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讓眾臣給兒子寫輓聯,無一滿意,書生摘了兩句唐詩,乾隆大讚

且欲近尋彭澤宰下一句是什麼

古代有許多才子,除了喜歡琴棋書畫外,便是吟詩作對。作對就是做對聯,一種文學形式,經過近千年的發展,做對聯已經成為文人雅士喜聞樂見、愛於所行的文學形式,更是成為他們顯示才華的一種外在文學表現。

對聯,稱呼多種,或門對、或對子、或楹聯等,最早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稱之為“桃符”,乃對聯前身,而最早出現的對聯據有歷史記載的內容應該是在三國時代。對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華夏語言的獨有且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歷史文化悠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乾隆讓眾臣給兒子寫輓聯,無一滿意,書生摘了兩句唐詩,乾隆大讚

乾隆影視形象劇照(圖)文:悔昔道來

歷史上,對聯高手極多,諸如唐伯虎、蘇軾、解縉、紀昀、宋湘等,關於他們對對子的相關典故數不勝數,為人所津津樂道。筆者悔昔不談名家,咱們今天來講個不為人知的,甚至連名字都未載入史冊的書生,他寫了一對對聯,不僅能夠曉諭後世,而且獲得當時乾隆皇帝的大讚。

我們都知道,對聯有很多種用途類別,比方說春聯、輓聯、壽聯、贈聯、賀聯等等,而輓聯是其一種常用聯,用來哀悼死者、治喪祭祀時專用的對聯。

清朝乾隆皇帝有個長子名叫愛新覺羅·永璜,自己號稱“河上翁”,生於雍正六年即公元1728年,於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因終日鬱鬱寡歡而終,年僅23歲。對於其長子之死,乾隆雖然有後悔之感(因為乾隆覺得永璜不懂禮數,而失寵於他),但已經為時已晚。永璜死後,乾隆追封他為定親王。為了追思哀悼永璜,乾隆下令翰林院大小官員擬寫輓聯,結果,輓聯是交上了一大堆,可是都不盡如意,乾隆皇帝看後直搖頭,一點都不滿意,眾翰林院官員也是無奈,各個抓耳撓腮想不出好的且符合乾隆心意的輓聯。

乾隆讓眾臣給兒子寫輓聯,無一滿意,書生摘了兩句唐詩,乾隆大讚

書生影視形象劇照(圖)文:悔昔道來

朝廷有一高官,聽聞皇帝正在徵集輓聯,躍躍欲試,可是在家中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好聯。於是他詢問府上的幕僚,看他們是否有合適的輓聯,幸運的是,他府上有一位教書先生,原本是江南一名書生,頗有才華,他思來想去,突然靈機一動,從兩首唐代詩歌當中各抽了一句組成了一對輓聯極其應景應事,輓聯如是道:“閣中帝子今何在;河上仙翁去不回。”這位高官一看覺得非常好,於是他將這對輓聯交到了乾隆皇帝手中,乾隆一看大加讚賞,認為寫得非常好,乾隆對這位高官大加讚賞,重重地賞賜了他。

那麼,這對聯,為何好呢?又是從哪兩首詩摘抄的呢?且聽筆者悔昔繼續道來,上聯“閣中帝子今何在”,取自唐代詩人王勃所寫的《滕王閣序》中的末尾詩詞,全詩為:“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此段教學課文未有收錄)“閣中弟子”原指的是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滕王),借古喻今,剛好喻指當今大清皇帝乾隆的兒子永璜,“試問皇帝之子現在在哪裡?”

乾隆讓眾臣給兒子寫輓聯,無一滿意,書生摘了兩句唐詩,乾隆大讚

乾隆影視形象劇照(圖)文:悔昔道來

而“河上仙翁去不回”,此句摘自唐代詩人崔曙所寫的詩詞《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當中,全詩為:“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河上仙翁”恰好是永璜的號,“去不回”剛好指永璜逝世令人惋惜。“河上仙翁(永璜)一去再也回不來了”。

雖然,這組對聯並非書生原創,但是不得不歎服書生的學識淵博,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是這兩句唐詩組成輓聯的是極其的貼切,應景,應事,不僅為乾隆皇帝讚賞,更得後來之人褒獎極致。(文:悔昔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