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恂恂而起的而是什麼意思及用法

當盡吾意為幸什麼意思

而:用於動詞和狀語之間、使成偏正關係。《捕蛇者說》,出自於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文字抓住蛇毒與苛政之毒的聯絡,巧用對比,透過捕蛇者與毒蛇之毒來襯托賦稅之毒,突出了社會的黑暗。

吾恂恂而起的而是什麼意思及用法

捕蛇者說節選

原文

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又安敢毒耶?”

翻譯

我就小心翼翼地起來,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還在,就放心地躺下了。我小心地餵養蛇,到規定的日子把它獻上去。回家後有滋有味地吃著田地裡出產的東西,來度過我的餘年。估計一年當中冒死的情況只是兩次,其餘時間我都可以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哪像我的鄉鄰們那樣天天都有死亡的威脅呢!現在我即使死在這差事上,與我的鄉鄰相比,我已經死在(他們)後面了,又怎麼敢怨恨(捕蛇這件事)呢?”

而的古漢語解釋

①頰毛;鬍鬚。《周禮·考工記》:“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而。”

②通“爾”你,你的。《記王忠肅公翱事》:“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

③通“如”。好像《察今》:“軍驚而壞都舍。”

④1。表並列關係。《論積貯疏》:“苟粟多而財有餘。”《捕蛇者說》:“黑質而白章。”2。表相承關係。《扁鵲見蔡桓公》:“扁鵲望桓侯而還走。”《石鐘山記》:“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3。表示遞進關係。《勸學》:“君子愽學而日參省乎已。”《赤壁之戰》:“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4。錶轉折關係。《殽之戰》:“吾見師出,而不見其入也。”《論積貯疏》:“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⒌表修飾關係。《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捕蛇者說》:“吾恂恂而起。”⒍表假設關係。《信陵君竊符救趙》:“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趙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馮婉貞》:“諸君而有意,瞻餘馬首可也。”⒎表因果關係。《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赤壁之戰》:“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⒏表時間、方位、範圍的界限,相當於“以”。《祭妹文》:“今而後,吾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耶。”

⑤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吧”。《論語·子罕》:“豈不爾思,室是遠而。”《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⑥詞綴,嵌在某些時間詞後面。《口技》:“俄而,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記》:“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