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右側脅肋部疼痛的治療經過

脅肋疼痛怎麼回事

一例右側脅肋部疼痛的治療經過

(作者:王家偉

2020.1.9

)

患者男、38歲,右側脅肋部疼痛10天。主要症狀:10天前外出旅遊時,突發右側脅肋部疼痛,疼痛劇烈,遂求助當地醫館。給予小針刀治療後,疼痛明顯緩解,前2日疼痛復發,伴腰背部疼痛,轉動不利。鼻幹、咽乾,痰多、色黃,無汗,不怕冷、不怕熱,無口苦口渴,大小便正常,睡眠因疼痛不佳,舌胖大、苔白厚膩,右側脈浮緊有力,左側脈浮弦。

【治療經過】

2019

年11月14日問診,據症辨為:太陽少陽合病,兼夾痰熱,方用

“小柴胡湯+葛根湯+小陷胸湯+瓜蔞薤白半夏湯”

加減。

方子組成:

(20191114)柴胡40克、黃芩15克、半夏30克、黨參15克、炙甘草15克、生薑5片、大棗5枚、葛根60克、麻黃15克、桂枝15克、白芍30克、瓜蔞15克、薤白15克、黃連6克、杏仁20克、茯苓30克、陳皮10克,兩日一劑,水煎服。

煎藥方法:

(1)頭

煎:4-6瓶600ML礦泉水量,視藥物多少靈活調整,水開後熬40-60分鐘;(2)二煎:2瓶600ML礦泉水,水開後熬10-20分鐘。兩煎藥液混勻,一般出藥量在1500-1800ML;(3)病勢平緩的病人,1日服藥400-500ML,一日2次,一副藥2日內喝完;(4)病情急重的病人,比如高熱或咳喘劇烈患者,增強服藥頻次,一服藥當日盡劑。經長期臨床實踐,不影響臨床療效。

服藥反饋:

(1)患者服藥一日後,自覺疼痛未再加重,並略有減輕,但仍鼻幹、咽乾、有痰。既然疼痛未加重,且有所緩解,說明藥已中的,可繼續服藥。

(2)服藥二日後,疼痛緩解明顯。此時第一劑藥剛服完,遂按上方再給藥一劑,至第二劑服完時,疼痛消失,但仍然有痰,鼻乾嚥幹,把脈右側浮緊脈、力道減弱,與左脈基本一致。

(3)再服原方一劑,諸證消失。至此,患者前後服藥三劑,用時六天,痊癒。後隨訪患者,疼痛未復發。

辨證要點:

(1)咽乾、脅肋部疼痛、大便正常,為少陽病,選方小柴胡湯。(2)腰背部疼痛,不出汗,右脈浮緊有力,為太陽病,選方葛根湯。(3)痰多色黃,為痰熱,且疼痛發生在胸脅部,故選小陷胸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加茯苓、陳皮、杏仁溫化痰飲。

【幾點體會】

該病辨為太陽少陽合病,方選小柴胡湯合葛根湯很容易理解,但是為什麼在治療脅肋部疼痛時,要選擇小陷胸湯、瓜蔞薤白半夏湯、茯苓杏仁甘草湯等治療胸痺的方子呢?主要有以下考慮:

(1)經驗在提醒。

在治療這位患的前幾天,我剛剛接診過一例咳嗽病人,他是突發咳嗽,伴左側脅肋部疼痛。當時考慮咳白痰,且有脅肋部位疼痛症狀,給予瓜蔞薤白半夏湯合茯苓甘草杏仁湯加陳皮,服2劑藥後,諸證消失。此後,在治療以脅肋部疼痛為主訴的患者時,我多考慮加入治療胸痺的方子,常獲良效。

(2)反常必有妖。

臨床上,我日常處理的多是急性病、外感疾病。當問診病人時,我習慣詢問患者是否有兩側脅肋部疼痛症狀,以此來辨別是否有少陽證,而確定有少陽證的患者,幾乎不伴有單側或雙側脅肋部位疼痛的情況。感冒、流感等外感疾病,病人常常會出現腰背痠痛,四肢痠痛,但兩側脅肋部疼痛卻很少見。反常必有妖,多留個心眼。引起脅肋疼痛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種是胸痺引起的,要引起重視。

(3)直覺很重要。

在我以往的經驗裡,患者兼有脅肋部疼痛等症狀,單獨使用柴胡劑的效果並不理想。所以接診此例以脅肋部疼痛為主證的病人時,直覺告訴我單純的柴胡劑可能無法解決病人的痛苦,必須合方。患者咳黃痰,苔白厚膩,說明夾有痰熱。瓜蔞薤白半夏湯,行氣解鬱,通陽散結,祛痰寬胸,常用於治療痰盛瘀阻之心臟病,但也可用於治療肋間神經炎、乳腺增生、慢阻肺、慢性支氣管炎等辨證屬於痰阻中焦者,故選用該方。痰黃為熱,加黃連,暗合小陷胸湯之意;加茯苓、陳皮、杏仁加強祛痰之力。最後的治療效果,也證明我的直覺是對的。如何把直覺化作經驗,併成為本能,則需要大量的臨床經驗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