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大, 病難消! 一張著名醫案, 溼氣沒了, 感冒才好, 方子教給你

溼氣大, 病難消! 一張著名醫案, 溼氣沒了, 感冒才好, 方子教給你

點選載入圖片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醫宗金鑑》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一個話題,這就是,無論是誰,身上只要溼氣重,痰溼盛,那麼他在治療某些疾病,或者說在康復的過程中,就要比別人花費更多的時間,面臨更大的難度。

為啥這麼說?我給你講一個醫案故事。

話說有這麼一個人,男的,當時年紀是58歲。這個人啊,身材肥胖,而且特別喜歡喝濃茶。早晨起來,他得先喝一壺熱水。這個水要是不喝,他根本吃不下飯。

結果有一次,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他

感冒

了。身上發熱,畏風怕冷,全身上下都不舒服,痠痛。

當時,他去看中醫。刻診,見舌體白膩,脈象浮緩。隨後,醫家給開了一張方子,就是

桂枝

湯加減。

桂枝湯,我們早就說過好多次了,是辛溫解表劑。著涼感冒發燒的時候,經常用這個配伍。具體的,我就不多介紹了。

按照道理啊,這個方子用下去,患者出點汗,很快就該好了。

溼氣大, 病難消! 一張著名醫案, 溼氣沒了, 感冒才好, 方子教給你

點選載入圖片

可是呢,這人連服兩劑之後,雖然說也出汗了,身體也似乎覺得爽利了,但是依然發熱、畏寒。而且,伴隨腹脹、食慾不振。總之,問題沒解決利索。

這是怎麼回事啊?醫家當時也納悶。於是,繼續投桂枝湯,再喝幾付藥試試。

好了。這一回喝下去,患者反倒事兒大了。胸悶脹悶得厲害。汗出來以後,還是發熱畏寒。

這時候,醫家覺得有些不對了。他仔細觀察患者的舌頭,發現舌苔白膩。細問得知,患者食慾不振。醫家於是連忙瞭解患者的飲水情況。得知,自從感冒以後,就不愛喝水了,飲水量明顯減少。

這時候,醫家知道了,患者的感冒之所以不愛好,問題就在於他有溼邪蘊於體內。這個溼邪不去掉,感冒甭想好!

於是,醫家連忙換了方子。但見——

茯苓

24克,

白朮

12克,桂枝10克,生薑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甘草6克,大棗12枚。水煎服。

結果,你猜怎麼樣?患者才用了一劑藥,汗出來了,發熱畏寒現象大大緩解,胃脘不脹悶,而且舌頭上的膩苔有所消退。再用3劑,諸證悉平。

這個醫案故事,是中醫名家邢錫波老先生的一張醫案。邢錫波老師1906年出生,1977年離世,在京津一帶是享有盛譽的老前輩。

這裡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給你講講吧。它說起來也很簡單。

這個人,舌苔白膩,平時愛喝濃茶,喜歡喝水,素體肥胖,在治療過程中屢屢出現胸脘痞悶、食慾不振之感。這些都說明什麼?是不是說明他有痰溼啊?他的溼氣太大了,化作痰飲,盤踞在心下胃脘之處,於是影響到進食,感到胃脹。

在這個狀態下,為了治他的感冒,醫家多次用桂枝湯,就是不好使。為啥?因為體內的痰溼之邪,影響了藥物對體表外邪的治療之效。

具體來說,你感冒了,外感風寒,脈浮緩,這就是風寒表虛,我就要為你散去風寒。這就是用桂枝湯的道理。但是你體表的邪氣,因為你體內的溼氣而難以去除。為啥?痰溼這東西,黏黏糊糊的,它是可以戀邪的。這就好比一層膠水裡頭,有一些髒東西。你要想把這層髒東西去掉,那得多費勁啊?所以說,要想順順當當地驅散肌表外邪,就得先把痰溼化散掉。

溼氣大, 病難消! 一張著名醫案, 溼氣沒了, 感冒才好, 方子教給你

點選載入圖片

怎麼化散?你看後來邢錫波老師用的方藥,就十分典型——

茯苓24克,白朮12克,桂枝10克,生薑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甘草6克,大棗12枚。水煎服。

這裡頭啊,茯苓、白朮、豬苓、澤瀉是專門健脾利水的。桂枝、生薑是解表驅邪的。大棗和甘草用於調和諸藥,固護脾胃。

透過這個辦法,一來能把痰溼之邪化散掉,二來還不耽誤對錶邪的驅散。所以,這就一石二鳥,一箭雙鵰了。

注意啊,邢錫波先生用的“桂枝、生薑、大棗、甘草、白朮、茯苓”的配伍,學術界有人稱之為“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看這個名字,特別像《傷寒論》裡的經方。但是,你仔細在《傷寒論》裡找,會發現找不到。原來,這個方子,是《醫宗金鑑》裡提出來的。《醫宗金鑑》認為,《傷寒論》裡有一個“桂枝去桂枝加茯苓白朮湯”,這個說法,一定是筆誤,正確的當是“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其組成,就是桂枝湯去掉芍藥,加上白朮、茯苓,起到內化水飲,外散表邪的作用。

當然,對這個事兒,學術上是有爭議的。但是無論怎麼講,這樣的用方思路,經過實踐證明,是合理的。中醫臨床利用“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獲效的例子,比比皆是。

總而言之吧,這患者的的問題,就在於溼氣太大、痰飲內積。他早晨不喝一壺水就無法吃飯,再加上肥胖,你想,這得積存了多少水溼之氣?痰溼之氣削弱了體內正氣,患者就會感冒。而一旦感冒,氣機失常,體內水溼代謝就愈發不好,於是患者胃脘脹悶、食慾不振,也不像從前那麼愛喝水了。而且,水溼之邪還讓表邪留戀不去,讓感冒纏綿難愈。在這個時候,唯有把體內的水溼之邪化散掉,才可以解決表邪。不然的話,永遠都事倍功半,無濟於事。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才有了用武之地。這就是來龍去脈,你看懂了嗎?

溼氣大, 病難消! 一張著名醫案, 溼氣沒了, 感冒才好, 方子教給你

點選載入圖片

可見,溼氣這東西,真的不能太大啊。否則的話,很多病都不愛好、治不了啊。溼氣大,病難消,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不僅僅是著涼感冒。其他致病因素和溼邪混雜在一起,也會很麻煩。比如說淤血和痰濁混在一起,就成了痰瘀互結。風邪和溼邪混在一起,就成了風溼。寒邪和溼邪混在一起,就成了寒溼。熱邪和溼邪混在一起,就成了痰熱。所有這些,都會讓病情變得複雜纏手,增加了治療的難度。所以才有同行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病人體重大。這胖子一旦得病,比正常人難治啊。

因此,我建議你,平時節制飲食、多運動,務必控制體重。這不但可以防病,還可以有助於治病。

好了,這個事兒,就說這麼多吧。如果你也是平時感冒不愛好的人,不妨也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體重太大了,溼氣太重了。文中所用配伍,給了我們調治的思路,可以適當借鑑。當然,前提是,務必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來進行。這樣可以確保用藥的安全性跟合理性。

全文完。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