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為何不投奔劉備?曹丕為何率眾人在文壇才子王粲墓前學驢叫?

驅馬去之棄不忍聽此言什麼意思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為著名學者蔡邕所賞識。初平二年(192年),因關中騷亂,前往荊州依靠劉表,客居荊州十餘年,有志不伸,心懷頗鬱郁。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荊州,不久,劉表病逝,其子劉琮舉州投降,王粲也歸曹操,深得孫權,於北還途中病逝,終年四十一歲。

王粲為何不投奔劉備?曹丕為何率眾人在文壇才子王粲墓前學驢叫?

王粲系東漢“建安七子”之首。父祖都是士族名流。17歲時逃往荊州依託劉表,後為曹操所重用,官居“侍中”。著作以詩賦見長,著有《王侍中》《七哀詩》《登樓賦》等,遊子與

思鄉感情

較重,情調低沉。有些作品深刻反映了軍閥混戰和社會苦難。

王粲有一次和友人同行,停下來讀路邊碑文,友人問他能背誦嗎?王粲說:“可以。”當即表演,一字不差。又有一次,王粲看人下棋,棋局被人碰亂了,王粲憑著記憶,把棋子重新擺好。下棋的人不信,以為他亂排,用手巾帕蓋在棋盤上,請王粲在另一個棋盤上重擺一遍。王粲擺出來後,子都沒錯,令人驚歎。

當時,蔡邕名重一時,來訪者絡繹不絕,每日車騎填巷,賓客盈門。一天聽說王粲來訪,蔡邕急著前去迎接,把鞋子都穿倒了。大家都在猜想,不知是來了個什麼有名人物?及至王粲登堂,不過是一個身體瘦弱的少年。滿座賓客,無不驚愕。

蔡邕卻熱情地向大家介紹說:“這是王公(指王粲祖父王暢,位列三公)之孫,有了不起的學問,我趕不上他啊!”又指著自家的藏書說:“我家裡的這些書籍文章,全都準備給他。”對王粲可謂推崇備至。

後來為避李催、郭汜之亂,王粲流寓荊州,只因其貌不揚,而遭到劉表冷遇,鬱郁不得其志。直到歸附曹操,官拜侍中以後,他的才能才得以施展。

蔡邕和曹操,可謂識才之俊傑呀!

王粲在詩賦上的成就高於其他六人。劉勰《文心雕龍·才略》提到:“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辭少瑕累,摘其詩賦,則七子之冠冕乎。”王粲的哀思表現在作品上,其代表就是《七哀詩》與《登樓賦》。最能代表建安文學的精神。王粲《七哀詩》說:“……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南登灞陵岸,同首望長安,悟彼林下泉,喟然心碎肝。(或作“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把在亂世的經歷見聞,融入於作品之中,留下最真實的記錄。

王粲(177-217),字促宣,山陽郡高平縣(今任城區)人,系東漢“建安七子”之首。父祖都是士族名流。17歲時逃往荊州依託劉表,後為曹操所重用,官居“侍中”。著作以詩賦見長,著有《王侍中》《七哀詩》《登樓賦》等,遊子與

思鄉感情

較重,情調低沉。有些作品深刻反映了軍閥混戰和社會苦難。

曹操的兒子曹丕是魏國的第一位君主,也是當時的文壇領袖,他與“建安七子”的關係十分密切,經常和他們在一起飲酒

做詩

。在“建安七子”當中,王粲是公認的最富才華的人。他為人詼諧幽默,出語不凡。比如,當他高興的時候,就喜歡學驢叫,常引得大家捧腹不已。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王粲隨曹操征討孫吳,次年,王粲病死,時年41歲。作為王粲最好的朋友,曹丕不勝傷感。曹丕感嘆,王粲的死是文壇的一大損失。

於是,曹丕特意為王粲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他親自帶著這批文人雅士去祭奠王粲。在王粲墓前,曹丕說道:“什麼官話、套話之類的東西就不要說了。王粲平日最愛學驢叫,讓我們一起學一次驢叫,送他入土為安吧!”

隨即,曹丕率先學起驢叫。在場的其他人也跟著學起來,一時間,王粲墓前響起了一片此起彼伏的驢叫聲。

在現代人看來,“學驢叫”這種送葬儀式似乎不可思議,更何況是在封建時代。但是,它反映的正是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個性解放、放浪不羈的內心世界,一種不拘於固定形式對友人真心的祭奠,更體現了曹丕與“建安七子”的特別感情。其實,我們祭奠一個人,懂得他內心的真正需求,給予他心靈的快樂便足矣。這樣,“皆作驢叫”有何不可呢?

七哀詩三首·其一

【原文】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王粲為何不投奔劉備?曹丕為何率眾人在文壇才子王粲墓前學驢叫?

【譯文及註釋】

譯文

西漢的都城長安城上空已是黑雲亂翻,李傕、郭汜等人在這裡製造事端。

我忍痛告別了中原的鄉土,把一身暫託給遙遠的荊蠻。

送行時親戚眼裡噙著淚水,朋友們依依不捨攀著車轅。

走出門滿目蕭條一無所見,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

一個婦人面帶飢色坐路邊,輕輕把孩子放在細草中間。

嬰兒哭聲撕裂母親的肝肺,飢婦人忍不住回頭看,但終於灑淚獨自走去。

“我自己還不知道死在何處,誰能叫我們母子雙雙保全?”

不等她說完,我趕緊策馬離去,不忍再聽這傷心的語言。

登上霸陵的高地繼續向南,回過頭我遠望著西京長安。

領悟了《下泉》詩作者思念賢明國君的心情,不由得傷心、嘆息起來。

註釋

①西京:指長安,西漢時的國都。東漢建都在洛陽,洛陽稱為東都。董卓之亂後,漢獻帝又被董卓由洛陽遷到了長安。無象:無章法,無體統。

②豺虎:指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遘患:給人民造成災難。

③中國:中原地區。

④委身:置身。荊蠻:即指荊州。古代中原地區的人稱南方的民族曰蠻,荊州在南方,故曰荊蠻。荊州當時未遭戰亂,逃難到那裡去的人很多。荊州刺史劉表曾從王粲的祖父王暢受學,與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

⑤追攀:追逐拉扯,表示依依不捨的樣子。

⑥完:保全。以上兩句是作者聽到的那個棄子的婦人所說的話。

⑦霸陵:漢文帝劉恆的陵墓,在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岸:高坡、高岡。漢文帝是兩漢四百年中最負盛名的皇帝,這個時期的社會秩序比較穩定,經濟發展較快。所以王粲在這裡引以對比現實,抒發感慨。

⑧《下泉》:《詩經·曹風》中的一個篇名,漢代經師們認為這是一首曹國人懷念明王賢伯的詩。下泉,流入地下的泉水。

⑨喟(kūi虧)然:傷心的樣子。這首詩最後四句的意思是,面對著漢文帝的陵墓,對比著當前的離亂現實,就更加傷心地領悟到《下泉》詩作者思念明主賢臣的那種急切心情了。

王粲為何不投奔劉備?曹丕為何率眾人在文壇才子王粲墓前學驢叫?

【作品鑑賞】

《七哀詩三首·其一》是魏晉王粲創作的詩詞,聯想起悲慘的往事,蘊涵著無限的感慨和哀傷

“七哀”,《文選》六臣注呂向注云:“七哀,謂痛而哀,義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聞見而哀,口嘆而哀,鼻酸而哀。”這是望文生義。元人李冶《敬齋古今黈》雲:“人之七情有喜、怒、哀、樂、愛、惡、欲之殊,今而哀慼太甚,喜、怒、樂、愛、惡、欲皆無有,情之所繫惟有一哀而已,故謂之七哀也。”亦頗牽強。《七哀》是樂府歌辭,今人餘冠英說:“所以名為‘七’哀,也許有音樂上的關係,晉樂於《怨詩行》用這篇詩(指曹植《七哀》)為歌辭,就分為七解。”(《三曹詩選》)較有道理,可以參考。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西京,指長安。東漢都城洛陽,洛陽在東,長安在西,故稱長安為西京。豺虎,指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人。長安亂得不成樣子,是因為李傕、郭汜等人正在作亂,他們大肆燒殺劫掠,百姓遭殃。這兩句寫社會的動亂。詩人正是在這種動亂之中離開長安的,這裡交代了詩人離開長安的原因。

“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這裡點出詩人離開長安以後的去向。“復”,值得注意,這說明詩人的遷徙不是第一次。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驅使吏民八百萬人入關,詩人被迫遷移到長安,此時為了避難,又要離開長安。這個“復”字不僅表現了眼前悽楚的情況,而且勾起了悲慘的往事,蘊涵著無限的感慨和哀傷。“中國”,中原地區。我國古代建都黃河兩岸,因此稱北方中原地區為中國。“荊蠻”,指荊州。荊州是古代楚國的地方,楚國本稱為荊,周人稱南方的民族為蠻,楚在南方,故稱荊蠻。這兩句是說,離開中原地區,到荊州去。這是因為當時荊州沒有戰亂,所以很多人到那裡去避亂。王粲因為荊州刺史劉表,與自己是同鄉,而且劉表曾就學於王粲的祖父王暢,兩家有世交,所以去投靠他。

《七哀詩三首·其一》寫詩人初離長安在郊外所見難民棄子的慘狀,感嘆於盛世的難得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寫離別時的情景。這兩句是互文,“悲”的不僅有“親戚“,還有“朋友”;“相追攀”的也不僅有“朋友”,還有“親戚”。詩人描寫送別時的表情和動作,固然是為了表現詩人和親戚朋友的深厚感情,更重要的是製造一種悲慘的氣氛,使人感到這是一場生離死別。

詩人離開了長安,離開了親戚朋友,一路上見到的景象觸目驚心:“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見到的是累累的白骨,遮蔽了無垠的平原。這是“豺虎”作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這場戰亂造成的悲慘景象,曹操《蒿里行》寫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所詠是同樣的情景,可以參閱。以上是“鳥瞰”,下面六句寫的才是典型事例:“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淚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這六句同樣緊承“出門無所見”。詩人見到的不僅是“白骨蔽平原”,還有“飢婦人”棄子的事。婦人愛子,這是正常現象;婦人棄子,這是反常現象。這種反常現象的產生,是由於戰亂。

因此,詩人以慘絕人寰的事例深刻地揭露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鮮明而生動,催人淚下。吳淇說:“‘出門’以下,正雲‘亂無象’。兵亂之後,其可哀之事,寫不勝寫,但用‘無所見’三字括之,則城郭人民之蕭條,卻已寫盡。復於中單舉婦人棄子而言之者,蓋人當亂離之際,一切皆輕,最難割者骨肉,而慈母於幼子尤甚,寫其重者,他可知矣。”(《六朝選詩定論》卷六)張玉谷說:“‘出門’十句,敘在途饑荒之景,然臚陳不盡,獨就婦人棄子一事,備極形容,而其他之各不相顧,塞路死亡,不言自顯。作詩解此舉重該輕之法,庶幾用筆玲瓏。”(《古詩賞析》卷九)都道出了這種寫法的藝術特點。這種寫法對杜甫是有影響的,所以何焯說:“‘路有飢婦人’六句,杜詩宗祖。”(《義門讀書記》卷四十六)

《七哀詩三首·其一》雖以哀痛感傷為主要基調,但哀痛而不消沉,感傷而不失望,在哀痛感傷中包含著希望

婦人棄子的慘景,使詩人耳不忍聞,目不忍睹。所以他“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這表現了詩人的哀傷和悲痛。詩人乘馬繼續向前行進。“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霸陵,是漢文帝劉恆的陵墓所在地,在今陝西長安縣東。漢文帝是漢代的明君,史書上贊他“以德化民,是以海內殷富”(《漢書·文帝紀》),有所謂“文景之治”。詩人南登霸陵高處,回首眺望長安,自然會想起漢文帝及“文景之治”。如果有漢文帝這樣的賢明君主在世,長安就會不如此混亂、殘破,百姓不至於顛沛流離,自己也不至於流亡他鄉。登霸陵,眺長安,詩人感慨萬端。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連同上面兩句,同為全篇的結尾。下泉,是《詩經·曹風》的篇名。《毛詩》序雲:“下泉,思治也。曹人……思明王賢伯也。”“下泉人”,指《下泉》詩的作者。面對著漢文帝的陵墓,面對著動亂的社會現實,詩人才懂得《下泉》詩作者思念明王賢君的急切心情,因而從內心發出深深的哀嘆。張玉谷說:“末日‘南登’‘回首’,兜應首段。‘傷心’‘下泉’,繳醒中段,收束完密,全篇振動。”(《古詩賞析》卷九)方東樹也說:“‘南登霸陵岸’二句,思治,以下轉換振起,沉痛悲涼,寄哀終古。”(《昭昧詹言》卷二)都指出了此詩結尾的藝術效果。

這首詩寫得悲涼沉痛,真切動人,是建安詩歌中的名作。方東樹評為“冠古獨步”,不是沒有道理的。

王粲為何不投奔劉備?曹丕為何率眾人在文壇才子王粲墓前學驢叫?

【名家點評】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卷四十六)》:“路有飢婦人”六句,杜詩宗祖。“驅馬棄之去”六句,欲棄去而復顧念京師,然安得明王賢伯一拯此患乎。

清代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二)》:仲宣《七哀》,首篇起六句,點題交待耳,而敘事高邁,沈雄闊大,氣象體勢,騫舉清惻。“出門”以下,又以中道所見言之,情詞酸楚,直書所見,至不忍聞,《小雅》傷亂,同此慘酷。“南登霸陵岸”二句思治。以下轉換振起,沉痛悲涼,寄哀終古。

清代吳淇《六朝選詩定論(卷六)》:“出門,以下,正雲‘亂無象’。兵亂之後,其可哀之事,寫不勝寫,但用‘無所見,三字括之,則城郭人民之蕭條,卻已寫盡。復於中單舉婦人棄子而言之者,蓋人當亂離之際,一切皆輕,最難割者骨肉,而慈母於幼子尤甚,寫其重者,他可知矣。”

清代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九)》:“出門”十句,敘在途饑荒之景,然臚陳不盡,獨就婦人棄子一事,備極形容,而其他之各不相顧,塞路死亡,不言自顯。作詩解此舉重該輕之法,庶幾用筆玲瓏。”

清代沈德潛《古詩源(卷五)》:“《七哀詩》,杜少陵《無家別》、《垂老別》諸篇之祖。”

作者介紹

王粲

王粲為何不投奔劉備?曹丕為何率眾人在文壇才子王粲墓前學驢叫?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為著名學者蔡邕所賞識。初平二年(192年),因關中騷亂,前往荊州依靠劉表,客居荊州十餘年,有志不伸,心懷頗鬱郁。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荊州,不久,劉表病逝,其子劉琮舉州投降,王粲也歸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賴,賜爵關內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國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6年),王粲隨曹操南征孫權,於北還途中病逝,終年四十一歲。

王粲善屬文,其詩賦為建安七子之冠,又與曹植並稱“曹王”。著《英雄記》,《三國志·王粲傳》記王粲著詩、賦、論、議近60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張溥輯有《王侍中集》。

王粲為何不投奔劉備?曹丕為何率眾人在文壇才子王粲墓前學驢叫?

中文名

王粲

別 名

王仲宣、王侍中

國 籍

東漢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

出生日期

公元177年

逝世日期

公元217年2月17日

職 業

文學家、詩人

主要成就

建安文學的傑出代表

代表作品

《王侍中集》、《登樓賦》

官 職

丞相掾、軍謀祭酒、侍中

封 爵

關內侯

地 位

建安七子之一

特 徵

貌寢而體弱通侻

榮 譽

七子之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