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永宣黃釉瓷用的是麻倉土嗎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2016年南京博物院從天津徵集到一件明萬曆官窯黃釉宮碗(圖1)。口徑17。5釐米,侈口、弧腹、淺圈足,通體施正黃釉。造型端壓、釉色純正、為典型的御窯宮碗。底書“大明萬曆年制”青花六字雙圈款(圖2)。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明宣德 黃釉仰鍾式盌(玫茵堂藏)

黃釉瓷器在明代是皇家的專用品。每年皇帝祭祀地壇要用本朝製作的黃釉瓷器。明朝宣德年間出現一種口沿外撇,腹部寬深,外觀端重而又實用的碗,因多為皇宮所用,故稱作“宮碗”。這種優美的形制幾乎貫穿整個大明朝,無論造型還是釉色都異常精美。著名古陶瓷鑑定家、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耿寶昌在其專著《明清瓷器鑑定》第六章第三節中對明萬曆黃釉瓷器有專門的論述:“黃釉一其釉色濃深,釉麵肥厚……所見碗類……有刻劃紋飾的,亦有光素器。”在南京博物院眾多官窯瓷器中,明代的宮碗特別是黃釉宮碗買屬罕見。因此本人不避淺漏草擬此文,以拋磚引玉。

黃者皇也

《詩經》日:“陟彼北山,言採其祀;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憂我父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上古時代,人民已經建立方位與顏色的對應關係之說。《易經》中稱“天玄而地黃”。按我國傳統的“五行”思想來解釋,“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分別代表“西、東、北、南”四萬,“土”居中央,統率四萬,而土色為黃。歷代帝王崇尚土德,故黃色成為帝王之色,皇帝是中央集權的象徵,把黃色用之於皇帝的衣食住行中,則象徵皇帝貴在有土,有土則有天下的至高無上的權威。黃釉瓷器以其尊貴典雅氣質彰顯著特殊的藝術魅力和豐買的文化內涵,令人心生敬慕。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明嘉靖 嬌黃釉梨形帶蓋執壺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傳統審美世代相傳。顏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能激起人們的情感反映,在中國古代,黃色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文化心理符號具有極為特殊的象徵意義。《通典》注云:“黃者,中和美色,黃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為溢也。”黃色既是龍的傳人的面板顏色,也是民族發源地的土地之色。自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至今,黃色的象徵意義一直深深地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漢書》也說:“黃色,中之色,君之服也。”從唐朝開始,明黃即是皇帝專用顏色,黃袍被當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飾,黃者,君之服也,黃色也是皇權的象徵,唐高祖李淵以黃袍為常服,王樹《野客叢書·禁用黃》:“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黃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黃有禁自此始。”同時這種法統觀念就滲透到了瓷器的生產和使用中去,唐代安徽淮南壽州窯(圖3),河南密縣西關窯已燒造出比較純正的黃釉瓷器。後周時期,北漢與契丹南侵,趙匡胤率兵北征。960年,到陳橋驛時,眾軍士以黃袍加其身,擁立為帝,旋迴兵汴京,正式登基,從而使黃袍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徵。宋仁宗時還規定一般人士衣著不許以黃袍為底或配製花樣。自此,不僅黃袍為皇帝所獨有,連黃色亦為皇帝專用。到明代初年,黃釉瓷脫穎而出,成為皇家御用瓷器。黃釉瓷在古陶瓷藝術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源流

黃釉瓷最早出現於唐代安徽淮南壽州窯,河南密縣西關窯、郟縣窯、陝西銅官窯、山西渾源窯、河北曲陽窯、湖南長沙窯也都有燒造,其中以壽州窯黃釉瓷最為著名。唐黃釉分為兩類,低溫以三彩為主,高溫以壽州窯黃釉為代表。遼代尚可見黃釉,而宋金元時期少見。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唐 壽州窯黃釉瓷枕 (安徽省博物館藏)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唐代 壽州窯黃釉執壺(安徽省博物館藏)

正黃釉器出現於明永樂年間,以鐵為著色劑,用氧化焰低溫燒成,呈色淡,釉面薄。宣德黃釉釉麵肥厚,釉色嬌嫩。永宣時期的黃釉器以盤類居多,內外均施黃釉,外底施白釉。此時製作工藝較之前朝有所改進,不再直接施釉於澀胎上,而是先掛一層甜白釉,燒成後再覆蓋黃釉,釉面往往顯得淺薄,色澤淡雅,橘皮紋現象較為明顯。除盤類外,景德鎮珠山還見有宣德黃釉梨形小壺出土。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明成化 黃釉撇口盤(茉琳琵金頓藏)

成化黃釉盤碗較之永宣又有了顯著進步,造型規整,釉面勻淨肥潤,色澤有深淺之分,為其後弘治黃釉的登峰造極奠定了堅實基礎。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弘治黃釉瓷被後人譽為明清之冠,除了釉色超凡絕倫的原因外,還在於此時突破了品種上的侷限,開始出現諸如犧耳尊(圖4)、繩耳尊、飄帶耳尊等體量較大的琢器。由於名氣太大,儘管此前各朝已然採用澆釉法施釉,但每每提及“澆黃”之名,人們首先想到的總會是弘治黃釉。因呈色淡雅,給人以恬淡嬌嫩之美,人們給它起了一個極富詩意的名字—“嬌黃”。弘治黃釉瓷以素取勝,不事雕琢,唯多用金彩,施之於清澈如水、瑩潤若酥的釉面上,尤顯富麗堂皇。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明正德 黃釉盤(茉琳琵金頓藏)

正所謂盛極而衰,正德黃釉雖承繼了前朝遺韻,卻怎麼也燒不出弘治時期的味道和感覺,其黃色較之弘治器略深,有幹老之嫌。嘉靖黃釉釉色更深,嬌嫩之感已遜許多,鮮有質量上乘的佳作。隆萬兩朝黃釉器釉色濃郁,釉層較厚,釉面不平,工藝水平明顯難逮成弘時期。明末二十多年間,社會動盪,戰亂頻仍,御器廠輟燒停工,黃釉瓷器再無只片存世。

清朝定鼎北京後,迅速恢復御窯廠,重啟窯火,順治時已有黃釉器生產,釉色偏深,與晚明時期相仿。康雍乾三代,黃釉瓷器海量燒製,釉面光亮,淡雅勻淨,工藝水平十分精湛,堪與弘治黃釉相媲美。嘉慶以降,黃釉器質量漸趨低劣,但較同時期其他色釉品種仍高出一籌。清代道光以後黃釉瓷器生產日漸衰落。黃釉瓷器已成“明日黃花”一蹶不振。

鐵黃與銻黃

黃釉瓷器在古陶瓷工藝學中屬於顏色釉瓷器。顏色釉又稱“單色釉”,是在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為著色劑,在一定溫度與氣溫中燒成,會呈現不同色澤。由於瓷釉內含不同化學成分,瓷器燒成後就呈現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如青釉、紅釉、黃釉、黑釉、綠釉、藍釉和白釉等。古代瓷器中能呈現不同顏色的金屬氧化物成為著色劑或呈色劑,常見有氧化鐵、氧化銅、氧化鑽、氧化錳和氧化銻等。據國內古陶瓷科學研究最權威機構——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化驗分析中國古代黃釉瓷器的呈色劑有氧化鐵和氧化銻之分。清代著名督窯官唐英在雍正十三年對景德鎮御窯廠制瓷品種作了集大成的總結,其中各類黃釉有“仿澆黃器皿”和“西洋黃色器皿”。用現代化學分析的方法“仿澆黃器皿”是氧化鐵呈色和“西洋黃色器皿”則屬銻黃釉。科學分析和文獻記載十分吻合。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清 黃釉三足獸耳簋(安徽省博物館藏)

1。 鐵黃釉

以適量的鐵為著色劑,在氧化氣氛中燒製後呈現黃色。鐵黃釉分為分高溫釉和低溫釉兩種。唐代壽州窯黃釉是高溫黃釉,明清兩代景德鎮官窯生產的則是低溫黃釉。黃釉在古瓷上的工藝配方是用含鐵的化合物,主要成分是含水量有7個結晶水分子的硫酸亞鐵,俗稱綠礬。純粹的硫酸亞鐵含有氧化亞鐵(FeO),呈青綠色或鮮綠。色的結晶礦物,曬乾、烘乾至黃色。在配製顏色釉時,除了著色顏料外,還須使用一些幫助髮色的輔助原料,如乳濁劑、氧化劑、還原劑、結晶促進劑等,才能產生出特殊的藝術效果。這些新增劑配在釉料中,在窯爐中以1200一1300℃高溫,在強還原氣氛中燒出高溫黃釉,在600一900℃低溫區燒出低溫黃釉。從以上可以看出,古代工匠是在長期反覆的實踐摸索中,才燒造出為皇家所壟斷的純正黃色釉瓷。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張福康、張志剛在上世紀80年代就對上海博物館提供的明代黃釉瓷器標本就行了系統科學研究。結論如下:

黃釉用於研究的傳統低溫黃釉樣品共有五個,即明成化黃釉、明弘治黃釉、清康熙黃釉、清光緒素三彩上的黃釉以及唐三彩上的棕黃釉。就色調而言,弘治黃釉與光緒素三彩黃釉比較接近,都呈正黃色,康熙黃釉比較深,呈薑黃色,唐三彩的棕黃色色調最深,成化黃釉最淺,呈淡黃色。

化學分析的結果表明,這五種色釉都屬於鐵黃,其中唐三彩棕黃釉、明弘治黃釉和光緒三彩黃釉的Fe2O3(氧化鐵)含量分別為4。71、3。66和1。39,根據現代景德鎮的生產方法,Fe2O3是以赭石的形式引入的。我們認為,古代的鐵黃可能也是用赭石來製造的。此外,在明、清時代,也有采用礬紅料作為Fe2O3的來源。

用Sb2O3(氧化銻)作著色劑的銻黃,曾在康熙以後的黃色釉上彩中使用過,但在所研究的四個黃釉中,卻沒有發現銻黃,光譜分析的結果表明,成化黃釉中含有銻,但Sb2O3的含量極低,只有0。0012%,不足以呈色。我們認為它不是故意引進去的。

在目視顯微鏡下可以看到,這五種黃釉中,只有弘治黃釉有底釉,底釉無色而色釉施在底釉上。其它四種樣品都無底釉,色釉直接施在胎上。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2。 銻黃釉

以銻為著色劑,同樣在低溫氧化氣氛中燒成。銻黃是康熙年間從西洋引進的釉料,在康熙琺琅彩瓷器上多有使用,甚至被大面積用作地色。雍正時期,御窯廠成功運用其創燒出新的黃釉品種。由於呈色淺淡幽雅,具有粉質感,所以這種黃釉被稱為淡黃釉,又因相似之故,亦名檸檬黃釉。唐英在《陶成紀事碑記》中提到的“西洋黃色器皿”即指這一品種。銻黃釉的釉層為乳濁狀,透明度較差,具有與鐵黃釉截然不同的風格特點。銻黃以雍正朝製品為最佳(圖5),且由於釉料珍稀,燒製技術難度較大,故燒成數量極其有限,可謂件件珠璣。嘉慶以後,銻黃釉瓷器幾乎不再生產。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清雍正 檸檬黃釉小杯

與紅釉、藍釉、青釉瓷器相比,黃釉瓷器的色澤區分並不十分顯著。好事的文人墨客仍充分發揮想象力,給黃釉總結出林林總總的雅稱。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列舉黃色有鵝黃、蛋黃、密蠟黃、雞油黃、魚子黃、牙色淡黃、金醬、芝麻醬、茶葉水、鼻菸、菜尾、鱔魚皮、黃褐色、老僧衣之別,劃分極細,當然這其中包含了未在本文談論範圍內的結晶釉瓷器。許氏並對這些黃色作了簡易明瞭的說明:“黃亦宣德時所尚之色,其時色深,有同密蠟,故有宣黃之稱。至嘉靖始夾青花,色同魚子。深者又別之為雞油黃矣。康熙以後,專尚淡黃,統稱蛋黃也。其稍深者謂之熟蛋黃,稍淺者謂之生蛋黃……”需要說明的是,顏色的深淺程度無法量化共識,所以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黃釉瓷器會生髮不同的感官刺激,難免見仁見智。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方丘黃色

明清兩代景德鎮生產的黃釉瓷器便是皇室的專屬品,始終被宮廷壟斷,嚴禁民間使用。《明英宗實錄》記載,正統十一年(1446年)下令:“禁江西饒州府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瓷器……首犯凌遲處死,籍其家資,丁男充軍邊衛,知而不以告者,連座。”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黃釉瓷。法典既明確又嚴厲。說明自明初以來,色地釉瓷就已經被皇家以法典的形式確定為御用瓷,尤其是黃釉瓷,成為各朝例制。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清乾隆 黃釉饕餮紋簋 (一對)

中國古代歷來有敬天祭祖的傳統,到了明清時期,這一傳統就更加規範和制度化。明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釋出詔令以官窯瓷器取代傳統的青銅禮器,用於各種宮廷禮儀和祭祀活動中。此後,隨著各種彩色瓷的不斷出現,宮廷對祭祀活動使用的不同顏色的瓷器規定得越來越嚴格。《大明會典》“器用”一章敘及祭祀用器時曾提到“洪武元年,多以金造……二年祭器皆用瓷……嘉靖九年,朝廷規定四郊各陵瓷,圜丘青色,方丘黃色,日壇赤色,月壇白色。”因為皇家祭祀場合的莊重嚴肅,所以要求器皿的顏色一定要明亮、鮮豔、純正、穩定,以彰顯對祖先和神靈的尊重和崇敬。只有明代官窯顏色瓷器才完全具備上述條件。古代有“天圓地方”之說,圜丘、方丘是指天壇、地壇。這就是以青(祭藍釉)、黃(黃釉)、紅(祭紅釉)、白(甜白釉)四色主祭天、地、日、月。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清康熙 黃釉暗刻龍紋雙耳小杯 (一對)

清代沿用明制。清世祖順治十年諭:“國家典祀,首重祭祀,每齋戒日期必撿束身心,竭誠至敬,不梢放逸。”可見,當時,皇家視祭祀為國家大事。《清史稿》記載清“初沿明舊,壇廟祭品遵古制,淮器用瓷……凡陶必辨色”,表明清初祭祀沿襲明舊制,唯有器物改用瓷器,並按照顏色來區別。黃釉瓷作為清宮祭禮的器物,相關規定於乾隆十三年的《皇朝禮器圖式》中也有記載“天壇正位登、黑、豆、尊、爵、盞、和祈谷壇配位篡、豆,用青色瓷地壇正位登、篡、豆、尊、爵、盞,社櫻壇正位尊用黃色瓷朝日壇爵、盞、登、篡、豆、尊,用紅色瓷夕月壇正位爵、盞、登、篡、豆、尊,用月白色瓷先農壇盞,天神壇爵、豆、尊太歲壇正位盞、登、篡,用白色瓷太廟正殿登用黃色瓷……”

黃器

清乾隆七年(1742年),為節省開支,皇帝曾有旨,御窯廠燒造之腳貨不必送京,即在本處變價處理。但唐英認為不妥,於乾隆八年上奏《請定次色瓷器變價之別,以杜民窯冒濫折》:“唯是國家分別等威,服務採章,俱有定製……至於黃器及五爪龍等件,尤為無可假借之器,似未便以次色定價,致本處窯戶偽造僧越,以紊定製……”而乾隆皇帝的諭旨則為:“黃器如所請行。五爪龍者,外邊常有,仍照原議價。”這裡所稱的“黃器”就是黃釉瓷器。可見,皇帝對黃釉器的重視程度超過了對五爪龍紋的重視。

清代前期官窯黃釉瓷器不僅產量巨大,用途也更廣泛。有用作宮廷祭祀禮器、宗教用品和宮廷陳設用具的。更多的是用作皇帝、后妃及其他人等日常生活的膳食用具。

清代對妃殯的冊封制度,有著極為嚴格的等級規定,不同的等級與名稱,享受不同的待遇。清代規定,裡外黃釉龍紋為皇帝所用。皇帝、皇太后、皇后用裡外黃釉器;皇貴妃用外黃內白器;貴妃用黃地綠龍器;殯妃用藍地黃龍器;貴人用綠地紫龍器;常在用綠地紅龍器;答應用各雜色瓷器,皇子、福晉用各色瓷器。皇子側福晉用各色瓷器不分等級,後宮人都可以用。在數量上,等級越高數量配額越多。皇太后、皇后各擁有1000多件。皇貴妃佔有百餘件,妃、殯、貴人不足百件,常在就更少了,30餘件。

清《國朝官史》卷十七記載:“皇太后、皇后用裡外黃釉器;皇貴妃用黃釉白裡器;貴妃用黃地綠龍器;殯妃用藍地黃龍器;貴人用綠地紫龍器;常在用綠地紅龍器。”

《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卷三記載: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皇太后:黃磁碟(圖6)二百五十件、各色磁碟一百件,黃磁碟四十五件、各色磁碟五十件,黃磁碗一百件、各色磁碗五十件,黃磁鍾三百件、各色磁鍾七十件,各色磁杯一百件,各色磁渣斗六件。

皇后:黃磁碟二百二十件、各色磁碟八十件,黃磁碟四十件、各色磁碟五十件,黃磁碗一百件、各色磁碗五十件,黃磁鍾三百件、各色磁鍾七十件,各色磁杯一百件,各色磁渣鬥四件。

皇貴妃:白裡黃磁碟四件、各色磁碟四十件,白裡黃磁碟四件、各色磁碟十五件,白裡黃磁碗四件、各色磁碗五十件,白裡黃磁鍾二件、各色磁鍾二十件,各色磁小缸二口。

貴妃以下均不得使用黃釉瓷器。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

清道光 黃釉暗刻龍紋盤

綜上所述,黃釉瓷是一種以適量的鐵為呈色劑,以鉛為助溶劑,在氧化焰中燒成的低溫釉瓷。黃釉瓷器創燒於唐代。但明代以前的低溫黃釉的色調不是真正的黃色,多數為黃褐色或深黃色。正黃釉出現於明宣德官窯。弘治嬌黃代表黃釉的高峰。弘治正德時期的黃釉才是真正的黃色,色調均勻一致,釉面平整,光澤度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由於其色調較淡,而顯得嬌豔,又稱為“澆黃”。總之,傳世至今,明代的黃釉瓷不但光澤度好,透明度也很高,成為低溫釉瓷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明清時期黃釉始終是皇室的專用品,民間不得燒造於使用。根據《大明會典》記載明代黃釉瓷器是皇帝祭祀地壇之器。清代這種內外均施黃釉的盤、碟、碗、盅等日用瓷器在宮中又被稱為“黃器”或“殿器”,這些黃釉日用瓷器的使用亦有嚴格的等級制度,“貴賤有級,服位有等”任何人不得僭越。

隨著清代帝制的結束,黃釉瓷不再為宮禁中僅有。但黃釉瓷器因其在皇權傳統中烙下的印記卻仍使其成為最為尊貴、奢華的代表。黃釉瓷器以其靚麗的色彩、特殊的象徵意義而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成為博物館中的珍藏與收藏家的寵兒。

獲取古玩拍賣信請關注典藏拍訊微信公眾號

guwan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