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原理」為什麼中華文明要強調學“通”?

漏盡通就是成佛嗎

「悟道原理」為什麼中華文明要強調學“通”?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幾乎人人都知道,現代的各類學校、培訓機構每年為學生、學員安排的各類學習計劃和內容不可謂不多,

可究竟怎樣才算學明白了,怎樣才能真正學以致用,這內在究竟存在怎樣的學習機理,懂得的人似乎不多。這些問題裡面其實存在頓悟大智慧,但以西方教育理念為主體的現代教育機制如何能明白呢。

美國出了一個叫彼得•聖吉的管理大師,據說現在在國際管理大師排行榜上排在第二位,僅次於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德魯克。他之所以名聲鵲起,得益於他二十多年前寫的《第五項修煉》。在書裡他明確強調:“資訊時代,學習乃創新應變之道”。現代企業應該如何學習和應變呢?建立共同的願景,建立學習型組織,團隊學習,系統思考,改善心智模式,最後達到自我實現。

彼得•聖吉試圖解決學習的領悟問題,所以特別提出“系統思考”和“改善心智模式”。但由於他對思維機理和“心”之實相缺乏足夠的領悟,所謂的系統思考與改善心智模式不過是基於認知心理學的概念,更多是指改善相應的慣性思維與思維定式,充其量只能是技能技巧式的修正。對於心智模式的心識源頭,特別是對自我設限機制、價值觀原理、心量、心智、道、德等核心概念與智慧成就的內在必然規律並未洞見。雖倡導學習,倡導建立學習型組織於當今時代具重要意義,但始終無法解決學習的真正效率問題,即學習的“頓悟”問題。

而這在國學智慧中均有系統理論,可惜彼得•聖吉隔著語言、民族文化差異難以明瞭。這或許就是他後來虔心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每日堅持打坐兩小時的根本動力吧。據說在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圓寂前的一些年份,他每年都會帶領國際知名人士和學者們組團到南老的太湖大學堂向南師請教國學問題。後來還專門寫過一本叫《修煉者的軌跡》的書,都用到中國傳統文化“修煉”概念。

中華文明對學習過程的內在機理非常通透明瞭,特別是佛學傳入中華大地後,被中華文明同化了的禪文化,特別注重頓悟的修為修煉。但當今時代基本敗落了,即使是坐閱五帝四朝身兼禪宗五派宗師的虛雲法師,最後也不得不落於教門傳法,與“頓宗”祖師禪基本沒有什麼發揚。被稱為當代維摩詰的南懷瑾老先生,雖也是禪門大居士,最終也無法發揚宗門,雖有教無類似當世孔子,終究學問過於散亂,對核心學問沒做機運提契,自然難以系統傳承,實為可嘆。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寫該書的深層緣由,希望能將禪宗頓悟原理大利益於世道文明。

現在這個資訊時代、大資料化時代,人人都知道學習很重要,但學了是不是就等於學會了?學得越多越快是不是就等於學明白了?真正的學習是不是一定要在課堂上一定要讀書本知識?顯然不是。那對於學習的效果,究竟怎樣表示學明白了呢?

中華文明的智慧告訴我們:學東西要學“通”,學通了就會明白。

這個“通”字深含大道義,與中國成語融會貫通之“通”一致。什麼是融會貫通呢?“會”通“匯”,一般來說是指知識或學問融合在一起匯合在一起,找到貫穿其中的共性道理。再深入一點,不同的知識體系、學問體系之間為什麼不易貫通呢?中間通路被堵住了,存在障礙。什麼是知識和學問之間的通路呢?內在道理、理路!

所以古聖先賢反覆強調說:“為學之道首在明理”。融通的道理越多,能力就越強,智慧就越高。這也是要倡導“融通智慧學”的必然。

學習和做學問首要是明理,明白的道理越多,學問就越通達。其實,我們仔細想想都可發現,我們所有的聽課、看書不就是為明白各類形式的道理嗎。你要是到清華大學去,也可發現其法學院大樓就叫“明理樓”,還是梁啟超題的匾額。另外,越具共性的道理、原理就越接近源頭之理,越是源頭之理就越是普遍道理,越是普遍道理就越是大道之理,即越接近大道。

何謂“理”?即“道”在意識領域的顯現。要明理就得通“道”,道不是能向外學來的,學的只是知識或經驗,而是自心“覺悟”才能得的。中華智慧文明本質就是一個“悟道”的文明,“通道明理”是學問融通的關鍵。

所以說,“道通則一通百通”。這個從孔夫子五十歲左右研究易經開悟後的一句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吾道一以貫之”也可作為印證。什麼意思呢?早上明瞭了大道,即使晚上死了也可,我用大道之理就可貫穿萬事萬物的所有思想,當然也包括他自己以前提出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等思想了。深入點說,大道是可以貫穿一切的,包括生死。其實,真印證了大道,生死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就無所謂生死了。佛家謂“超生越死”。

“道通則一通百通”如從修證境界論,也包括神通。佛家把生命修證過程中的神通歸納為六類: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天眼通、天耳通就是用心眼、心耳直接看直接聽,心本空,不受時空拘限,千里一念間。神足通,不是用腳,而是以心掌控自己的時空,空中生妙有,移空換位。他心通,以心靜定入空,於自空寂“心地”顯露其他生命起心動念所思所想。宿命通,以心靜定入空,於自空寂“心地”顯露其他生命曾經多世累劫資訊。

前面這五通為共法,即使外道、邪道也能透過“有為法”(即執著法)的修煉得到,唯獨“漏盡通”非正心正念開悟證道者不能得也。要能得,必破執著和有為,也就不成為外道、邪法了。因為“漏盡通”即是“道通”。究竟何為“漏盡通”呢?心識即漏。一為識得漏,在漏處著眼,“盡通”,全通,全通達了,即是大融通、大神通;二為漏盡了,沒有可漏的了,就不漏了,不漏自然會融通;三為無法漏的,不能漏的那個本體,可圓融一切;四為所有漏、所有業識皆是神通機用,所謂轉識成智,轉阿賴耶識種子(藏識種子)為智慧種子。因此,“漏盡通”其實是明心見性,返本歸源後的大智慧機用,外道、邪法如能見得本性,歸得源頭即不為外道、邪法了。

另外,

天下任何學問即使按世道思路研究,通到一定程度,同時能配合思維的狀態,經常使之歸於“心物一如”的一元境界,必然通神。通什麼神?神韻、神采、神妙、神秘、神聖、神勇、神奇、神異、神話、神機妙算等等,可謂無所不通。

——劉碩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