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傑榮:黃公望《陡壑密林圖》的傳藏及明清仿作

繆曰芑怎麼讀

「來源: |古籍 ID:weiguji」

李傑榮:黃公望《陡壑密林圖》的傳藏及明清仿作

元 黃公望 陡壑密林圖 王季遷私藏

黃公望《陡壑密林圖》,水墨紙本,立軸,高一尺七寸,廣一尺三寸一分。原為《溪山小景圖》,圖名《陡壑密林圖》首載於顧復《平生壯觀》,遂成定名。圖中群山陡壑,樹木深茂,山居逶迤,山石樹木渾然一體,氣勢峻偉而生機盎然,正如張雨所評:峰巒渾厚,草木華滋。畫面上部有黃公望題識,有數字已漶漫,現據著錄補全:『僕留雲間三四載,每常落魄,凡親識朋舊出絹楮以徵惡畫,往往不能奉命,而亦不我責也。此本不知為誰所作,意趣頗合,而為伯新所得,裝池而見示,且俾題其上。切諦之,非筆之工,乃墨之佳,而之善耳。至正四年歲在甲申,八月廿有九日,大痴道人題,時年七袠有六。』據題識,黃公望題跋時,此畫已流傳出去,輾轉至伯新手,伯新重新裝裱後再向黃公望索題,所以黃公望題跋於畫外的裱絹上,下腳每行末一字皆入畫幅紙內。

明代,董其昌購得此畫,又重新裝裱題跋:『此幅餘為庶常時見之長安邸中,已歸雲間,復見之顧中舍仲方所,仲方諸所藏大痴畫盡歸於餘,獨存此耳。觀大痴老人自題,亦是平生合作。張伯雨評雲:「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以畫法論,大痴非痴,豈精進頭陀,而以巨然為師者耶?不虛也。庚申五月購之吳門並識,其昌。』落款下鈴印『董其昌』。

畫上有鑑藏印九枚:畫幅紙內,右下角有『容齋清玩』『德心衡久』兩印,左下角『張氏莑山珍賞』一印,左上角有『梁章鉅鑑賞印』。黃公望題識的絹上有『雲間沈度』『瑤臺雪鶴』『震澤王氏寶武堂圖書記』三印。在董其昌裱絹上右下角有『陶齋收藏書畫』『王季遷海外所見名跡』二印。

李傑榮:黃公望《陡壑密林圖》的傳藏及明清仿作

清 陸心源 《穰梨館過眼錄》卷九著錄《黃大痴陡壑密林軸》

著錄:明張醜《清河書畫舫》綠字號『大痴溪山小景』,明顧復《平生壯觀》卷九『陡壑密林』,清吳修《青霞館論畫絕句一百首·陡壑密林圖》,清陸心源《穰梨館過眼錄》卷九『黃大痴陡壑密林軸』,清宋犖《西陂類稿》卷十七『黃大痴陡壑密林』,清李葆恂《無益有益齋讀畫詩》卷下『黃公望陡壑密林卷』,清王原祁等《佩文齋書畫譜》卷八十六『元黃公望陡壑密林圖』,清畢瀧《廣堪齋藏畫·黃大痴陡壑密林圖》,劉海粟《海粟叢刊·國畫苑·晉唐宋元明清名畫大觀》《藝苑掇英·第三十八期·海外藏畫專輯》《寶五堂藏中國古代書畫》,福開森《歷代著錄畫目》,徐邦達《改訂歷代流傳書畫編年表》,周積寅和王鳳珠《中國曆代畫目大典·遼至元代卷》等。

一 黃公望《陡壑密林圖》的傳藏

元代伯新以後,《陡壑密林圖》在明清兩代繼續流傳遞藏。董其昌題跋言『此幅餘為庶常時見之長安邸中』,而據《明史》董其昌傳,董其昌萬曆十七年(一五八九)進士,改庶吉士,直至二十六年(一五九八),授翰林院編修。可知,在這十年間,《陡壑密林圖》曾在『長安』(北京)收藏。爾後,此畫又『已歸雲間,復見之顧中舍仲方所』,由長安流至雲間(松江古稱,府治華亭,今屬上海),再歸於顧正誼(字仲方,官中書舍人)。

陶齋收藏書畫印

《陡壑密林圖》上有鑑藏印『雲間沈度』『瑤臺雪鶴』,清代陸心源《穰梨館過眼錄》卷九《黃大痴陡壑密林軸》亦有記錄,可知此畫曾為沈度收藏。沈度,華亭人,善書,風格婉麗飄逸,雍容矩度,被明成祖譽為『我朝王羲之』,與其弟沈粲並稱『二沈先生』『大小學士』,頗得董其昌推崇:『文、祝二家,一時之標,然欲突過二沈未能也』。但董其昌言此畫『已歸雲間』,應非指沈度。因為沈度生於一三五七年,卒於一四三四年,其時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尚未出世,不可能先見之於長安邸中,又見歸至雲間沈度,應當是《陡壑密林圖》在明初為沈度所得,後流傳到長安,再流傳回雲間,復為顧正誼所得。顧正誼,生卒年不詳,活動於隆慶、萬曆年間,自號亭林,華亭人,畫學黃公望尤為得力,董其昌與顧正誼交遊,詩文中常提及顧正誼,曾言:『吾郡畫家,顧仲方中舍最著。』董其昌言顧正誼所藏黃公望畫悉歸於他,獨存《陡壑密林圖》不肯轉讓,不過萬曆四十八年庚申(一六二○),董其昌時年六十六歲,終於如願以償,在吳門(蘇州)購得此畫。由沈度而流傳到長安,再遞傳回顧正誼,萬曆四十八年,流傳到吳門,又由董其昌購得,再次回到松江。在這兩百年間,松江儼然成為《陡壑密林圖》的藏身之地。

董其昌之後,《陡壑密林圖》又歸於王時敏。王時敏幼時,由其祖父王錫爵帶至董其昌處學畫,為董其昌傳燈弟子,其家藏書畫亦多得自董其昌。王時敏極愛黃公望畫,曾從董其昌處購得幾幅真跡:『餘於大痴畫素有癖嗜,生平所見卷軸二十餘本,往從董文敏公所購得幾幀,雖非極致,要皆真跡……』但王時敏為得到《陡壑密林圖》,頗費了一番心機,因為董其昌猶如當初顧正誼一樣珍愛不捨:『子久畫專師董巨,必出以新意,秀潤絕倫,故為元四大家之冠。餘所見不下二十餘幀,筆法無一相類者,唯《陡壑密林》《良常山館》二小幅,脫去縱橫刻畫之習,一本於平淡天真,如書家草隸,匠心變化,無畦跡可尋,尤稱生平合作。舊為董文敏公所藏,餘昔年懇請和會,初猶靳固,後以重購得之,寶護不啻頭目。』然而,由於王時敏隱居山林,再加上晚明時期的戰爭動盪,沉重的賦役使王家不堪重負,他曾經無奈地自嘆道:『窮子漸成孤露』『我今年真窮徹骨』『窮愁說苦,至乎其極』。為解窮厄,王時敏不得不出售家藏書畫,藏品就這樣在康熙元年左右陸續散去。《陡壑密林圖》也因此為『好事者』易去,王時敏心中為此耿耿於懷,在上則題跋末後又接著說:『爾年困於賦調,貧不能守,遂為好事者易去,夢寐憶念,無刻置懷……』心中的遺憾惆悵終究是難以消釋,他在另一則題跋提及此事,又道:『餘舊藏《陡壑密林》小幀,尤曲盡其致,惜以貧不能守久去兒席,時時往來於懷。』

王季遷海外所見名跡

王時敏所言的『好事者』,即為張應甲。張應甲,字先三,山東膠州人。『張先三』,時與『張仙三』『張先山』混用,如顧復《平生壯觀》裡『張仙三』和『張先三』兩名共用,王時敏稱其『張仙三』,吳其貞稱其『張先山』,大抵因音近誤記,實為同人異名。吳其貞在《書畫記》裡介紹道:『先山,山東膠州人,閥閱世家,乃翁篤好書畫,廣於考察,古今記錄凡有法書名畫在江南者,命先山訪而收之,為餘指教某物在某家,所獲去頗多耳。時癸卯正月十日。』張先三父親張若麒嗜好書畫,故命張先三尋訪蒐羅,因財力雄厚,故歷代名跡多有庋藏,如晉人《曹娥誄辭》(遼寧省博物館藏)及北宋趙佶《雪江歸棹圖卷》(故宮博物院藏)有其藏印:『東海張應甲字先三號希逸寶藏書畫印』,趙孟《鵲華秋色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上亦有其三枚藏印:『張應甲』『膠西張應甲先三氏圖書』『膠西張應甲先三氏珍藏書畫印』。張先三訊息靈通,曾遣人問王時敏所藏關仝真跡,令王時敏驚愕不已:『張仙三向在金沙,近復遣人來問關仝真跡……但此畫藏之甚秘,不知其何以聞之?』而且手段老到,黃公望《陡壑密林圖》正是俟王時敏窮窘時索購而去:『《陡壑密林圖》……煙翁晚年亦嘆息此幅被書畫賈人俟貧乏時輒為貨求,不得不割去,意謂必歸山左矣。』『山左』即指張先三,因山東省位於太行山之東,故舊時別稱山東為『山左』。這件事王鑑《仿大痴陡壑密林圖》題跋也有記載:『元季四大家推黃子久為第一,《陡壑密林圖》乃其生平得意之作,向為太原奉常公所藏,今歸之山左友人,不可復見矣。』惲壽平亦記載此事:『大痴《陡壑密林》為張先三所得。予寤寐羹牆十載於茲,頃見石谷所摹,殆如一峰再來也。』《陡壑密林圖》上有印『張氏莑山珍賞』,姚大榮認為即系張先三款識。

王鑑《仿大痴陡壑密林圖》題跋末後落款『戊申春日』,時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可知此時《陡壑密林圖》已落入張先三手,但猶如『煙雲之過眼』,張氏亦不能久藏,又再易主。宋犖《黃大痴陡壑密林》:『一峰書畫師虞山,有元四家推第一。人間摹寫莽煙海,誰見超超塵外筆。浮嵐暖翠蝴蝶飛,雨意雖存非佳絕。惟茲陡壑與密林,簡遠蕭疏脫軌轍。片紙展處發幽光,想見沖襟滿冰雪。大痴非痴句曲雲,精進直入巨然室。文敏敬跋奉常藏,痴亦自愛此生活。更有長卷富春山,相配巋然兩神物。清鑑邇日歸達夫,瀏覽容餘共披豁。箇中真趣解人難,一笑柳塘來皓月。』此詩對《陡壑密林圖》大為讚賞,認為可與《富春山居圖》比肩,而末句『清鑑邇日歸達夫』言此畫盡歸於『達夫』,卻道出了《陡壑密林圖》現在的得主。姚大榮言:『牧仲此詩,作於康熙四十年辛巳。「達夫」謂高江村也。是時《陡壑密林》又歸高氏。三十年間,三易主矣。江村得此圖,在《銷夏錄》成書後,故不及編入。』高士奇(一六四五—一七○四),字澹人,號江村,善鑑賞而富收藏,於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著成《江村銷夏錄》一書。宋犖與高士奇交好,多有詩文酬唱,此詩記與高士奇共賞《陡壑密林圖》,但康熙四十年(一七○一)時,《江村銷夏錄》早已成書版刻,故沒有收入書中,但另查高士奇《城北集》《苑西集》《獨旦集》等著作,亦未見提及。

高士奇之後,此畫又再傳到吳門繆氏:『(高士奇)身後圖入吳門繆氏。乾隆季年,又歸鎮洋畢氏。』『吳門繆氏』應指繆曰藻(一六八二—一七六一)、繆曰芑(一六八四—一七五六)兄弟,但查繆曰藻《寓意錄》未見著錄,不知姚大榮言《陡壑密林圖》『入吳門繆氏』有何根據?但可確定的是,畫又再落入畢瀧之手。畢瀧,字澗飛,號竹痴,江蘇鎮洋(今江蘇太倉)人,生卒年不詳,乾隆、嘉慶年間人,為畢沅(一七三○—一七九七)之胞弟。畢瀧喜收藏名賢書畫,凡遇洽己趣者,不惜以重金購藏,《廣堪齋藏畫》即為其家藏書畫之條目,原為手寫本,後由吳縣吳闢疆(一八七九—一九五○)編次按語、畫山樓校刊。此書記有《黃大痴陡壑密林圖》,後有吳闢疆按語:『圖載《穰梨館過眼錄》,紙本,高一尺七寸,廣一尺三寸一分,題跋絹本與畫紙接,乃裝裱後補書,因山頭平滿,故題跋書於裱絹上,其下腳一二字方入畫幅紙內。董文敏跋於邊絹。』吳修(一七六四—一八二七)《青霞館論畫絕句一百首·陡壑密林圖》亦記此畫在畢瀧處:『大痴《陡壑密林圖》在婁東畢氏,紙本立軸……』端方《壬寅消夏錄》著錄《元黃久陡壑密林圖軸》時,曾記畫上鑑藏印,其中有枚『婁畢瀧澗飛藏』朱文長印但傳世畫幅上卻無此印,不知何故。

據《陡壑密林圖》上的『梁章鉅鑑賞印』,以及陸心源(一八三四—一八九四)《穰梨館過眼錄》的記載,可知畢瀧之後,《陡壑密林圖》復歸於梁章鉅。梁章鉅(一七七五—一八四九),字茝中、閎林,號茝鄰,晚年自號退庵,福建長樂人,遷居福州。梁章鉅博藏金石書畫,且勤於著述,著作有七十餘種,其中有《退庵所藏金石書畫跋尾》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自刻本,著錄了自藏的金石書畫,但書中沒有收錄黃公望的《陡壑密林圖》。另查其《退庵隨筆》《歸田瑣記》《浪跡叢談》及《退庵自訂年譜》諸書,均不見提及,極可能是死前數年方得此畫。

李傑榮:黃公望《陡壑密林圖》的傳藏及明清仿作

《小中現大冊》第八幅 仿陡壑密林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陡壑密林圖》右下角邊綾上有『陶齋收藏書畫』一印,可知此圖又為端方所得。端方(一八六一—一九一一),字午橋,號陶齋,中年後因有勢力,窮搜冥索,瑰寶鱗萃,李葆恂(一八五九—一九一五)曾作《海王村五友歌》詩,道及端方收藏之豐:『陶齋如海納百川,孫(退谷)梁(蕉林)宋(漫堂)阮(芸臺)名相聯,碑圖鼎錄分巨編,古物或自非洲遷,雄視四海誰與駢。』詩中將端方與孫承澤、梁清標、宋犖、阮元等鑑藏家並稱,而『古物或自非洲遷』則言其出使國外時搜及埃及古刻。端方《壬寅消夏錄》記錄了他所收藏的書畫的目錄其中就收錄了黃公望《陡壑密林圖》。李葆恂著有《無益有益齋讀畫詩》一書,以詩論畫,後再系文作評介,據其論《陡壑密林圖》詩,亦可證此畫曾被端方蒐羅入藏:『濯筆天池意渺然,密林陡壑氣無前。漁山未識真龍面,贗本居然效據舷。』詩後繫辭:『黃公望《陡壑密林圖》,紙本橫卷,屢見著錄。石谷曾有臨本,漁山久假不歸,二人之交以絕,時年皆八十矣。今藏陶齋。』

一九三五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劉海粟編《海粟叢刊》之『國畫苑』部分,即《晉唐宋元明清名畫大觀》,收有《陡壑密林圖》。然而,當此畫再度出現時,已流出海外,於一九八四年出現在美國拍賣公司,為華人收藏家王季遷(一九○六—二○○二)購得,藏於寶五堂。王季遷特此給臺灣李霖燦去信告知此事,李霖燦也特地為此撰《黃子久的陡壑密林圖》一文,發表於《故宮文物月刊》一九八五年五月第三卷第二期上,分別談了《陡壑密林圖》的現狀、清代大家對《陡壑密林圖》的讚美以及吳歷借畫不還故事的餘波。一九八八年,《藝苑掇英·第三十八期·海外藏畫專輯》專刊介紹王季遷書畫收藏,其中就有《陡壑密林圖》,楊仁愷《域外王氏懷雲樓讀畫記略》在記懷雲樓宋元真跡藏品殊多時,亦提及到此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