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地區 地名文化 “塞北江南”

唐代靈州是現代哪裡

你們瞭解什麼是地名文化?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寧夏地區位於中原農耕文化與邊疆草原文化的交匯帶上。地理區位特殊。既有黃河天塹,賀蘭山屏障和三大沙漠環抱以反長城衛護。又地近中原王朝京徽。可稱國門重防,所以造就了特別的地名文化。

寧夏地區 地名文化 “塞北江南”

寧夏地區 地名文化 “塞北江南”

1。新秦中。新秦中是秦漢時期的區城性地名,最早泛指秦始皇在秦昭襄王長城以北新拓展的戴土。包括漢代的朔方郡、北地郡和上那的一部分,秦代一股指黃河的河套以南地區,至漢代已擴充套件到黃河兩岸的整個寧夏大灌區。就寧夏來說,漢代的新秦中已包括今寧夏中部、北部。新秦中因與當時的秦中相對而得名。秦中的含義與狹義的關中略同,指今陝西中部平原地區,因春秋戰國時地屬秦國而得名。“新秦中。最旱出現幹秦始皇時期,因蒙恬北驅匈奴新得其地,又與故秦地相接,故名。

寧夏地區 地名文化 “塞北江南”

對新秦中的最早記錄見於《史記·平準書》,指漢武帝元符三年(前120年)。“山東被水災。民多飢乏’“乃徙貧民幹關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餘萬口。對新秦中最旱的解釋是《史記正義》:“地名。在北地 (郡),廣六七百里,長安北,朔方南。《史記》以為秦始皇遣蒙恬斥逐北胡。故得肥饒之地一七百里,徙內郡人民皆住充之,號日新秦中。“西漢強大後,衛青、霍去病等率兵大敗匈奴,收復黃河以南失地,漢武帝沼令災民到新秦中地區屯耕,由政府供給口糧、衣物、種子和耕牛,興開渠引水灌溉之先。

寧夏地區 地名文化 “塞北江南”

數年之內,這塊往日人口稀少的地區出現了“冠蓋相望。的初步縈榮景象。新秦中的繁榮已與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的秦中相提並論,成了當時的經濟特區(或經濟開發區)和人們嚮往的地方。東漢未年,社會動亂,羌族起義軍進攻北地,朝廷對羌族起義軍進行殘鏡壓。郡縣徙治,居民內遷,新秦中地區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新秦中作為地名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2。塞北江南。“塞北江南’一詞。見幹北宋《隋圖經》及樂史編著的《太平寰宇記》,稱1400多年前。南朝陳將吳明徹率軍10萬北伐,為北周所破。吳明徹被俘。死於洛陽。北周將吳明徹餘部3萬人遷往靈州後。“其江左之人崇禮好學。習俗相化,因謂之塞北江南’。此時的“塞北江南’,多著眼乾居民來源,語言及社會風氣等方面。以後因移民素質的提高,生產力的發展,寧夏平原的農業經濟有了新的發展,特別經過盛唐時期的開發,寧夏平原已是良田殲陌渠道如網,樹木成蔭,“塞北江南,更獻予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含義。故唐代詩人韋蟾有詩稱:“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

寧夏地區 地名文化 “塞北江南”

《隋圖經》

最旱被譽為“塞北江南’應特指北周時以靈州為中心的平原地帶。韋蛾詩句下“舊有名’的“塞北江南。舊到何時,即南北朝後期,或許也蟾特指以唐代靈州為中心的平原地帶。但因水利興修,唐代的寧夏平原整體得到了開發,因此。可設想從此寧夏有了“塞北江南”之別稱。“塞北江南”成了寧夏平原的代名詞。是對寧夏平原的讚譽。到宋代。

寧夏地區 地名文化 “塞北江南”

曾公亮在《武經總要》中稱靈州懷遠鎮“有水田、果園……置堰分河水溉田,號為寒北江南即此也”。懷遠鎮就位於今銀川市區。敏然,自北周、隋唐、北宋以來,靈州、賀蘭山下懷遠鎮先後成了“塞北江南’的標誌性地名,也說明經歷代的開發。至北宋時的“塞北江南’完全成了寧夏平原的別名。

寧夏地區 地名文化 “塞北江南”

如今的寧互平原,溝渠縱橫。稻麥充盈。瓜果飄香,水鄉策觀與邊塞風光交相輝映,加上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給“塞北江南。增添了名副其實的含義。古代“北”可作“上”理解。故今人又將寧夏平原稱為“塞上江南。

3。賀蘭山。史書首次出現稱“卑移山”。如《漢書·地理志》載,北地耶轄廉縣西北有卑移山。賀蘭山之名出現於隋代。《隋書·地理志》載:

“弘靜,開皇十一年置,有賀蘭山。’又“開皇三年,突厥犯寒。以行軍總管從河間王弘出賀蘭山”。唐史學家杜佑著《通典》稱:“安靜。舊日弘靜。有賀蘭山、樓樹山、空青山。”明末清初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解釋為“一山有數名也”。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結束,謝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