壚墟——追著太陽走

蘆墟泗洲禪寺旁邊造的是什麼

作者:使用者3130654

壚墟——追著太陽走

上海到廬墟

壚墟——追著太陽走

追著太陽走

壚墟——追著太陽走

綠色的湖蕩,綠色的波浪,綠色的心情,綠色的交響……

壚墟——追著太陽走

泗州禪寺

壚墟——追著太陽走

壚墟——追著太陽走

壚墟——追著太陽走

國道橫跨

壚墟——追著太陽走

壚墟——追著太陽走

壚墟——追著太陽走

壚墟——追著太陽走

壚墟——追著太陽走

踩著心情,踏著浪花,初秋的喜悅啊……

壚墟——追著太陽走

小蘿蔔兔精神抖擻向我們敬禮,好標準的軍禮啊!

壚墟——追著太陽走

招呼你們,來蘆墟的人們……

壚墟——追著太陽走

秋風送爽,湖水盪漾

壚墟——追著太陽走

汾湖的安靜平添了許多的浪漫和陶醉……

壚墟——追著太陽走

為了採一葉荷葉給兒子當帽兒,老爸的太陽鏡掉入蘆蕩,只得下入池塘內推己以進……

壚墟——追著太陽走

赤膊上陣抓取瞬間

壚墟——追著太陽走

晚霞染紅了蘆蕩……

壚墟——追著太陽走

太陽是最美的調色師,魔幻師……太陽啊,你是最優秀的化妝師……

壚墟——追著太陽走

追著太陽走 下午2:00,我們照直朝西追著太陽走,看著空中翻滾的厚厚雲層,猶如翻閱一本童話故事。不到一小時,過了金澤就是吳江)壚墟。 壚墟有名的汾湖,位於江蘇吳江和浙江嘉善的交界處,一半屬於浙江、一半屬於江蘇,古稱分湖,因其南臨越國之境,北傍吳國之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分界湖,故得名,也許是舊時的文人覺得湖水何以能分,就在“分”字左邊加上三點水,寫作了“汾湖”而沿襲至今。 立於湖岸,水天一色,湖面碧波盪漾,湖水清澈,公園的景觀是圍繞著大渠蕩而展開的,有噴泉廣場、遊艇碼頭、白沙灘、亭臺、湖心島、竹林、大草坪等,給我的印象是清秀、自然、大氣,人們可以悠閒地釣魚,興致勃勃地在放風箏, 在汾湖遊蕩一小時後,在到蘆墟蕩逛上一圈,綠荷泛浪,秋風送爽,秋水共長天一色,心情與湖波盪漾…… 有名的泗洲禪寺創建於唐景龍二年(公元708年),有1300多年的歷史,經過多次的修建、擴建、修繕。北宋開喜(公元1017年-1021年)僧人法行重建後,引來名僧迭居。南宋紹定年間(公元1228年-1233年)僧人文玫亦募資修建,至正九年三月(1349年4月)楊維楨等名士遊汾湖時,曾在泗洲寺裡看《題竹》。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吳江東部地區的錢墳、法慶、流慶、南洵、善聚、法華、圓通等七所庵廟歸屬泗洲寺門下。永樂元年,三年(1404年-1405年)戶部尚書忠靖公夏,原潔治水江南,幾度暫住泗洲寺。 正流年間(1346年-1449年)寺院遭受盜竊,損毀嚴重,不久主要建築毀於天順元年1457年)的火災,僅剩僧人起居房舍,勉強維持。弘治初年起,寺僧慧監募集資財,於弘治十年(1497年)開工重建大雄寶殿,歷時五年才竣工。刑部執事趙寬為之作《泗洲寺重建大雄寶殿記》並列刻碑銘。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增建觀音殿。崇禎乙亥年間(1635年)里人葉紹袁、葉紹真和寺僧監遠發起增建禪堂。 1950年以來,該寺餘殘房舍,一直被糧管所佔用,正殿和僧房已經被拆完。1977年蘆墟政府為考慮到泗洲禪寺是汾湖最大的佛教聖地,群眾也有所需求,但限原寺以頹廢,土地被佔用單位開發房產,建造居民住宅,故遷移到蘆墟鎮草裡村莊稼圩重建佛教活動場所。經過三年努力,於2001年1月10日吳江市宗教局把“蘆墟鎮莊稼圩宗教活動場所”正式定名為“吳江市蘆墟泗洲禪寺”。 依託310國道,緊鄰上海、浙江。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十多年來,在政府的支援下,依靠善眾的慷慨樂助,寺院建有山門,大雄寶殿,天王殿,劉王殿,臥佛殿,園通殿,三聖殿,觀音殿,玉佛樓,正覺樓。集佛教、道教一寺泗洲寺前後殿仍懸掛著大銅鐘、大鐵鐘。古剎鐘聲,洪亮悠揚,震撼信徒心靈,吸引古今遊人。 我們進入廟內,只見一位身穿平民布衣的花甲老者,一手端著枸杞茶,一手牽著木魚繩,間隙撞鐘……不到四點,一位女信徒告訴我們“要下班嘍”,廟小不供飯,我們只好站在汾湖旁,再看一眼這平靜的蘆墟蕩。太陽是最美的調色師,魔幻師……太陽啊,你是最優秀的化妝師…… 以春秋吳國相國伍子胥的傳說而名的子胥蟹(紫須蟹),明清時就銷往周圍各地的分湖米,元蕩蓴菜,“縐紗”餛飩,“生祿齋”月餅等,均頗具特色,日落時分,我們在知音大酒店晚餐,享受鄉村蒸乾雞、豬蹄燒魚頭……,風味獨到、別具一格,價格便宜、服務上乘。加上來回的路橋費,人均消費不到人民幣80元,陶冶了心情,獵奇了鄉情……

值!一個初秋的週末。尤其是那個下到荷花池裡撈眼睛的幾分鐘,揪著心境,揣著感情的幾分鐘,真是難得的一瞬!也是值得珍藏記憶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