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場一副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讓人更加反感

引言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

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喜書對聯,由於他的字筆若驚鴻,每年度除夕夜,他只要寫好對聯貼到門上,就會在除夕夜黑風高之時被人偷走。於是到了這年除夕夜,他為了防止又被欣賞自己字的人偷偷拿走對聯,就寫了這樣一副對聯:上聯是福無雙至,下聯是禍不單行。果然這樣一幅寓意不好的對聯在除夕夜並未得到賊的光顧。待到初一早上,

王羲之又提筆分別在這幅不適合在一年到頭的除夕夜貼在門楹上的對聯下邊續上三個字,變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儘管只佳航了三個字,但是在大書法家的巧思下,這就是一副完全意義不同的上乘之作了。

由此可見,看似貌不驚人的一副對聯,實則蘊含了一年到頭的美好願景,繼承的是華夏文明中流傳下來的古人的智慧。不同的對聯自然有不同的寓意在裡面,婚喪嫁娶大小事宜往往都會出現它的身影。

火葬場就有這樣一副發人深思的對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先到後到先後全到”以寥寥數語, 做到文情並茂, 通俗與哲理兼備, 給人以不同尋常的感受。火葬場一副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讓人更加反感。

一、中華瑰寶, 歷千載而彌珍

如果把中國語言文化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楹聯則是其中一朵美麗的浪花。據考證,對聯當濫觴於戰國期間,從流傳至今的建築和民族心理可知,古中國人崇尚的形式美就是對稱和平衡。恰好對偶句便是對稱與平衡的語言形式。再加上春聯則有元日懸貼楹聯的習俗,對聯文化就流傳至今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詩歌中, 對仗的詩句已經俯拾即是。如, 曹操的《短歌行》:“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左思的《詠史》:“振衣千仞岡, 濯足萬里流。”等等。

經過唐人聰明、智慧的陶冶和嘔心瀝血的汗水澆灌, 文字的對仗功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為對聯的產生、發展和繁榮, 創造了豐腴肥沃的土壤, 綿綿不盡地綻放出奼紫嫣紅的各種對聯。從發展脈絡看,對聯是遊離於詩詞歌賦之外的對偶句。

和詩詞歌賦不同的是,對聯更加具有趣味性,能夠更加的通俗易懂,哪怕是目不識丁的人也能在聽到這幅對聯的時候明白這幅字的意思,這也是對聯之所以流傳至今的原因。

看古人篆刻雕蟲,在小小的空間發揮對聯的魅力,實非小技;如今我們技術先進,有了更為方便的碼字方式,敲打鍵盤有了更大發揮的空間, 應有大觀。

就拿火葬場的這副對聯來說,它符合這一特殊場合的特點,又蘊含了人生的道理在裡面,說起來十分應景,但作為觀眾乍一看卻可能會感到不適。

二、細細品嚐,別有一番收穫

很多人平日裡都會忌諱談論生老病死的話題,一是這類畫題過於沉重,二是我們的民族文化心理結構流傳至今,很深層的一部分就是好生惡死的,這是人趨利避害的本能。所以也難怪

很多人看到“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的時候會感到不適,

試想一下在醫院看到也是一樣的,雖說難免讓觀眾看了會感到一絲絲有些咒人的意味,可是誰平時都難免有個頭疼腦熱。至於火葬場就更好理解了,我們心裡都明白,人終歸有一死的。

這個上聯的意味已經足夠揣摩一陣子了,如何巧妙的對上下聯是很要下一番功夫的。“先到後到先後全到”中“先後”對應“早晚”,時間概念相對,“來”和“到”又有空間的想象相對,可以說是字字珠璣,令人歎為觀止。

平仄對仗工整,意義一語雙關,如畫龍點睛使人更醉心於此,這麼細細品味一番,頓覺回味無窮, 做到了雅俗共賞。

結語

對聯在數千年的發展中儘管被認為是難登大雅之堂;歷朝歷代, 斥為雕蟲, 但其生命旺盛, 可以說名山大川還是家庭尋常之處都俯拾皆見,隨處可得。既可抒情言志, 狀物寫意, 繪景敘事, 內容形式多樣;亦可批評諷刺, 賀喜慶功,人民喜聞樂見。哪怕上述的一則小小的對聯組合起來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蘊含著人生苦短,在短暫的人生裡要盡情發揮自己的一分光熱的道理,只有做到了這樣,我們才能在生命的盡頭,回首往事的時候,不留下遺憾。

參考文獻:

《短歌行》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