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兵到十八般兵器,為什麼說棍是“百兵之祖”?

五戎什麼樣子

自古武林有“棍為百兵之祖”的說法

:棍是最原始的兵器,一個不會武術的人在自衛防身中,往往也能夠隨心所欲地使用棍子,棍子作為兵器真是太普遍了,故稱之為“百兵之首”。棍棒是打擊為主的鈍器,成本不是很高,但是極其精妙,棍棒高手也比比皆是。

棍是以木製居多,兼有金屬製的長兵鈍器。北方稱棒或杆,而南方習慣稱竿或條。因受地域和習慣的影響,還有“殳、棒、稈、杆、竿、白梃、金吾、車輻、棓、杵、長劍、棍、杖、把、槓子”等稱呼。無論如何稱呼,它的產生,與生產、生活、狩獵、戰爭密切相關。從戰爭中由“五兵”到“十八般兵器”的發展過程來看,便知一二。

從五兵到十八般兵器,為什麼說棍是“百兵之祖”?

史書與兵書上記載的“五兵”

“五兵”,又稱為“五刃、五戎”,泛指夏商周時期兵械的總稱。

在此之前棍都是以生產生活工具出現的,

“五兵”的出現則開闢了棍的軍事價值。

考察認為:《世本》有:“蚩尤作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這是“五兵”的最早記載,其中“殳”就是後期的“棍”。

從五兵到十八般兵器,為什麼說棍是“百兵之祖”?

殳既是長兵,分離工具,又是攻防皆能的擊打兵器。在秦穆公率軍攻打晉國的時候,被晉惠公計程車兵用長殳擊中,結果秦穆公身著的六層鎧甲竟然被穿透,可見其威力驚人。

“五兵”中的兵器變化無非是長器械和短器械的變化,由於作戰環境和條件的限制,其作戰半徑也受到了影響,所以根據不同的需要,五兵內容就有了不同的記載。如“車之五兵”:

《穀梁傳》中的五兵為:“矛、戟、鉞、盾、弓矢”;

《公羊傳》中的五兵為:“矛、戟、劍、盾、弓弩”;

《周書》中的五兵為:“弓、戟、矛、劍、盾”;

《國語》中的五兵為:“刀、劍、矛、戟、矢”;

《漢書》中的五兵為:“矛、戟、弓、劍、戈”。

上述“五兵”主要包括長兵器與短兵器兩種型別。研究認為在長兵器中如戈、矛、戟等都是用棍棒作為柄,這樣在軍旅中攜帶方便,作戰時使用靈活,技法於棍也有相似之處。如刺法就是棍法中的點,挑法就是棍法中的揭。短器械如刀、劍等中的劈砍就與棍法中的掄掃技法有相似之處。

從五兵到十八般兵器,為什麼說棍是“百兵之祖”?

另外,“五兵”的眾多說法之中並非盡有“殳”的記載,說明“殳”使用時間較短,就被其他兵器所代替。這與當時戰爭的現實條件是有密切的關係的。

“五兵”孕育演繹為“十八般兵器”

“五兵”孕育了上千年,出現了“十八般兵器”,它是兵器的總稱。最早出現“十八般兵器”一詞,要算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滸傳》第二回中描寫九紋龍史進從王進教頭習武時說:“哪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與槍、扒,一一學的精熟。” 這些兵器是該書記述的主要兵器。

從五兵到十八般兵器,為什麼說棍是“百兵之祖”?

武諺有:古人制藝,必立一意。

如刀類,長於破斬;槍類,利於挑刺;棍類,易於抽打;斧鉞,重在壓劈;錘類,講究敲砸;鞭澗,妙在絞攔;盾牌,用在遮擋;弓箭,能在標射;流星,意在追襲。

每種兵器都有自身的功用,若再與另一種兵器相交,都是以制約與反制約、進攻與防守、防守與進攻的相互轉換。

實用主義決定了凡事有利便會發生興趣,正是“利之所在,人必趨之”。而這種實用主義思想,也就是武術器械不斷推陳出新的內在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