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見性的三種層次,見性之後就是保任

根塵脫落是明心見性嗎

學佛的入門就從明心見性開始,禪宗五祖說:不見本心,學法無益。明心就是解悟,知道了佛經所講的真實意思;見性就是證悟,親眼所見,親身體驗還有啥可懷疑的。真正見性的人,有三種不同層次:

明心見性,見性的三種層次,見性之後就是保任

第一種人,他在參禪之前,所修的定力,大部分落在定境方面,他是從靜坐之中,所修得的一念不生的功夫。在定中一念相應的時候,雖然也看見了佛性,但是不能夠清楚分明。當他下座出定之後,不久就看不見了。這是因為功夫是靜中修來的,而見性是要在動中見,所以他的功夫與見性的境界,不能相應,因此產生了下座出定後漸漸不能眼見的現象

第二種人,他已經有一念相續的動中功夫,但是力量微弱,在動中雖然能眼見佛性,但不清晰。這個狀況就牽涉一則公案:陸亙大夫見南泉普願的時候,他指著一株花。可是南泉跟他講:“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這裡講的就是這個時節。但是自古以來,很多善知識,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因為沒有經歷、體驗過這種境界,所以不能夠了解。那就是說功夫做得不夠的人,見性的時候,就看得不清楚,不分明。

明心見性,見性的三種層次,見性之後就是保任

第三種人,他從動中修得的一念相續的功夫非常強,可是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他見性的時候,會見得很真實。壞處是未見性前的明心開悟之時,如果悟的不是片段,是大悟成片,那麼二六時中,時時刻刻,可以體驗及照見真如的運作,也照見一切有情眾生真如的運作。因此他會以為真如的運作是用,就是佛性。那就會誤以為親見這個見不可見的真如的運作就是見性。

這種現象同修之中有很多人經驗過。但是這個見無所見,見不可見,仍然不是見性,而是明心的大悟。因此如果有真善知識的指點,就知道這只是大悟明心,體驗真如,照見不可見的真如,而不是眼見佛性。因此善知識觀察到他的因緣許可的時候,一句話點破了,他就能夠眼見佛性。眼見佛性之後,才知道明心大悟境界的正受,並非見性。這時才真實地明白,眼見佛性和明心大悟的見不可見是不一樣的。這種見性分明的人,他不會像明心的人,住在那種內攝的狀態。

明心見性,見性的三種層次,見性之後就是保任

見性在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從眼根、耳根和身根比較容易見。尤其是眼根和身根,特別容易見,特別容易體驗。那麼這一種見性,必須是眼見為憑,耳見為憑,乃至身見為憑。這見性的境界不是六根性用的感覺,不是用體會感覺,而是見。所以明心明得不真,而把妄心的感覺當作是見性,那是一種誤會。

感覺六根的性用,是生來就一直在體會的,但是死後就消失了。可是佛性的眼見,是從出生以來,一直不曾看見,是具備了定力之後,加上“一念相應慧”才第一次看見,這是一種奇妙的體驗。這種奇妙的體驗,能不能夠體驗得很強烈、很具足,那就要看你的功夫做得夠不夠?功夫做得不夠的人,見性的時候,朦朦朧朧,就是南泉普願禪師所講的:“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如果功夫夠,一念相應的時候,那個體驗真的是奇妙得不得了。體驗了這個境界,而心裡面不會很踴躍、不會掉眼淚的人,只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功夫根本不夠,見得不分明,體驗得不夠具足強烈。第二種人是另一種的極端定力強得不得了。所以見性的時候,木訥寡言,完全住在那個境界裡面,心是不動的,連一點波濤都沒有。這是兩種極端。

明心見性,見性的三種層次,見性之後就是保任

這個佛性不是感覺之性,不是我們一般人妄覺之性。要論感覺的性,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但是佛性不一樣,是在我們具備了功夫之後,一念相應才第一次看見。絕不是感覺,絕不是感覺之性。這就好像說,經上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可是這個佛性,他的出現,並非是我們平常所體會那個樣子。雖然他是本然的存在,但是我們從來就沒有見過。《大般涅架經》中,世尊開示說:醍醐是從牛奶裡面提煉出來的,但是醍醐這東西,雖然不離牛奶,也不能夠說牛奶就是醍醐。牛奶必須經過加工成為酪,再加工成為生酥、熟酥再提煉才成為醍醐。但是也不能夠說牛奶裡面沒有醍醐,因為醍醐從牛奶而生。因此沒有見性而解悟的人,看到《大般涅槃經》講這個道理,則會迷迷糊糊。尚未解悟的人,可想而知,更會迷迷糊糊。

但是見了之後,這一切都明白了。它是很單純的事情,很本然的事情。眾生之所以不能眼見,就是因為煩惱。煩惱障住了,所以定力慧力不能出現。因為煩惱障住了,心就很複雜,不單純,定力慧力出不來,所以就無法一念相應,就看不見了!所以要見佛性,必須要除煩惱,煩惱除了才能夠有定力。定力出現了,一念相應了,才能夠眼見佛性。

明心見性,見性的三種層次,見性之後就是保任

這一種眼見佛性的體驗很奇妙。因為很奇妙的緣故,所以我們的心會向外去攀緣。想要時時眼見佛性的緣故,時間久了之後,定力就會漸漸地散失掉,到最後又看不見了,仍然是不見本性。如果有善知識咐囑、交代、護持,告訴我們眼見佛性的保任——“應當要每天繼續去做動中功夫,保持、增進定力,一切時中見性的時候,必須要保持內攝外緣的均衡,不要把心完全放出去。這樣就能使真覺佛性,常常在眼前出現,永不退失。”在明心階段,如果真正悟得真,悟得成片的人,他的見無所見的境界,永遠不會退失掉,他的見地也永不退失。但是見性的階段不一樣,跟開悟明心不同,會隨著定力的退失,而無法保任眼見佛性的境界。學禪的人,能不能眼見佛性,除了一念相應慧之外,其實是與他的定力強弱息息相關的。絕不是以六根的感覺為佛性。

明心見性,見性的三種層次,見性之後就是保任

見性分明之後,就應該從自己的證量而深入了義的經典,去加以思維整理。不久之後即能貫通教典,可以進入實相。進入實相的人,他雖然住於空的境界,但是他也不離一切有的境界。我們說他的境界是即相離相,空有不二。禪門裡面所謂“大地無非清淨身,溪聲即是廣長舌”。淨土宗所謂的“一句佛號,概括事理。”天台宗所謂的:“空有不二入中道。”法相唯識宗所謂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至此已可以真正的瞭解,真正的明白。這種人大都是因為他一念相續的功夫很強,然後透過見山不是山的境界,長期在那個境界裡面用思維觀的功夫,從法而入,明心的同時也眼見佛性。定力很強的緣故,覺照真心的時候,佛性同時現前。身心明淨、安住不動,在靜聽一切音聲之中,體會真心本性的體與用。

這樣覺照觀察非見聞覺知的真心,以及具足見聞覺知的佛性,幾十分鐘以後,他才會睜開眼睛來觀察自己的身心,乃至整個世界。他就親自體驗到整個身心世界,都是虛幻不實的那種狀態。所以世界身心的真實感消失掉了。對於世界身心的執著,大部分都可以消除掉,因此而得到了解脫的功德受用。從此以後,就開始在歷緣對境之中,修除習氣,不久便獲得薄貪瞋痴的境界,繼而初禪就會不求自得。

明心見性,見性的三種層次,見性之後就是保任

以上是說明開悟乃至見性,都必須有體驗,若沒有體驗,不能身歷其境,就不是悟。如果是依教思維而得的結論,然後自己以為是開悟的話,他的心落在六根六塵或者六識之中,所以他心中會有所懷疑,不敢肯定自己是開悟了,更不敢向人承當。那就不離根塵以及六識,就免不了要永沉生死。

所以悟,必須是要有體驗,親自去證驗真如是什麼?真如如何運作?不但這樣,證悟的時候,還要把每一個時刻之中,真如連續不斷的運作當下,相對的妄心如何連續不斷的運作,都要證驗清楚分明。這才是真的難啊!《圓覺經》中佛講:“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明者”,就是這個境界。明暗雙雙底時節,是自古以來,許多禪師們無法完全弄通的地方。所以悟要悟得深悟得通透,明暗雙雙,瞭然於胸,不容易啊!

明心見性,見性的三種層次,見性之後就是保任

同樣地,明心要體驗、證驗,見性更要證驗。見性如果是解悟,幾乎沒有功德受用。見性必須眼見為憑。因此禪修行必須體驗,反對體驗的人,就是沒有證悟,這是絕對的事實。所以我們話又講回來,要能夠證驗,就必須把動中功夫做好,看話頭看得很純熟,憶佛要憶得很好很細緻,念不會遺失,才能真的眼見,才能真的開悟——證驗真如明暗雙雙的境界,眼見佛性清楚分明。若未親自體驗證驗,空有顯赫的傳承和豐富的佛學學問,仍舊不能了生脫死,所以證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