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范仲淹

別姬隨君意是什麼意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韓詩外傳》卷九)范仲淹前半生最掛念的是母親,母親過早去世,令他抱恨終生。但他絕不走當年齊國孝子皋魚辭官絕世之路。“蓋聞忠孝者,天下之大本也。其孝不逮矣,忠可忘乎?

此所以冒哀上書,言國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憂,庶乎四海生靈,長見太平。”范仲淹從個人傷痛憂思而迅速昇華為憂國憂民的境界,以超乎常人的政治眼光,以剛直不阿的膽識,破除守喪不言國事的禁律,在天聖五年(1027年)冒哀向丞相府上萬言書,這便是范仲淹作為一代政治家的扛鼎之作《上執政書》,比慶曆新政早16年,比《岳陽樓記》早18年。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范仲淹

萬言書以《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變通思想為理論依據。非知變者,絕對不能長久。為什麼?北宋王朝的社會現實是:“今朝廷久無憂矣,天下久太平矣,兵久弗用矣,士曾未教矣,中外方奢侈矣,百姓反困窮矣。

朝廷無憂則苦言難入,天下久平則倚伏可畏,兵久弗用則武備不堅,士曾未教則賢才不充,中外奢侈則國用無度,百姓困窮則天下無恩。

苦言難入則國聽不聰矣,倚伏可畏則奸雄或伺其時矣,武備不堅則戎狄或乘其隙矣,賢才不充則名器或假於人矣,國用無度則民力已竭矣,天下無恩則邦本不固矣。”

范仲淹立足於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磐固國本,明確提出“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備戎狄,杜奸雄,明國聽”等十八字改革大計,具體改革方案為:舉縣令,擇郡守;復遊散,去冗僭;慎選舉,敦教育;育將才,實邊郡;保直臣,斥佞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范仲淹

舉縣令,擇郡守,救民之弊,乃為改革的核心環節。基層官吏的好壞,直接關係著民眾的禍福和國家的興衰。目下真實情況如何?書中揭露道:“某觀今之縣令,循例而授,多非清識之士。

衰老者為子孫之計,則志在苞苴,動皆徇己;少壯者恥州縣之職,則政多苟且,舉必近名。故一邑之間,簿書不精,胥吏不畏,徭役不均,刑罰不中,民利不作,民害不去,鰥寡不恤,遊墮不禁,播藝不增,孝悌不勸。

以一邑觀之,則四方縣政如此者,十有七八焉,而望王道之興,不亦難乎!”郡守呢?整日無所用心,崇尚迎來送往,貪圖安逸享樂,攀高結貴,趨炎附勢,徇私貪黷,造成“官實素餐,民則菜色”的惡劣局面。吏治腐敗,隱患日重,到了不改不可的地步。

復遊散,去冗僭,以厚民力。今天下六民(士、農、工、商、緇、黃),“浮其業者不可勝紀,此天下之大蠹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范仲淹

遊手好閒的人太多,皆衣食於農,農能不困窮嗎?自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開始,真宗皇帝以儒、道、釋三教合一的方針治理國家,他採用宰相王欽若的主張,大搞降天書、封禪泰山、濫修寺觀等蠱惑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