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順應命運走勢,正確對待人生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的意思

孟子:順應命運走勢,正確對待人生

□畢寶魁

命運到底有沒有?這是人類一直困惑,一直在探討的問題。如何對待,是非常重要的認識論和人生觀的大問題。

那麼,命運到底有沒有,我們應如何對待?孔子沒有明確闡述過,子貢就說他們沒有聽老師講過命運。孟子則很明確說明了應該如何對待,即要“順受正命”,但也說不清楚命運到底是怎麼回事。

《孟子·盡心上》開篇三章便是講命運問題的,請看第一章: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這章非常難講,只能進行大概的解釋。大意是說,人如果盡心盡力去學習和工作,那麼就是知道性命的意義。如果知道性命的意義,便是知道天命了。這樣,儲存這種心意,培養自己對於生命珍惜的心情和性格,就是順應上天的規律在做事和行動。無論壽命長短,都堅持這種品格和做法,修養自己的身心,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和知識才能,而等待機會的來臨。這便確立了自己的命運走向,確立生命前進的方向,不會迷失和疑惑。這便是後世常說的“安身立命”,身是肉體,使自己站立起來,去行動做事,命是精神,向著明確的人生目標前行。用韓愈的話說,就是“行之乎仁義之途,遊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

在提出安身立命之說後,孟子接著說:“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人的一生沒有什麼不是命運決定的,因此要順應命運的走勢而接受其正常的命運安排,要正確對待。這便是常說的“順受正命”。孟子的大意是說:人的一生無非就是命運,只能順應這種命運採用正確的人生態度。儘自己的努力,走人間正途而死亡的人,就算是順受正命了。不知道躲避危險而被倒塌的牆壓死的,不小心掉河裡或野浴淹死的,犯法囚禁而死的,凡是死於非命的,都沒有順受正命。這樣死的人在古代是不按照葬禮送葬和埋葬的。簡言之,一生兢兢業業,努力向學,勤儉仁義的人,即使沒有地位和金錢,同樣是有價值有尊嚴而值得尊敬的人。

追求到底有益還是無益

如果這樣,人還需要追求嗎?追求還有意義嗎?孟子也感覺似乎還有疑問,於是緊接著又說一段話,這便是第三章。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進一步說明安身立命和順受正命的問題,提出如何做才算是正確的人生道路。因為有點隔,故必須解說一下才可以明白。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這是一層意思,大意說:努力刻苦追求就可以得到,放棄追求就得不到,這說明追求對於得到是有幫助的。因為追求的東西是我自身所有的,故主動權完全在我。這種追求是指道德修養和學識文化,是仁義禮智信,當然誰努力誰就能夠得到,誰懶惰懈怠,吊兒郎當,得過且過,便得不到。因此追求是有益於獲得的。百姓勸小孩好好讀書有一套嗑:孩子,一定好好讀書,學習到的本領風颳不走,賊偷不走,盜搶不走,比金錢更有用。道理淺顯實際包含著上面一章和後面一章的全部意義:即在內者屬於自己,在外者價值不大。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則又是一層意思,大意說,追求要按照一定的道,即正確的途徑,得到則需要一定的命運,也就是機會。這樣看,追求對於得到是沒有幫助的。因為這是追求自身之外的東西,並不是主觀可以決定的。追求身外之物應該依照正確的途徑,更主要的是命運走勢,而命運又是不可預知不可把握的。因此,人只要做到主觀努力,盡心盡力就可以沒有遺憾了。至於是否被重用,自己的才能是否能夠得到施展,則是命運決定的。

不容然後見君子

孟子的三段話其實都是在談如何正確對待命運的問題。概括來說,“命運”是有的,人們應該正確對待命運,正確對待自己的出身地位,“不怨天,不尤人”。只要盡心盡力便可無怨無悔,用孔子的話說,就是“內省不疚,何憂何懼”。曾子臨終前那種坦然輕鬆而感覺是解脫的心態便是順受正命的最好註解。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求之有道”,即按照正常途徑去追求,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不走邪道,不走後門,不阿諛,不溜鬚拍馬,不行賄。既不走紅門,也不走黃門。古人認為,凡是透過鑽營,挖窟窿盜洞而爬上官位的人,便等同於“穿窬”之行徑,便是小偷,便是盜賊。《孟子·滕文公下》載:孟子曰:“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說得最明白不過了。

孔子問當武城縣令的弟子子游是否得到賢人的時候,子游高度讚美了澹臺滅明“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的高貴品質。走路不走捷徑,不是公事從來不到上官的家中。可知古今同理,光明正大而不偷偷摸摸,不暗箱操作的君子人永遠是少數,永遠是可讚美歌頌的寶貴品格。

君子可以修養自己的道德品質和傑出的才能,但不能保證被重用。孔子困於陳蔡時,十分狼狽,顏回則說:“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道德不修,是我自己的醜陋,我的道德修養已很高但不被當政者重用,是當政者的恥辱和醜陋。不被容納不是什麼恥辱,不被容納而後依舊堅持正道,堅持自我而不隨波逐流,舉世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受賄我獨廉,舉世皆暗我獨明,這才是真正的君子品格。

孟子云:“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偉哉孟子,是真正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