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就是“痰溼入頸”!一張方子,治痰溼型頸椎病,供您參考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方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

,我想和你聊聊,關於頸椎病的事兒。

前些日子,大概是3月26日吧,我給讀者朋友寫過一篇文說,介紹了孫達武老先生,用活血化瘀之法,治療頸椎病的故事。

我當時就說過,治頸椎病有四大思路。這就是以痰論治、以肝腎不足論治、以外邪鬱滯論治,以及以血瘀論治。

有朋友讓我再分門別類地,給大家講講。

那好,我今天就給你

,怎麼以痰論治。

你知道嗎?其實啊,有些時候,所謂這個頸椎病,你拍片的時候,能看到骨質增生。但是實際上,用中醫的視角來看,無非就是溼氣入頸。

我把這

,叫做痰溼型頸椎病。

我手頭有一張很有意思的醫案。我講給你聽。

話說有這麼一個男子,姓潘,就診時是43歲。

這個人啊,大概從2年前開始,就有腦袋眩暈不適的感覺。勞累之後,容易發作。一旦發作,那就噁心、胸悶,周身困重,不愛動彈,而且昏昏欲睡。整個人,處於一個即將崩潰的狀態。

而且,每當此際,這個人就不敢扭頭。一旦扭頭,他就眩暈加重,無法堅持。

這時候,他覺得,自己可能是頸椎病惹的禍。結果,到醫院一查,還真就是有頸椎增生。

但遺憾的是,按照頸椎病去治,效果不好。

怎麼辦?他後來求助中醫。

刻診,見患者脈濡滑、苔白膩,舌淡。當時,醫家就給開了一張方子——

半夏、天麻、澤瀉、陳皮、木香各10克,白朮30克,茯苓、豬苓、淫羊藿、炒扁豆各15克,砂仁、甘草各6克,生薑3片,大棗12枚。一共是七劑。

結果,患者用藥七劑以後,症狀明顯減輕。接著,效不更方,再用14劑。這一來,患者諸證悉平。最後,再用14劑,以鞏固治療。隨訪一年未曾復發。

這張醫案,就刊載於2011年的《浙江中醫雜誌》上。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認真查閱一下。

這裡頭是怎麼回事呢?說起來也很簡單。

這個人的問題,其實就是有痰溼。痰溼中阻,則噁心欲嘔、食慾不振。痰溼上泛於舌,則舌苔白膩。痰溼阻滯脈道, 則脈濡滑。舌淡,那是痰溼困脾,氣血生化乏源。痰溼困阻四肢,所以腿腳乏力倦怠。

讀過中醫內科學的人都知道,痰溼之邪,哪兒都去。痰溼動風,可以上犯清陽之地。腦袋、頸部為痰溼所阻滯,結果一定是眩暈。而病人在扭頭的一瞬間,風痰更甚,於是眩暈感更強。

而這些,患者不懂。他認為,既然在扭頭的時候,眩暈明顯,那肯定和頸椎病變有關係。所以說,他第一選擇是治療頸椎的骨質增生。

這麼做,不能說沒道理。

只是,中醫不這麼看。中醫認為,你這就是痰濁中阻,上擾清陽。我把痰濁給你化了,風痰給你息了,你也就好了。

嗯,現在,我們再來回顧醫案裡,醫家用的方子:

半夏、天麻、澤瀉、陳皮、木香各10克,白朮30克,茯苓、豬苓、淫羊藿、炒扁豆各15克,砂仁、甘草各6克,生薑3片,大棗12枚。

這個配伍,說實話,它是古方半夏白朮天麻湯的配伍。這個半夏白朮天麻湯,那是非常有名的方劑。今天在這裡,為了節省時間,我就先不具體介紹了。我以後再給你講。對醫案這個配伍,你粗略理解就可以。無非就是,半夏、澤瀉、陳皮、木香、白朮、茯苓、豬苓、炒扁豆、砂仁健脾燥溼、行氣化濁,利水消痰,解決的是中焦痰溼之邪。天麻,用於熄風,止頭暈。淫羊藿,溫陽,使得痰溼得陽則化。生薑和大棗,固護脾胃,增進氣血生化之源。

這就是基本意圖。

我把這個寫出來,供您參考、借鑑、揣摩。

這個醫案故事,雖然很簡單,不難,但是它完整地向我們展現了,痰溼型頸椎病的主要表現,以及調治的思路。它有一定的示範意義。中醫界同仁們,我建議你能認真吸取其中的經驗,日後為臨證提供一個思路。非專業讀者,我希望你能認真思考其中的道理,增進見識。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文中配伍。如果用得準確,它可以起到一點療效。當然,如果沒有專人的當面指導,在辨證不明的情況下,我建議不要貿然嘗試。

其實,這個頸椎病,證屬痰溼入頸的,現實生活中可以說越來越多。這和我們當代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關係。這樣的人,身材多肥胖,苔白膩,懶得動,渾身懶肉。說起來,我看到這樣的患者,心裡頭都替他們堵得慌。除了用藥,這類人必須多運動,想方設法地運動。只有下決心運動,才會開啟身體排解痰溼的通道。痰溼沒了,你的所謂頸椎不適、迷糊,就都好了。

嗯,就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