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在十幾歲時稱王、二十幾歲時稱帝,他的一生有多出色

拓跋猗盧算什麼

自古代中國進入到封建社會之後,不同歷史時期一共湧現了幾百位皇帝。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執政方式都差不了太多,人生經歷也大多相同。

基本上都是在經過系統性的教育,尤其是針對性極強的皇家教育之後才具備了政治頭腦。再加上先帝的可以培養,這才使得國祚得以繼續延長下去。

但是也有一些皇帝屬於“無師自通”,年紀輕輕就能夠立下一番大事業。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就是北魏王朝的開國皇帝拓跋珪。

他十幾歲就登上了王位、重建當年被前秦所吞併的代國。而在不到三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征服了周邊的其他政權並登基為帝。可以說,能夠與他相比的皇帝掰著手指頭都能夠數得出來。

拓跋珪在十幾歲時稱王、二十幾歲時稱帝,他的一生有多出色

公元376年,已經走到山窮水盡地步的代國最終還是沒能在前秦大軍到來之際、規避掉亡國的命運。至此,這個國祚不滿百年的政權宣告隕落。而拓跋氏的族人們也因皇權的流轉而失去了往日的特殊地位和待遇,過上了和平民沒有什麼差別的生活。

雖然代國已經滅亡,可苻堅卻並沒有迫害倖存的宗室成員們。在當時那個道德淪喪、綱常敗壞的年代,苻堅絕對算得上是一股清流。而且在征服代國的過程中,也沒有對任何一座城池施以屠城這種滅絕人性的報復行為。

拓跋珪在十幾歲時稱王、二十幾歲時稱帝,他的一生有多出色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關於代國皇帝拓跋什翼犍的生死問題。有史料記載拓跋什翼犍因被兒子拓跋寔君所暗殺丟了性命,使得代國最後一絲抵抗前秦的希望也灰飛煙滅。但是在唐代人編撰的《晉書》中,卻記載拓跋什翼犍並沒有死於拓跋寔君之手,而是被苻堅所俘虜了。

不過苻堅也沒有因為拓跋什翼犍的皇帝身份而加害於他,相反還給了他極好的物質生活條件,甚至還把他帶到前秦境內接受良好的教育。

可惜的是,如今我們已經無法考證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是對的。不過從苻堅的為人來看,他還真的有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而且唐代皇帝身上本就帶有一定的鮮卑血統、與拓跋氏也算得上是有著血脈聯絡。按照常理,唐代人在編撰史料時是有故意貶低氐族後人苻堅的動機和可能性的。但是《晉書》中的記載卻明擺著是在為苻堅“洗白”,可這在邏輯上卻並不成立。從這個角度來看,筆者更加傾向於《晉書》中所記載的內容。

拓跋珪在十幾歲時稱王、二十幾歲時稱帝,他的一生有多出色

淝水之戰過後,佔據北方的秦廷已經失去了對許多地區和部族的控制,整個國家隨時都有解體的可能。代國皇室後裔拓跋珪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時機,認為沒有比這個時候光復代國更好的機會了。

於是他重新召集拓跋部以及死心塌地追隨拓跋部的其他鮮卑部族重新起兵,於公元386年重新建立了代國,並自封為代王,重新拾起了由其先祖拓跋猗盧建立起來的代國曆史的殘卷。

拓跋珪在十幾歲時稱王、二十幾歲時稱帝,他的一生有多出色

沒過多久,那些自代國滅亡之後散落各地的貴族集團紛紛前來投奔拓跋珪。在鮮卑貴族集團的支援下,拓跋珪所部很快就回到了原來代國的都城盛樂,並將這裡定位新都。到這裡,拓跋珪就已經立下了曠世之功。

年僅十五歲的他能夠做到這一步,就已經比其他歷史時期的許多皇帝都要強了。可他仍不滿足於此,而是要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壯大代國的國力和影響力。

於是從年底開始,他加大了對外用兵的規模。當然,這是在他先行以武力的方式打消周邊其他勢力妄圖征服代國的念頭之後的事情了。

拓跋珪在十幾歲時稱王、二十幾歲時稱帝,他的一生有多出色

公元4世紀末期,原本一直保持著良好外交關係的代國和後燕突然產生了隔閡,關係也隨之迅速惡化。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拓跋珪不再顧念當年後燕多次幫助他光復代國的恩情,反而萌生了征服後者的念頭。為了提高勝算,他拉攏了西燕為同盟準備一起圍剿後燕。卻不料後燕在他行動之前就搶先滅掉了西燕,代國的處境又回到了先前的狀態。

公元395年,這兩個出自同源的國家終於兵戎相見了。但就在雙方即將展開決定兩國命運的最後決戰之時,後燕皇帝慕容垂卻突然去世。在得到了難得的喘息之際後,拓跋珪決定搶先在後燕恢復元氣之前發難,以便佔領先機。而當對燕國的戰事取得明顯進展之後,他決定先登上帝位再與後燕決戰。登基的那一年,他還不滿三十歲。

拓跋珪在十幾歲時稱王、二十幾歲時稱帝,他的一生有多出色

雖然最後拓跋珪沒能順利征服後燕,可後燕還是因為遭到了北魏的重創而迅速衰落下去。即便後來北燕取代了後燕,可最終還是亡於北魏,只不過征服北燕的不是拓跋珪而是他的子孫後代拓跋燾。

除此之外,拓跋珪還在與燕國對峙的同時與後秦政權多次交戰。很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對後者造成重創,還差點把自己和北魏都搭了進去。不過他也並沒有讓後秦吞併北魏的野心成真,為他的後代能夠順利統一整個北方創造了有力的條件。

拓跋珪在十幾歲時稱王、二十幾歲時稱帝,他的一生有多出色

到這裡,你是不是以為拓跋珪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的軍事指揮能力?那就大錯特錯了。除此之外,他的政治頭腦也遠超其他歷史時期的諸多皇帝。在他重建代國並稱王后不久,就意識到想要讓代國強盛,就必須對政治體制進行改革。也就是對代國進行改造,使其前進到封建制社會中。

除此之外,拓跋珪的戰略眼光也十分獨到和長遠。換做是一般人,可能在光復代國之後就沉醉於自己的功績之中不可自拔了。如果真的是如此,後面的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那就是他和整個國家都會在一片鶯歌燕語中落後於周邊其他國家,從而落得再度被征服的下場。好在他繼續抓住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否則北魏王朝定然不會出現、自前秦之後北方再度得到統一的局面也一定會延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