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全性保真的意義是什麼?楊朱學派為中國留下了什麼

全性保真與什麼傳統有關

相信大家有看過《一人之下》,裡面的全性,全名:保全人性的那點天性,後被張之維斥責為縱慾,只知全性之陰,不知全性之陽。那麼楊朱學派到底是什麼?

《一人之下》全性保真的意義是什麼?楊朱學派為中國留下了什麼

先秦年代,諸子百家,其中有孔孟之道,老子無為之道,韓非子法派學說,都是在從大局觀出發,從宏觀往微觀方向走,唯獨楊朱學派,主張“貴己” 、“重生”、 “人人不損一毫”的思想,歷史上把他歸於道家學派。

他提倡“貴己”之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這一說法在當時古時候,成為了各大派的打擊物件,在古時候若人能貴已,那這麼多聖人何必來教化百姓呢?所以被打擊成自私自利之說。

《一人之下》全性保真的意義是什麼?楊朱學派為中國留下了什麼

1、重生,論生死:有生便有死,人人皆如是,生有賢愚,貧賤之異,而死皆為腐骨,堯舜與桀紂沒有不同。

2、貴已:己身之最貴重者莫過生命,生難遇而死易及,應當萬分貴重,要樂生。

3、全性保真:所謂全性,即順應自然之性,生既有之便當全生,物既養生便當享用之,但不可逆命而羨壽,聚物而累形,不要貪得無厭,不要為外物傷生。順應自然之性,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一人之下》全性保真的意義是什麼?楊朱學派為中國留下了什麼

這三點,在當時其實很難被接受,畢竟認知不一樣。我個人理解其意,

1、貴已和重生的思想,

不是享樂主義和縱慾主義,而是對慾望的理解和思考 。對慾望有節制,他們並沒有完全否定理性的作用,而是肯定了對感性慾望和個人利益追求的自覺的理性裁製,因而避免了縱慾主義。要懂得自我反省。

2、全性保真,

正是因為這段歷史上才把他歸於道家,道家講究養生,就要修“性”和“命”。全性的性是指:天賦於人的純真,善良的心性。“養性才能立命,性成始能命立”,修道的途徑就是全先天之善性,保先天之真性,只有全性保真,才能長生。這種說法,道家的經典書籍太多了。什麼《黃帝內經》,《丹陽修真語錄》之類的。

各位你們覺得如何呢?歡迎在評論正文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