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柬之學虞草體,用筆青出於藍

信行書怎麼寫

陸柬之(585年-638年),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唐朝大臣、書法家,書法家虞世南的外甥,草聖張旭外祖父。

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議郎、崇文館侍書學士。書法早年學習虞世南,晚學“二王”。落筆渾成,恥為飄揚綺靡之風,”故有“晚擅出藍之譽”。傳世書跡以《五言蘭亭詩》刻帖、《書陸機文賦》墨跡為最好。

陸柬之學虞草體,用筆青出於藍

陸柬之最初書學虞世南,又學歐陽詢,晚臨摹王羲之、王獻之父子。草書筆意尤為古雅,終於成為名重一時的大書法家,與歐、褚齊名。工正行書。善臨摹,雖“工於效仿,劣於獨斷”,但有較高成就。當時亦有人把他與歐、虞、褚並稱初唐四大家(但一般說初唐四大家為歐、虞、褚、薛)。隸、行書為妙品,草書為能品。他的書法作品流傳甚少,隸行殆已絕跡。依據流傳下來的《蘭亭詩》、《文賦》來看,他的書學師承傳遞關係,確實與王書是一脈相承的。故觀草書筆意古雅,其書名重於世,當不虛傳。

陸柬之學虞草體,用筆青出於藍

李嗣真《書後品》指出“陸學士(柬之)受於虞秘監(世南),虞秘監受於永禪師(智永),皆有體法。”又曰:“陸柬之學虞草體,用筆青出於藍”。《文賦》,墨跡本,無款。晉陸機撰,傳陸柬之書。紙本,行書。據《石渠寶笈》載,縱26。6釐米,橫370釐米,全卷共144行,計1658字,其中行楷1566字,草書92字。真跡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陸柬之學虞草體,用筆青出於藍

《五言 蘭亭詩 》,為唐代陸柬之 行書法帖。傳世有墨跡、拓本各一。一是首行題“五言蘭亭詩,陸柬之書’。墨陸柬之跡卷,共二十七行。卷後有南宋“睿思閣”等金印及 李日華 等題記,曾被刻入《戲鴻堂帖》。書法涵蓄溫雅,與“ 蘭亭八柱 之二”《褚摹蘭亭》 運筆 極相似。有影印本行世。一是綠麻紙本,帖後有“陸司儀(柬之)書”四字。又有唐天覆(901-903)間題記及宋人諸跋,墨跡已佚,僅存南宋遊似石刻的拓本,現藏 上海圖書館 。

陸柬之學虞草體,用筆青出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