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日忽忽其將暮什麼意思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作者: 陳黎明 向芳謹

但凡去過穿巖山的人無一不被其山勢所震撼,一峰突兀,群山怒擁,層巒疊翠,千巖壁立。當朝陽從雲層中露出的萬丈光芒,照耀在穿巖山上褶褶生輝,讓人甘願忘記繁華,靜守平淡。山頂吹過的淡淡涼風一如似水年華,似曾遠去,又仿若昨天。

這般美麗的穿巖山位於雪峰山東麓漵水上游的二都河畔,地處漵浦縣統溪河鎮境內。

雪峰山是湖南最大的山,它位於湖南中西部,自北而南綿延800餘里。它東與羅霄山相望,西北與武陵山毗鄰,北抵洞庭,南接五嶺,三面被武陵山——雲貴高原、羅宵山脈,以及南嶺山系所環繞。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據地方誌記載:今雪峰山在宋代稱梅山,而梅山是由“羋(mi)山”音轉而來。“羋山”是楚人居住之地,故又稱“楚山”。“楚山”之前叫“會稽山”,“會稽山”之前與武陵山合稱“崑崙山。”

據古史傳說,崑崙山是一座神山,漢儒認為其地在今西北青藏高原,但概無考據,不足為信。不過,崑崙山作為神山的認知在國人心中確是根深蒂固的,因為在文字尚未成熟之前,神話傳說是喚起民眾對中華遠古歷史追思的唯一載體。

傳說中的神山崑崙是人間仙境,其上有增城九重、懸圃、涼風、樊桐等不同山域,有珠樹、玉樹、琁樹、不死樹和絳樹、碧樹、瑤樹等叢林,還有供食用的木禾和蟠桃。而其中的懸圃,更是天帝眾神在凡界的居所。在那裡不但有把門的開明獸,而且還有精美的傾宮、旋室、金臺、玉樓、瑤池等各式建築,以及供眾神上下天庭的建木(天梯)和天柱。崑崙傳說中的這些景象皆散見於戰國至漢晉年間的諸多圖籍。諸如:

《山海經·西山經》:“崑崙之丘,是實為帝之下都。”

《山海經·大荒西經》:“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

《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墟在西北,方八百里,高萬仞,面有九門,門有開明之獸守之。”

《淮南子·墜形訓》:“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掘崑崙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尋,珠樹、玉樹、琁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琅在其東,絳樹在其南,碧樹、瑤樹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門,門間四里,裡間九純,純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橫,維其西北之隅,北門開以內不周之風,傾宮、旋室、縣圃、涼風、樊桐在崑崙閶闔之中,是其疏圃。……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扶木在陽州,日之所費。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河圖括地象》:“崑崙在西北,其高萬一千里,上有瓊玉之樹。”

《山海經圖贊》:“崑崙月精,水之靈符……嶸然中峙,號曰天柱”。

正因如此,自古以來,我中華民族皆尊崑崙山為“萬山之宗”,並稱其為“龍山”、“祖龍”或“龍脈之祖”,篤信崑崙是中華文明的祖源地。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可是,這令人產生無限遐想的神山崑崙究竟何在?它是否如漢儒所言在西北的青藏高原?恐怕未必!因為崑崙神話的產生離不開它所倚仗的文化背景。從現有典籍看,崑崙神話雖盛傳於戰國,但其在民間的流播或許要早得多。我們若從反映先秦民眾世界觀和精神思想的中華文學全面考察,不難發現代表當時中華文壇的學派實分為以《楚辭》和《詩經》為代表的南、北二系。其中北系之《詩經》,凡言情、言事、詠物,皆不離現實主義的樸實與雅緻,大有“子不語怪力亂神”的風韻。而南系之《楚辭》卻是另一番光景,字裡行間充滿了狂野、剛烈、激情與奔放,突顯出交織現實與暢想的浪漫情懷。奇幻詭譎的崑崙神話也正是最先被《楚辭》所錄而發楊光大的。眾所周知,自來文人墨客,皆以詩言志,而觸景生情則是激發其詩興的源泉。由此可見,屈賦所言之崑崙神山很可能就在屈原所遊歷的或他所熟悉南方山區。

屈原在其辭賦中,曾幾度提到過崑崙懸圃,且首見於《離騷》。其辭雲:“朝發軔於蒼梧兮,餘夕至乎懸圃,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離騷》是屈原遭楚懷王(十六年)疏遠離開郢都以後所作,在這部長達三百七十三句的長篇史詩中,他敘述了自己的家世和政治抱負,以及因遭迫害而失意的憂思與憤懣之情。在一切都已成泡影以後,他幻想自己有如神話中的仙子,駕著龍鳳去神界漫遊,向天帝傾訴苦衷。幻想著自己早晨離開蒼梧,日暮時分就到了崑崙懸圃。這詩中的蒼梧,在戰國時代就位於今雪峰山南端的南嶺山系一帶。從蒼梧到懸圃,朝發夕至,雖辭有誇張,但二地當不至太遠,或許鄰近。在自然地理上,與蒼梧南嶺山系聯絡最為密切的則是雪峰山。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屈原在辭賦中再次提到登崑崙懸圃,是在其被楚頃襄王流放至江南時所作的《涉江》序曲中。其辭雲:“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意思是說他穿著奇服,佩著長劍,戴著切雲冠飾,欲駕青虯、白螭與重華(舜帝)去神遊懸圃、瑤池,期望登崑崙食玉英與天地同壽。其路徑實際上與《離騷》所述類同,也是從蒼梧去崑崙懸圃。帝舜葬蒼梧之野的傳說由來已久,從遠古至先秦深入民心,故司馬遷的《史記》有明確記載。且考古發掘的長沙馬王堆第三號漢墓所出長沙國南部地形圖上也在這裡繪有舜帝陵標識,本世紀初在舜帝陵附近也的確發掘出漢代以來的廟宇房基。那麼,屈原幻想與舜帝登崑崙遊懸圃的陳辭,實透露了這個人間仙境所在位置的一些指向性資訊。

屈原在《涉江》序曲中說完欲與重華神遊崑崙懸圃後,接著話鋒一轉,敘述了他的實際行程:“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餘濟乎江湘……乘鄂渚餘反顧兮……乘舲船余上沅兮……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苟餘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入漵浦餘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屈原並未去蒼梧,而是懷著悲愴的心情渡過長江,然後經湘江下游,轉道溯沅水到了目的地漵浦,沿途目睹了雪峰山林深山峻、幽晦多雨的景象與氣候。有學者考證,屈原來漵浦大約在這裡居住了九年時間,他人生中最為瑰麗的傳世遺篇《九歌》、《天問》寫就於此。屈原為何要來偏遠的漵浦並久居於此?這是否與他長期以來的某個心結有關?我們概莫能知。但欲從漵浦地名的音義辨析,似又可覺察出些許可能的緣由。顧名思義,漵浦之名可釋為漵水之濱。而欲從漵浦(xù pǔ)的讀音思辨,卻恰與屈原屢屢提到的想要神遊的懸圃(xuán pǔ)近同,莫非漵浦地名的最初來源本與傳說中的懸圃相系?難道它僅是偶然的巧合?當然,這種語音學的辨析不一定就反映了漵浦名稱來由的故實,也不能斷言其就是屈原前來漵浦的動因,但語音學辨析對古史地名的來源與演變研究確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卻是毋庸置疑的。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屈原在漵浦還寫了名篇《山鬼》,描繪了一位時而身披薜荔、腰繫女蘿,時而身披石蘭、腰繫杜衡、既含睇又宜笑的窈窕美女。而這個山鬼美女的原型卻並不是現實中的村姑,而是至今仍保留在雪峰山漵水岸邊穿巖山洞堖崖壁上的天然岩石山鬼像,她是屈原跋山涉水前往今穿巖山一帶旅行的物證。他為什麼不畏艱辛非要來此林深泉幽的千峰萬壑之地呢?恐怕並不只是為了觀賞那山鬼的芳容,而是為了探求其長久以來所期盼的崑崙懸圃真相。在來漵浦之前,他或許早已聽聞了關於崑崙懸圃所在地望的傳說,他想來此聖地探個究竟。可是,如今身在其境,卻並沒有觀看到傳說中那令人神往的懸圃奇觀。他疑惑了!他激越了!為舒瀉愁思,於是乎詩興大發,揮筆寫就了《天問》長卷。他從天地日月山川、陰陽鳥獸靈異,到三皇五帝夏後商周、人間世事,一口氣提出了一百七十二個不解之謎。而其中的“崑崙懸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裡”聯句,就是他當下叩問上蒼的最大困惑。人們不是說這裡就是崑崙懸圃的所在嗎?我怎麼沒找著?它到底坐落在什麼地方呢?其實,屈原未能找著它是再正常不過了。因為傳說中的崑崙懸圃畢竟相去年代太久遠了,即便有其真跡,也因自然力的長年浸蝕而湮沒無存了,更何況崑崙之廣大、之險峻,非常人腳力所能及,憑三閭大夫的文弱之軀又焉能登上那層巒陡峭的崑崙之巔呢?雖然如此,但它並不妨礙後世民眾對神山崑崙懸圃的繼續追尋與探索。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值得慶幸的是,在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考古工作者在距穿巖山不遠的雪峰山西側今洪江市(原黔陽縣)岔頭鄉一個叫高廟的地點,發現了能使人們重新認知遠古傳說所言崑崙懸圃的寶貴遺存,並被命名為高廟文化,其年代上限已接近距今8000年。在這裡不僅發現了用於祭祀天地神靈的大型祭壇和用於陳設的精美白陶祭器,而且還在那些祭器上發現了天帝太陽神、龍神、鳳鳥神和山神、城垛等寫實性的藝術影象,以及用於製作太陽曆的八角星日晷影象。這些宗教藝術題材在迄今為止同時期的中華遠古遺存中,無論其內容和構圖方式都具有初創性的意義。尤其是崑崙神話中最核心的元素天帝(太帝或稱太一),以及為帝服務的龍、鳳等系列神靈影象均在高廟文化遺存中完美地呈現出來。這裡還發現了薏苡,也就是《山海經·海內西經》所載崑崙之虛上的木禾(盛產於今湘、桂、川、黔諸省區,在西北青藏高原不能成活)。還發現了供眾帝所自上下天庭的建木天梯影象。《淮南子·墜形訓》和《山海經·海內經》曾專門講到這種巨木,並說“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這個“都廣”就在南嶺及其附近區域,與北迴歸線鄰近。所以,當夏至日及其前後幾天的中午太陽直射到建木頂端時,其投影就與建木俯視投影相重合,呈現出日中無影的形態,這一自然現象在青藏高原是不可能發生的。種種跡象表明:高廟文化先民不僅是中國遠古神系的初創者,而且是崑崙神話的原創者,同時也是中華文明發源的奠基人。由此可知,以雪峰山為中心的高廟文化分佈區,就是中華遠古時代崑崙神話的原生地。屈原當年深感困惑的崑崙懸圃,在久經風雨滄桑後,終於讓世人知曉了它的本真!因此,我們有責任將它科學地復原,向公眾講述這個塵封了數千年的故事,一同來分享咱中華遠祖的無上榮光!

漵浦,穿巖山,這個曾令詩人屈原魂牽夢縈的朝聖之地,宛如仙境的崑崙懸圃即將在這裡展現!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

穿巖山與屈賦崑崙懸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