方的自然條件與中原迥異,南渡之初,其下葬就已完全採用江南的典型形式;“東萊呂氏”的呂夷簡家族,北宋時期在河南新鄭神崧裡已有多代人聚葬的“五音墓地”,靖康亡國後,子孫南渡,呂祖謙的曾祖父呂好問、祖父呂弸中、叔祖呂用中、呂忱中,都是“第一代移民”,他們的墓地在金華武義縣明招山的山坡上,因地制宜,各墓朝向不一,視具體地勢而定。武義呂氏家族墓,在核心價值上,符合中原祖先的做法;在技術上,符合江南地區的做法,有舍有棄。

南宋士大夫喪葬觀念上的轉變,也是一種在地化的選擇。南宋皇室在陵墓營建的過程中,由於地形原因,已很難嚴格遵循“國音姓利”要求。此外,對於一個南渡數十年的政權,“國音姓利”遭到了當時一部分士大夫的反對,這其中便有以朱熹為代表的南方官員。他在《山陵議狀》中指出,儘管宋朝墓葬都採取這種制度,但是在這期間,皇帝多次面臨無後情況,靖康之變,宋氏宗廟也毀於一旦,利在何方?

關於變革皇陵制度,朱熹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臣自南來,經由嚴州富陽縣,見其江山之勝,雄偉非常。蓋富陽乃孫氏所起之處,而嚴州乃高宗受命之邦也。說者又言臨安縣乃錢氏故鄉,山川形勝,寬平邃密,而臣未之見也。”在他看來,富陽和臨安,山川形勝,都是帝陵不錯的選擇。不過,朱熹的建議並未被採納。

“在形制上,我們可以看到南宋後幾位皇帝的陵墓越來越小,到宋寧宗永茂陵修建的時候,已經到了無地可用、無法可想的程度了。後來,只能調轉方向安葬,名義上採用了‘國音小利向’的安葬之法,實際上已經拋棄原先的陵墓制度,採取了因地制宜的方式。後來的理宗、度宗毫無疑問地葬到了山上。釐清宋六陵的攢宮位次,以此來印證和探討南宋皇陵陵園制度的變遷,這也是考古工作和歷史相結合的一個重要連線點。”李暉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