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做事情要學會適可而止,恰到好處

適時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做事情不能走極端,其實老子在《道德經》中也說過這樣一句話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這和儒家的中庸之道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中庸的前提就是不能走極端,而不走極端也就是老子所說的“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什麼意思呢?就是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任何事物在其發展到極端的時候,都會向另一個方向轉化。因此,我們適時的停止其發展到極端,讓持續的性的發展動力不斷的注入進來,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事物才能夠長久的存在。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做事情要學會適可而止,恰到好處

現在所提倡的可持續發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人定勝天的最後必將是人類一敗塗地。與自然和諧相處才是長久之道。

另外,老子在道德經中還說到“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意思是: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我們很容易發現,那些鋒芒畢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別人的打壓,就是因為銳氣過強,會造成他人的心理反感。

而在事情上的時候,揣而銳之就是在強調做事情不能只看重外因,要看到內因才是取決定性作用的。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做事情要學會適可而止,恰到好處

這句話後面還說到了:君玉滿堂,莫之能守。這就有著警醒作用了。當我們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就會為自身留下禍根。多做善事,用錢財幫助有困難之人,不僅能夠讓自己的財富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也能為自身謀得一個善終。

總之,做事情要學會適可而止,恰到好處。如古代的賢士,建功立業後要學會功成身退,既不功高蓋主,也能保全自身。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做事情要學會適可而止,恰到好處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窮盡一生也無法獲取全部的知識,全部的功名。更不用說窺探到宇宙的真相了。我們只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量變過程當中,不斷進步,最終是實現人類社會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